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本文作者:中共河南省柘城縣紀委書記)
落實中央政治局出臺的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以來,舉國上下,新風撲面,億萬人民,齊聲叫好。轉變作風帶來了好的黨風、學風、政風、民風,其表現有四:一是減,減繁、棄繁、拋繁,文件少了、儀式省了、鮮花不擺了、應酬不搞了;二是簡,簡樸、簡便、簡單,工作簡明、程序簡化、吃喝簡便、開支簡省;三是短,短而精,文風“少、新”,會風“明、快”,話風“實、誠”;四是懲,作風不轉者、轉得慢者、不認真轉者,該批評的批評、該懲處的懲處、該撤換的撤換。
轉變作風只能真轉不能假轉,只能實轉不能虛轉,只能快轉不能慢轉,只能優轉不能劣轉。一句話,轉變作風要服務于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不能只圖個人名利去作秀。現在,有些地方的領導干部,在轉變作風上不是務實,而是作秀。不從工作實際出發,搞花架子,做面子活、面子事,表面看轟轟烈烈,實則完全是虛套子,形式主義的東西,虛有其表、虛張聲勢,甚至比未轉之前更糟糕、危害更大。這些人看似緊跟形勢,實質是以假象糊弄人,欺騙上下級,從中撈取政治資本。
作風蘊含的是生活態度、行為風格、處事方式、價值追求,展示的是作風主體的形象、素養、心態和責任擔當。作風從表面看是一種行動,這種行動呈現出的是一種樣式、一種特征,涉及的是內心世界。比如,對工作、對事業、對人民是熱情還是冷淡,是親切還是倨傲,是積極還是消極,是主動還是被動,不同的作風會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動機不一樣,行動自然不一樣,其結果也不同。好的作風,能彰顯出孟子所講的“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和文天祥所說的“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的天地正氣。在轉變作風中作秀,就改變了作風本身的內涵,也曲解了作風的價值。作風是“修于內而形于外”的,是由“作”而形成的“風”。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過:永遠不要企圖掩飾自己的缺陷,不論這種肥皂泡的色彩多么使人炫目,但必然要破裂的。
轉變作風的目的,就是讓復雜變得簡單、模糊變得清澈、奢侈變得樸素、浮躁變得扎實。作風的真與假、好與壞、優與劣、為公還是為私,群眾心里自有一桿秤,都能給出公允的評價。“上有所真,下有所實”。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無形中都在營造一種風氣、引導一種方向。領導干部若在轉變作風上作秀搞虛假,危害重焉。也就是說,在作風上作秀,就必然會“秀”壞黨的形象,“秀”壞單位的風氣,“秀”掉群眾的信任。所以說,在轉變作風上要務實莫作秀,以好的德行影響人、以好的人格感召人、以好的作風帶動人,這應成為我們唯一堅持的原則。好的作風使我們受益無窮,壞的作風遺患無盡。我們要通過轉變作風,去掉不良習氣,弘揚優良傳統,密切黨群關系,塑造美好形象,增強執政正能量,切實做到以優良作風推動實踐、以優良作風促進工作、以優良作風成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