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鳳森
長春市婦產醫院,吉林長春 130000
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婦科惡性腫瘤死亡的首位,嚴重影響婦女的健康。據臨床資料統計,目前我國卵巢腫瘤的發病率占全身惡性腫瘤的5%~8%[1],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特別對于年輕女性,卵巢腫瘤的早期診斷對保留其功能有重要意義。由于卵巢組織位于盆腔深部,組織來源復雜,60%~70%患者發現時已屬中、晚期[2]。目前,B超、CT等影像技術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但B超僅僅只能對病灶的表面做出診斷,而對病灶的定性往往缺乏特異性。為明確病變組織的性質和范圍,探討CT在卵巢腫瘤中的診斷價值及預后評估,回顧性對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經手術病理檢查證實的81例卵巢腫瘤病例的CT檢查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經卵巢腫瘤切除術中快速冰凍切片病理檢查證實的81例CT檢查資料進行分析,年齡26~65歲,平均(51.6±2.4)歲,其中月經周期紊亂21例,閉經11例,腹部腫塊26例,下腹墜脹9例;B超檢查提示為卵巢腫瘤63例。
采用美國GE公司Bright-Speed 16排螺旋CT機,檢查前2~4 h口服1.5%泛影葡胺800~1000 mL以充盈腸道,陰道填塞紗布條,患者取仰臥位,根據卵巢病變范圍及局部解剖結構進行掃描,掃描范圍自恥骨聯合上緣向頭側連續掃描至膈頂,電壓120kV,電流180~240 mA,旋轉時間0.8 s,掃描層厚7~10 mm,層距10 mm,螺距5 mm;所有患者均先平掃后再作增強掃描,從肘靜脈以2.5~3.0 mL/s速度注射優維顯50~80 mL,做連續掃描病變區,延遲30~35 s行動脈期及70~75 s靜脈期掃描。必要時延遲100~120 s掃描。掃描完成后將獲得的重建數據傳至GE workstation 4.2工作站進行多方位、多平面重組(MPR)。觀察內容包括腫瘤的位置、大小、血供,腫瘤壁及分隔、強化情況。
本組81例CT檢查患者診斷良性卵巢腫瘤34例(41.9%),惡性卵巢腫瘤39例(48.2%),經術中冰凍切片病理檢查診斷良性卵巢腫瘤37例(45.7%),惡性卵巢腫瘤44例(54.3%),診斷符合率為90.1%,誤診8例,誤診率9.9%。
CT檢查左側36例,右側40例,雙側5例;腫瘤直徑1.3~14 cm,平均(4.7±1.1)cm。腫瘤形態呈圓形及類圓形60例,不規則形21例,體積較大多為囊性,體積較小多為實行;邊界清楚52例,邊緣不清楚呈浸潤性生長29例。
良性腫瘤34例,其中良性纖維瘤9例,單純性囊腫14例,卵巢畸胎瘤3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6例,卵巢膜細胞瘤2例;惡性腫瘤39例,其中漿液性囊腺癌11例,粘液性囊腺癌16例,透明細胞癌6例,顆粒細胞-卵泡膜細胞瘤3例,惡性畸胎瘤2例,內胚竇瘤1例。
誤診8例中,交界性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瘤誤診為漿液性囊腺癌3例,卵巢子宮內膜樣癌誤診為交界性子宮內膜樣腺纖維瘤2例,3例因腫瘤直徑<1.5 mm而呈假陰性。
良性卵巢腫瘤CT表現:①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多呈類圓形,邊緣清晰,呈均勻水樣或略高于水樣密度,囊壁未見結節;②卵巢畸胎瘤要根據其組織細胞的發展程度而定,形態多呈類圓形,密度不均,囊壁光整,厚薄不均勻,囊內可含有脂肪組織密度或形態不一的高密度影如牙齒狀或骨樣影,邊緣不規則呈分葉狀,增強掃描囊壁輕度強化;③卵巢囊腺瘤以房性腫塊為主,囊內為均勻水樣密度影,壁薄、光滑,未有結節影,腫瘤與周圍分解清楚,增強掃描囊壁及房隔線顯示均勻強化。④卵巢膜細胞瘤腫塊呈均質軟組織密度影,增強掃描腫物出現不均勻強化,邊緣清楚,無包膜,腫瘤供血動脈有增粗表現[3]。
