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熳
安岳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四川安岳 642350
婦科急腹癥患者具有:病情發展迅速、病理變化復雜等特點,是腹部急性疾病的統稱,也是婦科的常見病之一[1]。如果診斷和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婦科急腹癥患者病情迅速加重、惡化,而科學細心的臨床護理可直接影響婦科急腹癥患者的治療效果。筆者選取我院2011年1—12月來該院治療婦科急腹癥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使用人性化的護理方法護理婦科急腹癥患者,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1年1—12月來該院治療婦科急腹癥患者110例,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患者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9±21)歲。其中妊娠異位急腹癥32(29.4%)例;卵巢囊腫蒂扭轉破裂急腹癥20(18.1%)例;子宮穿孔出血急腹癥9(8.1%)例;盆腔炎急腹癥29(26.3%)例;卵巢黃體(或卵泡)破裂急腹癥2(18.1%)例。
該院婦科急腹癥患者一般臨床表現以急性下腹痛為主要癥狀,同時伴有白帶膿性、肛門腫脹、高燒不退、頭暈甚至昏迷或痛經、經期不規律、陰道出血。本組110例婦科急腹癥患者尿檢HCG58例,陽性率為52.7%,其中20例全部陽性為流產和妊娠異位,4例假陽性為出血性輸卵管炎及黃體破裂。B超超聲波檢查99例,宮旁低回聲團塊、子宮聲像正常、28例盆腹腔積液,其中9例黃體破裂、19例妊娠異位、4例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3例出血性輸卵管炎。B超超聲波檢查卵巢囊腫28例,其中8例卵巢囊腫破裂,20例卵巢囊腫蒂扭轉。66例后穹隆穿刺,陽性率為61%,其中妊娠異位占51%。婦科急腹癥手術治療78例,占70.9%;其他并發癥12例。其余采用保守治療,主要治療為流產、急性盆腔炎、出血量較少、黃體破裂的妊娠異位患者。其中110例婦科急腹癥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該院110例婦科急腹癥患者,32例患者采用非手術治療,78例患者采用手術治療,全部治愈出院,總有效率為100%。
婦科急腹癥患者與其慢性病根本不同之處就在于一個急字,部分婦科急腹癥患者入院時就伴有中毒性休克或大出血等癥狀,因此醫護人員必須隨時準備好急救準備。婦科急腹癥患者入院后,馬上對患者實施動態監測,并記錄好相關護理記錄,按照急腹癥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為患者建立雙經脈通道有時亦可采取單經脈通道,并準備好其他常規化驗檢查和交叉驗血工作準備。
患者家屬和婦科急腹癥患者的治療意愿非常強烈,強烈要求醫護人員為急腹癥患者緩解病痛挽救生命。尤其是那些尚未生育的婦女對手術治療頗有抵觸情緒,擔心手術治療會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因此主觀上不贊成手術治療。所以醫護人員要讓婦科急腹癥患者及患者家屬了解手術治療的優勢和特點。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熱情周到的服務,爭取急腹癥患者及患者家屬的信任,消除疑慮,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爭取及早痊愈。同時對于未婚急腹癥患者的護理中,在護理工作中也出現一個新的問題是未婚急腹癥患者的隱私。未婚急腹癥患者心理負擔相對較重,不愿意透露病情或故意隱瞞謊報病情,不能有效配合治療和檢查。這時醫護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未婚急腹癥患者交流,并作出一對一無條件的承諾,向未婚急腹癥患者承諾不會向任何一人泄露隱私,這樣會讓未婚急腹癥患者得到信任感和安全感,未婚急腹癥患者才能更積極的尋求醫護人員的護理,達到醫護工作人員和患者相互配合治療。
婦科急腹癥患者入院時多表情痛苦,保護痛疼性體位,其腹痛程度與面部表情基本相同。急性盆腔炎的患者臨床癥狀為下腹痛伴發熱為主要臨床癥狀,嚴重時出現高燒不退、頭暈、乏力、無進食欲望等癥狀。高燒不退的患者使用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合并治療,同時觀察急性盆腔炎的患者皮膚顏色及面色的變化。妊娠異位患者面無血色、精神狀態欠佳,伴有內出血時,需觀察妊娠異位患者皮膚顏色及面色的變化,并動態觀測患者生命體征,嚴重時可用生命檢測儀進行監測,并隨時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患者出現異常狀況應馬上報告醫生進行相關治療。
通過觀察急腹癥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掌握急腹癥患者病史,為診治、護理急腹癥患者提供了有效的依據。例如發現急腹癥患者血壓不穩、脈搏異常、面無血色、腹痛難當時,應馬上為急腹癥患者使用吸氧機呼吸,保持呼吸暢通并實施伴臥體位,以做好術前準備和輸血準備。如果發現急腹癥患者感染,動態觀測急腹癥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若在感染過程中并發體溫升高,應立即采取降溫治療,在降溫過程中還應注意由于大量出汗而引發的血壓下降和休克虛脫。
[1] 李冬梅,任偉勝,劉麗.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對婦科急腹癥患者疼痛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9(1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