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鐵軍
長春市中心醫院,吉林長春 130000
急性胸痛作為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首發就診癥狀,多見于很多種疾病。因為發病原因的不同,治療方法也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有的胸痛處理不當或者治療延誤,都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1]。所以正確地明辨胸痛的性質并探尋胸痛的原因,對胸痛的嚴重程度進行分析,對于正確地處理胸痛、防止出現誤診和漏診,并且降低醫療費用都有積極的影響[2]。本研究針我院門診收治的部分以胸痛為主訴的病人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以研究其發病的主要原因,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急診所收治的以胸痛為主訴的患者一共172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共77例,男性患者共95例;年齡在36~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75歲;胸痛發作后距離就診的時間為30 min~24 h。患者的伴隨癥狀:出現心悸患者為130例,有呼吸困難患者共128例,出汗患者為29例,嘔吐患者為15例。
全部患者在門診和急診都進行了胸片、心電圖和心肌酶譜測定等初步篩選的檢查。部分患者在入院以后還進行了心臟彩色B超、冠狀動脈造影和CT影像檢查。
本研究組全部患者中,經檢查屬于心源性胸痛患者共117例,占60.9%;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共75例,占39.1%。在心源性缺血性胸痛患者中,屬于心絞痛患者共59例(占50.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3例(占19.7%);非缺血性胸痛患者中,以心肌炎或者心肌病(共12例,占10.3%)為常見,其他還另有心包炎患者2例(占1.7%)。非心源性胸痛中,又以支氣管炎為最常見(共34例,占45.3%),氣胸患者共7例(占9.3%)、食管疾病患者共6例(占8%)、肺癌患者共3例(占4%)、胸膜炎患者共4例(占5.3%)、帶狀皰疹患者共5例(占6.7%)。
病人出現胸口疼痛的跡象,往往都是由于腫瘤、外傷或者炎癥而引起的,如此之外還有脊神經后根、膈神經、刺激肋間神經、心臟、支氣管的神經末梢也是病人出現胸口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3]。當組織胺、H+、K+等身體的局部組織因為濃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人體不適從而引發神經興奮機體產生反應,從而感覺到胸口疼痛。疼痛有著兩種形式,一種是即刻疼痛,第二種是緩慢疼痛。除了這些疼痛之外,由于生理和解剖關系造成鄰近組織器官有所損傷,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射痛。
胸痛在心血管疾病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癥狀,胸痛在醫學上可以表示為兩種形式,缺血性和非缺血性疼痛。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體現在市場有心悸、恐懼以及嘔吐惡心等反應,胸骨后感覺疼痛不適。這些癥狀都是因為心肌氧在供需上的不平衡而產生了患者心肌缺氧的現象[4]。在診斷過程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絞痛的患者占了絕大多數,由于病發癥狀較為急切,且病情難以控制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并且病情的緩急程度和胸痛的劇烈程度無法通過簡單的醫療手段而準確的判斷,所以經常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的現象。
在急癥胸痛的發病過程中,對患者生命產生威脅最大的為心源性胸痛,因此在診斷時,就應當及早的識別病情并進行干預,這直接關系到患者能不能康復[5]。而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絞痛是最為普遍的兩種。典型心絞痛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心前心絞痛,另一種是胸骨后心絞痛,臨床表現的癥狀為胸部深層處感受到緊張和壓迫感,往往會有不超過15 min的持續時間,而引發病癥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情緒過于激動、戶外運動、受涼等因素,特別是在用力大便或者飯后運動中出現,此時應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6]。胸痛在心肌梗死中一種常見的癥狀,通常在心前區和胸骨后會有15 min以上的疼痛時間,同時會伴有大汗昏厥、氣短、恐懼感、瀕死感等,在聽診時心前區表現的心音往往遙遠而遲鈍,還偶爾會伴有心源性休克,通過心肌酶譜和心電圖能夠有效的發現癥狀。這些年來,急診冠狀動脈造影通過醫學上的臨床試驗,已經被證明對急癥胸痛具有良好的療效,并普遍運用開來。不過,急診觀察室的條件無法滿足此類條件,因此不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盡管如此,這兩種造影療法還是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
本研究中非心源性胸痛雖然只占據39.1%,但是也需要重視。在對胸膜、肺以及其他肺部疾病引發的胸痛癥狀進行診斷時可以通過仔細體檢、心電圖以及胸部X線攝片等方法[7]。消化系統疾病引發的胸痛癥狀主要是食管源性病變,由血、化學刺激、食管運動障礙等引發的疼痛機制十分復雜,雖然使用硝酸異山梨酯或者硝苯地平等平滑肌松弛劑可以緩解食管源胸痛癥狀,但同時也會給診斷和鑒別心源性胸痛帶來困難,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所以說,進行一些如X線鋇餐、食管內酸堿測定等檢查也是十分必要的。出現非心源性胸痛癥狀時,如果是主動脈夾層則十分危險,一旦不能及時處理或者是處理失誤就會引發嚴重后果,這一類患者主要是高血壓后并發患者,也可能是由于存在并發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冠脈狹窄,對待這類患者尤其要重視鑒別過程[8]。這類患者在發作胸痛時比心絞痛更為突然,并且癥狀十分劇烈,和心肌梗死癥狀相似,疼痛時伴有撕裂性,檢查血清時也沒有發現心肌損傷帶有的標記物,但是可以通過胸部X線、超聲波檢查進行鑒別。
總而言之,在急診室時應該對急性胸痛患者進行初步評價,并根據病癥情況區別對待,有助于消除漏診、誤診,使患者及時得到相應治療。在醫院臨床中,應該及時控制胸痛發作,并注意監測血壓、呼吸和心率情況。
[1] 孟立軍,刁樹玲,鄭德勝,等.急性胸痛62例病因及誤診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7(9):1106-1107.
[2] 田海軍,馬燕妮.急診胸痛105例臨床分析[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8(1):15-16.
[3] 張濤,王用金,孔令煜,等.急診胸痛11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6):1413-1414.
[4] Shuman WP, Branch KR, May JM, et al. Whole-chest 64-MDCT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nonspecific chest pain: radiation dose and coronary artery image quality with prospective ECG triggering versus retrospective ECG gating[J].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09.
[5] 昝朝霞,劉滿林,王宇桐,等.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臨床類型及與血管病變的關系[J].河北醫藥,2009(15):1886-1887.
[6] Woo KM, Schneider JI. High-risk chief complaints I: chest pain-the big three[J]. Emergency Medicin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09.
[7] Winchester DE, Wymer DC, Shifrin RY, et al. Responsible use of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coronary arterydisease and chest pain[J].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0.
[8] 郭玉琳,劉森,張安,等.高血壓患者不典型胸痛與冠心病相關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