惡性卵巢腫瘤CT表現:①多為囊實性混合性腫塊,腫塊邊緣極不規則,周圍組織粘連、分界不清,表面模糊伴滲出;實性部分軟組織成分較多,呈軟組織密度,可呈結節狀、乳頭狀突起,囊性部分分隔較多,囊壁薄厚不均,可出現壁結節,呈單個或多個,不規則結節狀影突向囊內壁,表面不光滑,伴小切跡,增強掃描可見腫瘤內分隔及腫瘤周邊有輕至中度強化,壁結節不均勻強化,多見漿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②腫塊內可見密度不均的低密度壞死區,增強掃描腫塊實性部分、囊壁結節狀突起部可見有明顯不規則增強、鈣化,囊性部分顯示無明顯增強,腫瘤供血動脈迂曲增粗,瘤內可有點狀鈣化,瘤壁見小結節影,有向周圍組織器官侵犯表現及遠處轉移征象,多見惡性畸胎瘤、顆粒細胞瘤。
卵巢腫瘤是婦女常見的腫瘤之一,在婦科其他疾病中發生率為4%~24%,卵巢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占卵巢腫瘤的10%~14%[4]。由于卵巢多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捫及,加上其組織來源復雜,包括上皮性、間質性、生殖細胞來源,容易使病情隱匿,患者發現后往往已屬于中晚期,而且卵巢周圍器官眾多,血管及淋巴發達,發生轉移的機率高,以致卵巢腫瘤特別是卵巢惡性腫瘤死亡率不斷增高。
螺旋CT檢查是根據人體不同組織和器官對X射線衰減程度的增減,對器官和組織進行詳細的斷面解剖和密度對比,在充分顯示盆腔內的解剖結構,確定卵巢腫瘤的部位、形態、大小、邊緣情況、內部結構以及有無轉移的同時,對明確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的顯像中具有較大的優勢,可從多平面、多角度的表現出來,有效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增強掃描檢查可清晰顯示卵巢腫瘤血管的分布、走向、形態及侵犯范圍、程度,為更加準確地對卵巢良惡性腫瘤的術前分期創造條件。文獻報道CT對卵巢惡性腫瘤分期的準確率為70%~90%[5],經本組CT檢查資料結果顯示與文獻報道相近。但有時仍有假陽性或假陰性病例的誤診,如腫塊緊貼腸管、子宮等周圍器官,盆腔內脂肪組織少,在加上周圍器官本身的疾病如肌瘤、盆腔炎性、盆腹腔炎淋巴結增大等都可影響腫瘤的現象,從而與腫瘤侵犯征象難以鑒別,本組誤診資料中例因子宮肌瘤、盆腔內炎性病變而誤診。另外,螺旋CT對微小腫瘤的診斷也存在一定局限的,Tempany等也認為直徑<2 mm的病灶影像學診斷價值有限[6],本組誤診資料中3例因腫瘤直徑<1.5 mm而呈假陰性。
總之,螺旋CT檢查可充分顯示盆腔內的解剖結構,清晰、直接的顯示腫塊大小、形態、邊緣、與周圍臟器的關系及有無轉移,增強掃描檢查可清晰顯示卵巢腫瘤血管的分布、走向、形態及侵犯范圍、程度,從而對卵巢腫瘤的分型、分期、治療方案的制定及預后判斷提供有利的資料,是檢查卵巢腫瘤的主要手段,值得應用。
[1] 夏延發,易文中.多層螺旋CT對卵巢粘液性腫瘤的診斷價值[J].健康必讀(下半月),2011(7):249-251.
[2] 方衛華.多層螺旋CT在卵巢腫瘤蒂扭轉中的診斷價值[J].吉林醫學,2012(16):46-48.
[3] 陳文新,孫駿,吳晶濤,等.64層螺旋CT對卵巢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3):167-169.
[4] 李桂軍.探討多層螺旋CT對卵巢良性囊性腫瘤的診斷價值健康大視野[J].2012,20(11):33-34.
[5] 婁斌奇,趙永華,余德洪.158例卵巢囊性腫瘤的多層螺旋CT診斷分析[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4):424-425.
[6] 歐陽可勛,董英超,胡玉明.多層螺旋CT對卵巢及子宮巨大腫瘤鑒別診斷的價值[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2,6(1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