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卓琳
吉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吉林長春 130000
近年來,隨著各種因素的影響,青年發生腦卒中的機率不斷上升,據臨床報道顯示,我國青年腦卒中發生占全部腦卒中人群的5%~15%[1],也是引起青年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以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關注。因此,探討導致青年腦卒中的發病原因和危險因素,從而為更好地預防青年腦卒中發生有重要意義。本文對我科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1例青年腦卒中患者進行病因和危險因素分析,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現總結如下。
選取我科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1例青年腦卒中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并經CT與MRI確診;男96例,女25例,年齡16~43歲,平均(33.6±2.7)歲。突發劇烈性頭痛34例,一過性腦缺血發作41例,偏側肢體癱瘓38例,失語伴肢癱者28例,視野缺損者17例。既往有高血壓病史74例,風心病史22例,糖尿病史21例,飲酒史89例,吸煙史81例。
患者均行血脂、CT、MRI、心電圖等檢查。測定總膽固醇(TC)升高72例、三酰甘油(TG)升高61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33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37例,血糖升高28例。CT、MRI檢查:缺血性卒中105例,其中腦血栓形成62例,腦栓塞43例,出血性卒中16例,其中蛛網膜下腔出血8例,腦實質出血2例,腦室出血2例,血管瘤或腦血管畸形破裂出血4例。
患者均給予降顱壓、抗血小板聚集、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自由基清除、止血劑等對癥治療。結果:痊愈79例,肢體輕癱15例、失語伴肢體輕癱13例,喪失勞動能力5例,生活不能自理7例,死亡2例。
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青年腦卒中發生的最主要因素。多數學者認為[2],早發性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血壓動脈硬化是青年腦卒中,特別是30歲以上青年發生腦卒中的主要原因,占青年腦梗死病因的20%~30%。在本組資料中,有47例是有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占38.8%。動脈粥樣硬化是由于各種不良因素影響導致動脈管壁變硬、增厚、管腔變小,多損傷主動脈弓和頸動脈分叉出,由于此部分血管細小,易形成湍流而損傷血管內膜,促進血小板聚集和脂質聚集而引起內膜纖維性增厚,導致更深層血管的壞死,使血管變硬、變脆、變窄、失去彈性,當血管截面積狹窄50%以上時,患者發生腦卒中的機率就可達到60%以上[3]。
在本組資料中,因血管發育異常與出血性疾病導致腦卒中發生有14例,占11.6%。出血性疾病多是血液通過損傷的頸部血管內膜進入血管壁形成壁內血腫,并在局部損傷的血管內膜處形成血栓栓塞或狹窄,從而使管腔發生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腦卒中的發生。如外傷、高血壓、感染、血管瘤等導致腦實質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都是導致青年腦卒中發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纖維肌肉發育不良是一種先血管發育異常的一種先天性中胚層疾病,常累及腎動脈、頸內動脈和椎動脈,腎臟纖維肌肉發育不良患者約80%~90%出現頭痛發作,有資料證明[4]是由于血小板在狹窄的動脈內釋放血管活性物質而引起多發性動脈異常,或影響到頸動脈竇從而發生暈厥。而且有學者提出遺傳易感性、性激素、動脈壁缺血等機制與其發生密切有關。其可導致平滑肌增生或變薄,彈性纖維破壞或組織增生,使動脈呈現“串珠樣”改變的雙側高度狹窄,被認為是年輕群體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研究顯示青年腦卒中患者心源性栓子占11%~35%[5]。這一數字表明,心源性因素是引發青年腦卒中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的發生不斷呈升高趨勢而且越來越年輕化,瓣膜贅生物或栓子脫落栓塞血管,從而導致腦卒中的發生。
一些病理研究表明[6],某些青年的動脈已有早期的粥樣硬化病變,這與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血脂代謝異常、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從事緊張性的工作以及進食高熱量的飲食有關。近年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喝酒已成為青年腦卒中發生的最危險因素。吸煙可使腦卒中的風險增加2~3.5倍[7],尤其是女性,可使腦血流量明顯降低并加速腦動脈硬化,降低腦血管的舒縮功能,并且吸煙及煙霧中的某些成分能明顯影響膽固醇的代謝,引起全身LDL升高及HDL下降,從而促使膽固醇在泡沫細胞中聚集,促使整個腦血管系統發生彌漫性動脈硬化改變,增加血管阻力,因而降低血流量,發生血液流變改變;酗酒者發生腦卒中的機率是正常人群的4~5倍,特別是對于經常飲酒的人群,可使血液黏滯度、血細胞比容增高,升高纖維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發生高血壓和高脂血癥,PROCAM研究中發現[8],收縮壓從120 mmHg升至140 mmHg,卒中風險會增加3倍,同時也增加其他靶器官的損傷,而平均血壓下降6 mmHg,腦卒中發病卒可降低42%,而且資料顯示稱,嗜酒和偶然酗酒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可能性相等,中青年人24 h內飲酒是腦卒中的觸發因素。我認為,吸煙、飲酒、肥胖等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干預和行為干預,可有效減少腦卒中發生。
綜上所述,隨著青年發生腦卒中的人群不斷增多,不僅為患者生命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對其家庭和社會也帶來很大危害。青年腦卒中發病原因復雜,危險因素多,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和動脈粥樣硬化在青年腦卒中患者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青年腦卒中發生與老年腦卒中發生有所不同,青年腦卒中的預后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基礎病因,可通過積極規范和治療使大部分患者得到完全康復,不留后遺癥,以后較好。因此,對高危青年人群進行早期篩查和危險因素分析,對降低青年腦卒中的發生,診斷和治療青年腦卒中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1] Petrovic-Rackov L, Pejnovic N, Jevtic M, et 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16 patients with Takayasu's arterit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rapeutic management[J]. Clin Rheumatol,2009,28(2):179-185.
[2] Spengos K, Vemmos KN. Etiology and outcome of cardioembolic stroke in young adults in Greece[J]. Hellenic J Cardiol,2010,51(2):127-132.
[3] 陳鑫.青年出血性腦卒中80例病因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33):254-255.
[4] 范慧珍.青年缺血性腦卒中的病因分析及危險因素預后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27):78.
[5] Rod s-Cabau J, No l M, Marrero A, et al. Atherosclerotic burden findings in young cryptogenic stroke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 patent foramen ovale[J]. Stroke,2009,40(2):419-425.
[6] 肖艷,趙世剛.青年腦卒中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2(S8):71-73.
[7] 韓卓婭,呂豐收.青年腦梗死136例回顧性臨床分析[J].醫藥前沿,2012(9):103-104.
[8] 祖合熱阿依·牙合甫,王成風.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危險因素及診治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2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