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勤
(龍巖技師學院,福建 龍巖364000)
服裝CAD 是一門新興學科。 服裝CAD 技術是一項研究計算機在服裝款式設計、工藝結構設計及工業制板中應用的技術,它的推廣應用加速了服裝產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化,是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企業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可以為企業節約資源。 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率。 隨著它的應用與推廣,服裝企業的大量使用,大量CAD 打版人才的缺乏,各類服裝院校陸續開展了服裝CAD 教學,培養專業人才。 做為與企業高度接軌的職業院校,我院服裝CAD 教學也于2005 年第一學期正式啟動, 服裝CAD 課程也成為服裝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 其教學目標是了解目前國內CAD 的應用現狀及主流軟件特點,能運用一至兩款主流CAD 軟件進行各類服裝的制板、推板和排料。因此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提高計算機的應用能力,適應企業的實際需要。
通過教學實踐及兄弟院校同學科教師交流, 發現當前服裝CAD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高考擴招的形勢下,職業教育受到冷遇,從而導致職業院校的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行為習慣散漫,自卑感較強,有很嚴重的厭學情緒,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比較差。特別是對專業課程知識,由于缺乏感性認識,多數學生會感覺到枯燥乏味,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學生厭惡學習,甚至放棄學習。 有些教師認為學習是學生自身問題,學與不學靠學生的自覺性,自覺性比較差的學生上課無興趣、逃課的事時有發生。
傳統的服裝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育的中心,通過示例講解向學生灌輸規格化的知識技能, 不注重講課過程中的引導和啟發,只顧坐在電腦邊埋頭苦講,教學方法單一,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現有教學設置是按傳統的服裝制作程序,形成款式設計、紙樣設計、樣板設計和制作工藝的獨立課程,再學習CAD 軟件結構并用模擬實現工藝內容熟練操作。 出現重復教學、學生學習知識不連續、未結合實際進行設計等教學不良效果。
目前很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認為服裝CAD 的學習就是聽老師講授,然后死記硬背基本原理、工具操作等知識,最后通過期末考試。導致這樣的慣性思維的學習方法, 主要原因是老師對服裝CAD 的教學總是“滿堂灌”和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結果。 服裝CAD 是輔助服裝的效果和紙樣設計,知識層面跨度大,所以導致了學生懂得學習服裝CAD知識的重要性卻又厭倦上服裝CAD 課的局面。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教師在課堂上一次性將理論與演示完成,這樣課堂講述內容較多,時間較長,學生很難將老師所講內容記清并吸收,造成學生理論實踐脫節,喪失對課程的興趣。 CAD 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不通過大量的實際操作,是不可能掌握這門技能的。
目前職業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 學生可使用的實驗資源有限。學生在實踐上機時,僅能使用CAD 軟件在計算機上進行練習,不具備成熟的服裝CAD 系統設備和相應的培訓基地。這樣的后果是,學生制板后不能進行1:1 的紙樣輸出,CAD 制版得不到實際應用,限制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在服裝CAD 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存在教師把各類品牌的CAD 軟件僅作為一個設計工具進行操作過程的講授軟件僅作為一個設計工具進行操作過程的講解, 沒有服裝CAD 課程與專業教學結合實現知識的共同增長。服裝CAD 課程的前導課程:有《服裝結構制圖》、《服裝縫制工藝》、《服裝制板與推板》等。而利用軟件學習完成服裝的款式設計、結構設計、推板、排料等一系列設計,是對前面所學課程的復習和總結。結合了《服裝結構制圖》、《服裝縫制工藝》、《服裝打板與推板》等專業課程的一門綜合性的課程。 在服裝CAD 課程講課的過程中不能切斷課程之間的聯系,必須把前面所學課程內容不斷的復習,不要僅僅注重操作技巧的講述。
通過教學實踐,逐步摸索出一些教學經驗,現歸納幾點:
1)加強學生對這門課重要性的認識,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愿望。
