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舒尹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骨科,四川南充 6371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纖維環破裂后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造成以腰腿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或外傷所致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脫出,壓迫腰椎神經,從而出現腰腿放射性疼痛。本文選擇了2007年8月—2012年8月這5年間在該院接受過治療的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0例,分成護理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并予以觀察,得到了一系列的臨床護理資料。
在所選取的60例患者中,以14~18歲青少年患者居多,占所選取研究對象的85.4%,而最小患者年齡僅9歲零5個月。所選取研究對象均經過保守治療宣告無效失敗后,其癥狀對患者日常學習和生活影響巨大,故選擇了手術治療。
所研究患者對象的臨床特點集中表現為:①患者的腘繩肌緊張,影響患者腰部及下肢活動,主要表現為患者彎腰及抬腿活動受限,有別于成年患者的坐骨神經痛的臨床病患表現;②患者抗痛性側彎表現明顯,伴隨有腰部疼痛,從病程及超聲影像學檢測中可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相鑒別。
從患者病理分析來看,其中環狀骨骺分離椎間盤突出所占比例突出,占所研究病例的47.6%,多數是由于在患者發育過程中的軟骨終板后部受損分離所導致,CT檢測及手術中證實均為骨性或軟骨性。
因為患者年齡普遍偏小,手術中均采取腰椎板開窗減壓間盤切除術,其減壓節段的選擇根據患者的癥狀及超聲影像檢測加以確定。手術后的Odom’s標準評價結果,良好的41例,占比68.3%;較好的有17例,占28.3%;一般的有2例,占3.4%。
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醫療護理分為心理護理、椎管造影術的護理、手術過程中的護理及術后護理等幾大方面。
心理護理方面:由于青少年的年齡特殊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手術對其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應激過程。醫護工作人員應該對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包括疾病的病理及疼痛程度解釋、術前常規準備及術后保健恢復方面的知識講解,鼓勵患者對自己的焦慮與緊張情緒進行表達,傾聽患者感受、增加與患者的交流,從而進入患者內心世界,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對患者進行護理。
此外,在臨床中我們總結得到,青少年患者的家長對患者病情的認識水平以及情緒方面的變化、以及家長們的情緒及心理狀態會對青少年患者的心理狀態產生比較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對青少年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同時,醫護工作人員還應該同時關注患者家長的心理與情緒變化,以征得患者家長的行動幫助和心理支持。
通過醫護人員在手術前對患者的心理安撫準備工作,使患者盡量消除對手術的恐懼與心理抵觸和緊張情緒,從而能積極配合治療。例如此病癥的青少年患者幾乎均為在校學生,且男生比例相對較大,對手術后能否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等比較關心,針對患者群體的這一心理特點,醫護人員即可給予正確的心理指導,告知患者術后三個月左右便可參加正常體育活動,從而消除患者的心理顧慮,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椎管造影術的護理方面:造影術后醫護人員應及時叮囑青少年患者保持24 h臥床休息靜養,減少下床活動,增加飲水量,從而加速造影劑的排除。
另外,椎管造影術手術后應特別注意患者是否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譬如是否有頭疼或惡心嘔吐等現象等癥狀的出現,并應嚴格觀察有無椎管內感染并發癥的發生,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給當班醫生采取處理。
造影術第一天應該叮囑并監督青少年患者24 h內不得洗澡,定時檢查患者的一般身體情況穿刺部位是否異常,拆去輔料并聽取患者對身體反應方面的訴求,并將內容記錄報告給主治醫生。
術前護理準備方面:在患者手術前晚,應使用甘油灌腸劑進行灌腸,以防止因手術麻醉所導致的括約肌松弛而污染手術臺,此外還可以防止術后便秘及患者腹部脹氣。術前還應對患者給予導尿留置,防止患者因麻醉后的不能自主排尿所引發的尿潴留等不良反應。
術后護理方面:術后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特征,及時給予患者心電圖監護及氧氣設備供給,每小時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特別注意觀察患者傷口部位敷料是否有滲血及有引留管的患者其引流管是否通暢,并重點觀察引流患者的引流液是否正常,患者雙下肢感覺運動是否正常。
青少年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高,耐受度差,術后應該對患者加強心理安撫,減輕患者的術后焦慮情緒,降低青少年患者的自主神經對應激的反應。此外,醫護人員還可以采用止痛泵類的輔助設備減輕手術對患者造成的疼痛,叮囑患者保持術后的正確體位以減輕患者疼痛等。此外,還應該在飲食方面、健康指導方面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工作,叮囑及監督患者少量多次的飲水,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運動習慣,并叮囑術后的及時復查,如復查結果良好則可以允許其參加體育活動。
[1] 周永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手段[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61.
[2] 張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及專業標準[M].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05.
[3] 王蘊雅.常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參考標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