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聰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人口的構成民族之一。世代居住在盛產各種魚類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歷史上曾因穿魚皮衣服而被稱為“魚皮部落”。赫哲族傳統的圖案藝術非常發達,他們常常在用魚皮、獸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繡制各種云紋、花草、蝴蝶及幾何形圖案等。在餐具、樺皮制品上雕刻各種二方連續紋樣、云紋、山水、花朵、鳥獸等,形象生動,造型美觀別致。魚皮鏤刻和魚皮剪貼畫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藝術品,從何時出現,早期形式內容如何,目前尚無明確記載。現存并見于記載者,較早的是呂品在《赫哲美術探尋錄》中介紹:于1982年夏在撫遠的黑龍江邊搜集到11幅古舊斑駁的赫哲人剪鏤圖畫。這些“鏤花藝術”作品后經赫哲民間文藝家韓福德命名了赫哲語題目。我們經分析研究認為,其中有3幅魚皮鏤刻:“佳木他”、“特木特肯”、“庫瑪克”。赫哲族通過對魚皮的粘貼和鏤刻,以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表現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的群體意識。魚皮畫圖案在保持民族風格的基礎之上,吸收漢族圖案藝術的精華,并不斷創新,反映本民族生產、生活特點,極富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圖案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的魚皮畫種類豐富多彩、造型各異。從內容上多是表現赫哲族人傳統的日常生活畫面,也有一部分是表現赫哲族人的宗教信仰。
使用魚皮畫,首先必須對魚皮進行加工處理。手工費時大約3天,要經過剝制,晾干去鱗、晾曬魚皮、捶熟、漂色等許多細致環節。
魚皮畫分為粘貼和鏤刻二種。粘貼畫制作相對來說較為容易,先勾勒出初稿,然后選好底襯,再選適當的魚皮進行剪制。這一步驟特別重要,首先要確定要粘貼的部位,來選則魚皮的顏色,剪完之后,就可往底紙進行粘貼了,一幅魚皮畫也就完成了。一般說來適于粘生活方面的事物,還有動物、人物等等。
魚皮鏤刻是先選好魚皮,一般都是選擇比較大的魚皮,有陰刻和陽刻兩種,在魚皮的反面進行勾畫(也可直接剪制)經過剪刻完成。此種方法不適于剪刻過于復雜的圖形,因魚皮質地較硬,厚所以每次也只能出一、二張畫而已。
近幾年魚皮畫產業的興起并得以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赫哲族人沒能與商品經濟的時代發展同步,仍然處于漁獵經濟時期,依舊穿著魚皮衣使用魚皮制品,這一獨特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人們懷著各自的目的來換取、購買、收藏魚皮制品,使其在不經意間得以傳承至今。這一現象引起了文化學者以及文化機構、政府部門的注意,并成為魚皮畫產業形成的重要推動力,先后出現了學者的研究著作、論文、相關新聞報道等,經過黑龍江省佳木斯地方的整理挖掘2005年“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被批準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隨著近幾年赫哲族魚皮畫在國內的各類展覽、展會上不斷得到推廣,赫哲族魚皮工藝在市場上備受消費者青睞。“魚皮畫所產生的高額經濟利潤同時也刺激了更多敏銳商家的介入,使專門從事魚皮畫產品制作的企業和個人不斷增多,逐漸形成了魚皮畫產業。
目前是魚皮畫產業由原始的稚拙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魚皮畫產業呈現出了方興未艾的發展態勢,加工制作群體也不斷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制作工藝水平良莠不齊、層次較多,主要體現在三個層次:一是,赫哲族漁民在冬閑時節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方式,雖然時有地方組織培訓,但整體風格仍呈現粗獷化、形式單一化在特點;二是,少數魚皮藝術傳承人或愛好者單體設計制作,其中不乏佳作,但產量較少;三是,由工廠、公司設計制作營銷的魚皮畫的藝術品在數量與質量上相對較好,價格昂貴,流水化制作易呈現過于模式化、商業化氣息濃,從而造成設計風格單一,難見精品。
在經濟飛速發展、社會急劇變化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發掘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魚皮畫是赫哲人寶貴的遺存文化,有著重要的藝術和研究價值。魚皮畫材料獨特,反映了濃郁的地域特色,令人一望而知源于北方、來自水濱,是捕魚民族的創造。魚皮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多種多樣,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構成的畫面色彩斑瀾,意境深沉幽遠,富有詩意和哲理,其風格古樸,粗獷,而且有立體感和動感,是任何其它美術材料不可取代的,也非是人工模擬能夠完成獲得。自然收藏幾十年不會變質,是藝術收藏的珍品。魚皮畫的內容展示了赫哲人的審美追求與信仰崇尚,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赫哲族有豐富的神話傳說,很多情節和人物在魚皮畫中有所在描述。透過這些神話故事,可以理解赫哲族人對于世界的看法。分析魚皮畫的圖案,我們可以了解赫哲族其他北方民族的審美觀。研究魚皮畫的加工制作過程,則有助于我們認識赫哲族的生存環境、生活狀態和生產技術。
黑龍江省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得天獨厚,發展夏季旅游和避暑經濟有顯著優勢。同時,開展冬季冰雪旅游,也是一大特色。這些氣候優勢,其他省市難以匹敵。然而在黑龍江省,對于旅游經濟的重視還不夠充分,旅游營銷力度仍感不足。從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和發展戰略出發,重視旅游經濟刻不容緩。食、住、行、游、購、娛,這六個要素組合在一起,使旅游業成了拉動性強的產業。在旅游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這六個要素一起推動著旅游業的收入,特別是旅游購物,已經達到旅游收入的74%。我省旅游購物收入所占比重仍然微乎其微,黑龍江省旅游商品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哈爾濱市的旅游禮品店中走一走就可以發現,很多商家都在銷售俄羅斯套娃,但那不是黑龍江的東西。在鏡泊湖公園和太陽島公園里,可以看到的涂上顏料的小石頭,然而全國各地的景點幾乎都有。龍江特色的紀念品難得一見。魚皮畫具有鮮明的黑龍江地方特色,工藝獨特精美,是紀念和收藏、饋贈佳品。今年以來,經過藝術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藝術和文化含量不斷得到加強,并且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文化展會,廣受好評,已經初步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如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商家企業能夠重視扶植,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一定能成為黑龍江的標志性旅游紀念品,并打入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