(1)企業使用服裝CAD 的好處。 服裝CAD 可提升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能預知生產數據及生產計劃,降低庫存資金占用,有效地與國際市場接軌,方便數據傳輸;能有效控制生產成本,減輕工作壓力,減少行政管理;能有效地進行數據管理及數據查詢,提高生產效率,提升時間、空間效益,提高顧客的滿意度,提升服務品質。下面用具體數字和指標說明使用服裝CAD 的好處。
①可縮短產品上市周期,提升企業競爭能力。據資料統計,產品提早上市一周,可能提高企業利潤20%。
②從板型確立到數個規格推檔出來, 通常需要2~3 天, 使用CAD,只需3~4 個小時,效率提高了600%。
③樣板設計人員可減至2~3 名。 僅此一項,可為企業節省費用6~9 萬。
④使用CAD 后,可以精確計算用料。 據不完全統計,CAD 排料系統普遍提高用料率3%~5%。
⑤以3 年為一個時間段,企業的有形資金節約至少為40 萬元。使用CAD 完全是一種長期的、行之有效的發展企業生產力的方法,及早使用,就會及早給企業帶來效益。
通過闡述重要性,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認識。
(2)掌握服裝CAD 對于求職的重要性。國際上優秀的服裝企業已經廣泛采用服裝CAD 技術,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同時也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越來越多的服裝業內人士已經開始意識到服裝CAD 的重要性,并把它納入引進人才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我國服裝行業使用服裝CAD 的廠家越來越多,普及率不斷提高。據我系對服裝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顯示,掌握服裝CAD 和電腦輔助設計軟件的學生,進服裝設計室和技術部門的機會相對大很多,而且在企業或公司里成長很快。由此可見,掌握服裝CAD 已經是服裝專業的學生求職的一項重要技能。
(3)在校學習服裝CAD 的好處。 首先,在學校就已經掌握了服裝CAD 這一先進技術,不僅會在求職中增加求勝的法碼之外,而且把握住了學院師資、設施、理論修養等有利的條件,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把握了主動權。而工作后再學服裝CAD 會面臨機遇、精力和資金等多方面的困難,加上工作后各方面事務繁雜,很難有更多的時間再去深造。而在校期間,學習環境好、學習時間充裕、學習氛圍濃厚。所以,學生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
2)利用學生求新、求美、求快、講舒適的心理,激發他們學習服裝CAD 的興趣
(1)求新心理。傳統的服裝結構教學是邊畫圖邊講解,繪圖原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不是太難懂。但教法單一、作圖枯燥,尤其是繪圖基本功較差的學生,慢慢會產生一種厭倦心理。 服裝CAD 變鉛筆、尺子為電腦和鼠標操作,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受。 他們在心理上樂于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并很快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2)求美心理。 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很強,服裝結構設計學得不錯,可實踐中就是畫不出漂亮的圖來,主要表現在粗細不均勻、深淺不一致,弧線不流暢等等。 而服裝CAD 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只要課堂上課聽得懂、能理解,實際操作中就能畫出完美漂亮的圖形。
(3)求快心理。 學生手工完成一個西褲推板,要花1~2 個小時,而用服裝CAD 只需5~10 分鐘就可以完成。這種手工推板和電腦推板的強烈對比,使學生對服裝CAD 強大的功能由衷地嘆服,從而更激發了學習服裝CAD 的熱情。
(4)講舒適心理。服裝CAD 教學在電教室進行,電教室環境很好,應該說, 這種舒適的學習環境也是激發學生喜歡這門課的原因之一。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正確地引導,首先要肯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育他們不可貪圖舒適,要珍惜時光,以防止學生產生懶惰、不愿意吃苦的思想。
3)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活躍課堂學習氣氛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手段,對教學的成敗,學生智力的發展都起著重大的作用。 有道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而貴在得法”,因此,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
(1)采用實例教學,使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在實戰中提高
