張曉薇
(長春廣播電視大學,吉林 長春130051)
進入知識經濟社會,社會各個領域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改革,以更好適用信息時代帶來的優秀成果。教育事業作為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領域,必定要緊密結合社會發展的節奏,培養出適應社會的高端人才。在新形勢下,現代教育技術其先導性和進步性在教育工作中彰顯出獨特的魅力和價值,是現代化進步在教育事業上的體現,是教育事業與時俱進的典范,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必將在教學中發揮巨大優勢。
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育和科技成果緊密聯系在一起,促成科技進步促進教育發展,教育發展引領科技進步的良性循環。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師職工教學手段多元化,為教學工作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先進的基礎工具。 現代教育技術適應社會需求,全面提升學生自身素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改善學習態度,有助于培養出與時俱進的社會人才。現代教育技術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更加適應計算機教學的特點和模式,擺脫以往計算機教學中設施落后、學生興趣不高、教學計劃滯后等問題,為計算機教學提供了最佳教育和學習手段。
現代教育技術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現代教學理念,對教學計劃和教學資源統籌規劃,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效果最優。
現代教育技術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資源,優化教學結構,豐富計算機教學資源,增加教學過程的多元化,改善教學理念,更加直觀展現教學內容,提高教與學的互動性。 同時,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轉變學習觀念,學習主動性得到提高,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活躍學習氣氛,這些勢必將迎來教學工作的新面貌。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 知識不僅僅是通過老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的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只是起到輔助作用,而不是全部作用。學習者本身才是學習的主體,不是被動接受老師的知識灌輸。 只有學習者主動去學習,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并將之轉化為某種能力,才能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以致用。
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和推廣,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 使教學內容多元化成為可能。 教師在備課時,利用網絡資源充分搜索、挖掘教學素材,經過構思和設計,制作出精美鮮活的PPT 課件。 在教學課件中,教師可以加入音頻、視頻、圖片等元素,使得枯燥無味的課本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引發學生興趣。 這樣一來,保證教師授課目標的實現。 而不再是單一的“教師講解,學生聽講”傳統教學模式,提高了師生的課堂互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計算機多媒體資源集各種元素于一體,增加課堂趣味性,為學生創造特定學習情境,更大限度提高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突破了傳統教學“教師一桶水,學生一杯水”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學習主體、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性。這就給教師和學生提出新的要求。
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要求教師在教學全部過程中,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所以,教師在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的同時,始終考慮到學生的意志,例如學生的接受能力、現有水平,學習特點等,將教學資源和學生個性優化融合,最大限度提高兩者的統一性,而不是盲目使用,不分主次往課堂上搬,真正將現代教育的先進教育理念運用到學生學習中,在學生身上得到展現。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秀成果,利用多媒體多角度、全方位展現教學內容,簡單、直觀的將生澀、復雜的難題展現在學生面前,進而啟迪思維,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自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學習規律,轉變學生消極態度,解決了教學工作中的難題。
作為教學工作中心的學生自身, 可以根據老師在課件中的標注,了解課堂重點,分清主次,不再是板書、筆記“通吃”,緩解知識量大,無法短時間全部吸收的狀況。 學習壓力減少,學習時間增加,梯次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學習重點。
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學資源極大豐富,大量信息沖擊著學生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更多選擇性和不確定性,這樣一來,建構牢固的知識體系,豐富課堂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老師和學生, 面對著 “老師怎么教”、“教什么”、“學生怎么學”、“學什么”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建構知識體系的關鍵。為此,就要轉變教師和學生角色,發揮多媒體優勢,改善教學手段等。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并不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不能簡單傳授復雜難懂的理論知識,計算機基礎課程正確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利用多媒體、投影儀、互聯網等現代化教學設施來取代傳統的粉筆和黑斑,將課堂講解和練習結合起來,劃分課堂內容,有步驟、分層次,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例如,在講解圖像的軸對稱性質時,利用FLASH 制作一只能飛舞的蝴蝶,這樣一下子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即使是平時不愛聽課的同學也會感興趣起來。 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根據蝴蝶翅膀重合的現象初步了解“軸對稱”的概念,并能舉出很多生活中的實例。 再逐步展現其他規則圖形,利用動畫功能,完善其定義。 在這過程中,學生們始終保持極大的興趣,并在老師的啟發下,主動思考,找到對稱點和對稱軸之間、對稱線段和對稱軸之間的關系,發現總結軸對稱的三個基本性質和規律。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是計算機課程的必然趨勢和發展方向,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改革教學模式以及提升教育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1]許莉.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探析[J].計算機教育,2010(02).
[2]方輝.現代教育技術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作用[J].內江科技,2011(12).
[3]梁櫻花.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專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學術版,2010(08).
[4]劉俊.在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考試周刊,2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