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英
(江西省鄱陽縣五一中心學校)
新修訂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把“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當作數學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數學,以解決問題的形式學數學,從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認識課程改革,增強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水平,以適應新形勢與新要求,筆者就近幾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保證,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它促使學生去追求知識的奧秘,使學生在良好的動機驅使下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把學習數學當作一種樂趣。在教學中,老師如能注意一些細節,悉心捕捉學生的每一閃光點,給予及時表揚與鼓勵,這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數學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興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性,創設求知情趣,激發學生數學的內驅力。如在導入新課中以設疑提問、創設情境或有趣的故事、游戲等,在練習中競賽、思辨、判斷、展疑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創造潛能。
(2)講究課堂教學藝術。小學數學教學是一門科學,也同樣是一門藝術,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獨創性的特殊藝術。教師要善于將數學教學中的教育性和科學性,用藝術化的形式“傳”諸學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腦、入心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活潑地進行學習。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僅關系到數學的教學質量,而且關系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人才素質。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不僅具有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具創新、探索意識的新世紀人才,就成為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第一,樹立創新意識,著眼創新培養。課堂教學作為教師施教、學生求學的主陣地,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渠道。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知識、技能以外的各種品質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創新、探索意識、創造精神,造成學生“高分低能”、只是學習的機器,不能實際運用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光要注意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應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學生素質能力,著眼于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結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能否有更簡便、快捷、方便的途徑。第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創新能現代教育論的思想主張“以學生發展為主”在數學教學中要真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的教就應轉移到學生的學上面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只有學生主動地學習了,才能使教學落到實處,創新思維才能得以發展。
良好的習慣使人進步,小學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的過程也是形成習慣的過程,習慣培養至關重要。新課標下學生傾聽的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習慣,動手操作的習慣,合作交流的習慣,和獨立構建知識結構的習慣應該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應要求學生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聽教師的點撥,同學的見解,邊聽邊思考,作適當筆記,對于課本中難以理解的內容,教師要設計好教學過程,創設恰如其分的情景氛圍,精心引導。該學生講的內容一定要學生講,該學生做的內容一定要放手讓生放手去做。課堂教學應是一個交流的過程,當好聽眾是學生最基本要做到的。學會思考是一個人一生最有價值的本錢。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思考,要創設思考的情景、氣氛、問題。要讓學生從小會看書、會審題、會思考、會把握重點。把思考放在每一個環節之中,合作交流是培養學生具有獨到見解,團結向上,創新思維好的形式,學生在探索交流過程中可悟出許多不明白的道理,聽、說、想、練、議,讓合作交流真正有效。新教材大量的動手操作,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習慣,提要求、給時間、做準備。真實踐,讓學生在操作中提興趣、養習慣。體驗知識形成過程,理解基本算理,構建數學概念。教者在課堂必須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做,培養學生認真練習的習慣,從書寫、格式、布局,時間都要有要求,要讓學生養成練習必須認真的習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個性與獨創性等方面的評價,應通過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及時反思探索過程,并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及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主動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改變了過去單一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在每節數學課上,我都堅持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鼓勵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評價中去,開展自我評價、同學之間互評、組長評組員等評價活動。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立足于教改探索,以培養自主學習為己任,充分利用教材、資料,以及各種教學手段,并在平時教學中要創設好的情景,深入挖掘和提煉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不僅可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變得更加生動、愉快,而且可使學生養成勇于探索、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敢于創新為一體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