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文
瀾滄縣第一人民醫院,云南瀾滄 665600
脾臟是腹部組織中最容易受到損傷的實質性臟器,在各種腹部傷的發生比例較高,其主要的危險在于大出血,此種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疼痛、心慌、耳鳴、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等,導致患者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同時也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導致其出現死亡[1]。因此,對于此種疾病,要及時給予患者對癥治療,以促進其病情的改善。現在選取該院收治的創傷性脾臟破裂患者,對其實行臨床診斷及對癥治療的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將回顧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在2007年8月—2011年9月間收治的57例創傷性脾臟破裂患者,其中,男性30例,年齡8~56歲,平均年齡為34.5歲,女性27例,年齡21~61歲,平均年齡為36.1歲,所有患者均表現出上腹疼痛、心慌、耳鳴、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導致患者發病的原因有高處墜落17例,車禍8例,打擊傷14例,銳器傷6例,擠壓傷12例,屬于閉合性損傷的有50例,屬于開放性損傷的有7例。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所有患者采用對癥處理措施。對所有患者的治療過程進行跟蹤觀察,同時記錄所得實驗數據。
1.2.1 診斷 對患者實行實驗室檢驗,對患者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實行常規血化驗。對患者采用B超、CT、腹腔穿刺等方式進行檢查,觀察患者脾臟的形態、輪廓、大小和位置的改變情況。通過診斷發現,脾臟破裂合并有肝破裂的有26例,合并肋骨骨折的有14例,合并顱腦損傷的有11例,合并有四肢骨折的有6例。
1.2.2 治療 對12例患者采用藥物保守治療,其中有2例患者在入院后12 d出現遲發性破裂現象,轉為手術治療,均實行脾切除術,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直接采用手術方法治療的有45例,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本組所有行手術方式治療的患者均通過手術證明。其中,實行單純的脾切除術有35例,脾臟切除加脾片大網膜移植術5例,實行脾修補術的有5例。42例患者也均痊愈出院。手術完成后共出現并發癥9例,其中膈下感染4例,粘連性腸梗阻3例,發熱2例,對所有并發癥患者實行保守治療,均治愈后出院。術后對所有患者實行抗生素治療,以預防感染,對所有患者實行隨訪1~3年。對所有患者的治療過程進行嚴密監控,對于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要及時采取對癥處理措施,以促進患者的生命體征維持在穩定狀態[2]。
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手術順利完成,術后未出現并發癥。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消失,手術順利完成,術后出現輕微的并發癥,能夠進行正常活動。好轉: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消失,術后出現并發癥,對正常活動有影響。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消失,病情呈現出不斷加重的趨勢[3]。
對所有患者實行治療前后的情況采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差異顯著,有實際統計學意義(P< 0.05)。
通過對所有患者實行診斷及治療,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較大程度的改善,57例患者中,痊愈35例,顯效17例,好轉4例,無效1例,治療有效率為98%。3討論脾臟組織非常脆弱,而且血運非常豐富,很容易遭受外力并出現破裂和出血的情況,從而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導致患者出現死亡。臨床常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根據患者具體傷情少數采用藥物保守治療。手術治療中,由于脾臟發生破裂后單純行脾臟修補術,往往較難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大多數患者往往在脾臟破裂后一般難以進行修復,臨床手術中,直接行脾臟切除術仍是當前治療創傷性脾臟破裂較為常用和有效的方式。本組患者的治療資料即顯示,脾臟全切除術是創傷性脾臟破裂治療臨床常用的方式,本組57例患者中,45例直接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37例采用全脾切除術治療;剩余采用藥物保守治療的患者中,2例因出現遲發性破裂也轉為手術治療,且行全脾切除術,總體統計顯示,57例患者中,38例患者通過全脾切除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占所有患者的66.7%。通過對患者實行對癥治療,57例患者中,痊愈35例,顯效17例,好轉4例,無效1例,治療有效率為98%。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由此可見,臨床上對于創傷性脾臟破裂疾病的治 療,給予患者準確的臨床診斷,并對患者實行有效的對癥治療措施,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推廣應用。
[1] 何財富,劉涌.95例創傷性脾破裂的診治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08,51(1):54-55.
[2] 侯憲剛,景安永,李兵社.脾損傷58例治療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08,84(14):13-14.
[3] 高明,曹明溶,勞學軍,等.創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指征的探討(附36例報告)[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0(3):223-22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