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志
(本文作者:總政直工部編研室主任)
思考力是一個人思考的能力,是溝通學習與工作的橋梁。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想變成自己的,離不開思考;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成活的,為我所有,離不開思考;工作經歷要上升到經驗層面,更離不開思考。機關干部要做好工作,一定要加強思考鍛煉,提高思考能力。
一要養成思考的習慣。習慣影響思維、決定行為,提高思考能力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一是學有所思。學習是提高思考能力的“金鑰匙”。一個好的思想、好的思路、好的觀點,必須靠深厚的理論功底作基礎。一個人思考上的缺陷,常常源于學習上的膚淺。為了掌握知識和本領,必須不斷地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學習與思考是互為條件、互為促進的辯證統一,一個人學習成果大小與思考程度深淺成正比。作為機關干部,一定要養成多學多思多想的好習慣,無論學習什么,不學則已,學則深思,學則明理,舉一反三,明辨是非,真正在學習中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悟出真知灼見。二是疑有所問。常言講,真知灼見,首先來自多思善疑。實踐證明,一個人如果從肯定開始,必以疑問告終;如果從疑問開始,則會以肯定結束。機關干部要切忌人云亦云,“踩著腳印走,跟著步子跑”。遇到問題要刨根問底,不僅弄清是什么,還要弄清為什么,更要弄清怎么辦;既有看法,又有說法,還有辦法。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大有幫助。三是聞有所感。機關干部經常接觸大量的人和事,耳聞目睹、所見所聞的交往面比較廣,這就需要去做思考的有心人。有時別人的幾句閑談,甚至零碎的話語,如果用心留意,加以系統化、理性化,都有可能變成一個好思路、好辦法、好觀點、好建議。特別是機關干部經常聆聽首長的指示、領會首長的意圖,這本身就是鍛煉提高自己思考能力的最好渠道和捷徑。首長的思想和指示,往往是站在制高點上、帶全局性的思考,看問題的層次和認識問題的水平很高,有些甚至是其幾十年工作經驗的凝結,是其對工作建設提出的規律性認識和總結。對這些思想和指示,只要聯系實際用心去聽、用心去悟,結合工作認真領會、全面把握,不僅會高標準貫徹落實好,久而久之也勢必對增強自己思考力大有益處。否則,囫圇吞棗、照抄照搬、不加思考地機械地去執行,只能是處于被動應付狀態,更談不上創造性抓落實。從提高思維層次角度講,這方面如果不注意去思考轉化,不認真去消化吸納,即使聆聽首長指示、掌握首長思想再多,也只能是光潛移不默化、只旋轉不上升。四是干有所悟。經歷任何一件事情,完成任何一項領導交給的工作或任務,要么打一仗進一步,要么吃一塹長一智,切實通過所干得出一點啟示、找出一點規律、悟出一點經驗和道理,決不能渾渾噩噩、一干了事。一個人的得失成敗也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為什么能得、為什么卻失,為什么能成、為什么卻敗,只有把原因癥結想清楚、弄明白、感悟透,才能從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和方法論的源頭上提高自己。因此,機關干部每做完一件事情、完成一項任務,都要堅持靜下心回顧思考一下,把干過的工作再“拿”回來,認真進行“回頭看”和“對表”,看看哪些完成得好、哪些還存在差距,哪些值得保持、哪些需要摒棄,得到一點啟示,感悟一些東西,總結一下經驗教訓。這樣無論對干好下步工作,還是對提高思考能力、思維素質,都很有幫助。
二要注重思考的積累。提高思考能力,關鍵是要靠平時多積累。這種積累不僅僅是累積知識,更重要的是厚實思想、升華思維。我們常講要提高思維素質、思維能力、思維層次,就需要在經常思考上下功夫。一是做到“三思而后行”。就是辦一件事情要多想一想,力求慎重穩妥。比如,執行首長的指示和批示,如果多想幾個“為什么”、“怎么辦”,即使執行過程中遇到矛盾問題,由于已經想在前、心中有了底,往往會變被動為主動。久而久之,隨著腦子里積累的東西越來越多,思想水平便會水漲船高。二是做到“三人行必有吾師”。就是要謙虛謹慎,注意學習他人的經驗和長處。向別人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豐富和提高自己思維層次的過程。善于學習借鑒、舉一反三,把別人的經驗教訓變成自己的財富,是避免走彎路的有效辦法。特別是機關干部跟首長一起研究材料,還有參加會議記錄,都是向首長們學習的好機會。每個首長都是一本教科書,他們的發言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經驗和過人智慧,只要用心去學,善于消化吸收,都可以進入自己的大腦,用以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思維。三是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經常回過頭來檢查反思一下自己,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現在有的同志不太注意這個問題,工作干完就算完了,不愿意回頭看,這對提高自己沒有益處。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要想讓這個“失”少一點,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常自省,通過回頭看更好地向前望,時間久了勢必對鍛煉自己思考能力大有益處。
三要講求思考的質量。作為機關干部,要增強思想性,必須在提高思考質量上下功夫。一是角度要正。思考問題都帶有一定的指向性,沒有目的的思考,是缺少生機與活力的思考,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思考。機關干部作為黨委首長的外腦和智囊,把握思考問題的角度一旦發生錯誤和偏差,小則影響工作質量,大則會給單位建設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害。那么,到底從哪些角度去思考?歸納起來,主要是:一定要瞄著根本思,這個根本就是看是否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符合上級的決策指示,決不能與上級指示精神相背離,甚至發生政治上的偏差;一定要瞄著現實思,這個現實就是黨委的決策意圖、首長關注的問題、制約單位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決不能脫離實際、漫無邊際;一定要瞄著長遠思,這個長遠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把促進單位建設全面發展、長遠發展作為想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決不能一葉障目、只顧眼前;一定要瞄著求實思,這個求實就是以實為本、求真務實,思考問題、謀劃工作和為首長出主意、提建議,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做到“參謀有據”,決不能虛假漂浮、華而不實。二是視野要寬。視野越寬,天地越大。機關干部擔負著上傳下達、輔助決策、綜合協調、內外溝通、工作指導等重任,思考問題視野的高低決定著工作的層次水平,影響著單位建設的發展大局。因此,想問題、辦事情、抓落實,一定要像下棋一樣,“走一看二想三”,眼光要放長,視野要寬廣,既要對上負責又要對下負責,決不能僅僅局限在本單位、本部門業務工作和局部利益上,更不能糾纏于枝葉末梢,一定要做到胸懷大局、放眼長遠。尤其要注意延伸首長的意圖,對某項工作怎么干首長可能提一些原則要求,作為機關干部決不能領導講到什么程度就干到什么程度、沒講的一點也不干,這樣肯定干不好工作。領導可以點到為止,但我們卻不能想到為止、干到為止。干工作基本方法就是延伸上級的、借鑒別人的、發揮自己的,只有這樣才能干出成績、干出質量。三是站立點要高。機關干部是輔助首長協調處理問題的,任何時候都要站在首長的高度思考問題,這對把握好思考定位問題很有幫助。只有高于自己的位置,想首長所想,思首長所思,才能提出與首長產生“共鳴”的好意見好建議。因此,機關干部思考問題一定要瞄著黨委的決策意圖,瞄著首長關注的問題,瞄著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把思考點放在關注黨委意向、把握首長思考、抓住問題實質、符合單位實際上,只有這樣才能站在思考問題的制高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