教學中發現,實例教學對引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注意力有非常明顯的作用。例如:在打版軟件傳統工具欄的教學中,筆者用1 節課時間講解工具的使用,講解一個款式的繪圖,1 節課進行上機練習。 在對學生上機練習巡視和指導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按照要求先練習工具,而是直接進入款式繪圖。 這說明使用電腦繪圖,解決實際問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習慣一上電腦就直接進入實戰,而不是按部就班、枯燥地學習工具的使用。
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學中加大了實例教學力度,對上機教學做出調整,加大實例教學比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在實際運用中掌握知識的方法。 在老師的指導下,通知實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有事可干,從實踐中掌握書本知識,從實踐中獲得感性認識。
(2)嘗試穿插教學和同步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所謂穿插教學就是手工教學與電腦教學交叉進行。 一般情況下,服裝CAD 教學放在第三學期以后, 也就是放在手工服裝結構制圖和推板與放碼學習之后進行。而服裝CAD 課程教學,實現了手工教學和電腦教學的轉換。 如:對10 級服裝班,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先安排手工服裝結構制圖,第三學期安排手工推板與放碼、電腦服裝結構制圖與電腦推板與放碼的穿插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打破了手工和電腦教學的界限,將服裝結構制圖、服裝打板與推板、服裝CAD 三門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 這種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起到了鞏固和提高的作用,對學生學習也起到了鼓舞和推動作用。 手工和電腦教學對比性強,如銜接緊密,教學效果比較好等。
所謂同步教學就是教學與上機實訓同步進行。我院絕大部分電教室投影和機房是分開的,這種教學模式有兩個明顯的缺點:第一,由于投影課和上機課相隔兩三天,學生上機時,對上次投影課所講的內容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再上機實踐需復習;第二,教師講工具和菜單時,由于學生不能跟著動手,聽起來比較枯燥。而使用機房同步教學,嘗試了講解和上機同步進行的教學模式:先分組講解工具和實例,再讓學生在電腦上練習,這種教學效果明顯好于非同步教學。
到目前為止,穿插教學和同步教學都是筆者在教學中的嘗試和設想,要想完善和實現它,還需要進一步地努力和多方面地配合。比如穿插教學依賴于服裝結構制圖、服裝打板與推板、服裝CAD 三門課程的改革與整合;同步教學依賴于各任課老師的溝通、交流及學院教學設施的完善、協調以及合理的分配等。
4)作業的多樣性,考試的實踐性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作業難以檢查教學效果,同學們所交作業和以前作業有很多雷同之處。我仔細分析了這一現象,服裝CAD 不像Photoshop 和CorelDRAW 這兩個平面設計,要求每個學生有自己不同的創意,自由設計的空間比較大。服裝CAD 是由教師給出款式和規格,既使在多次作業里選兩次作業,仍然會出現雷同現象。 因此,我對此也加以改進:平時基礎訓練還是由教師給出款式和規格,但綜合性作業教師只給出課題。 如:女襯衫、女套裙打板,其款式和規格由學生自己制定。 這樣,作業的形式就豐富多樣了,而且通過課題的研究,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互相之間也可以借鑒和交流。
服裝CAD 是由幾個小的應用軟件構成,它的理論部分非常少,重點是工具、菜單的使用和實際款式的繪制。 所以這門課程考試方法采用上機考試比較好,更能體現其特點。但是,由于理論課考試影響著實踐課,人們傳統的觀念,認為書面考試才更規范,加上機房與主機共享及打印情況仍存在問題,所以也制約了服裝CAD 考試的改革。現在我院服裝CAD 課程已采用上機考試, 但是我發現上機考試雖體現了教學特點,卻未能通過實踐檢驗其制版的正確性。 如果能與縫制實踐課相結合,將CAD 制版1:1 輸出,在制作成成衣,對教學和學生是更好的檢驗,對學生也是提高。
綜上所述,通過實踐和摸索,在《服裝CAD》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加強了《服裝CAD》理論知識與企業實際的聯系,強化它的實踐性,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中,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專業技能。以上是在服裝CAD 教學中的點滴體會和心得,希望通過交流,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
[1]李楊琳.淺談服裝CAD 教學方法[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08(09):2.
[2]陶娜.服裝CAD 課程教學探析[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2(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