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朋
(大連醫科大學)
人文精神是提高個人品格修養的基本,也是加強社會文明建設的基礎。大學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是連接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橋梁,在即將成為國家棟梁之際,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精神面貌,也能夠窺見到一個國家發展的精神狀態。針對大學生人文精神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學校、社會等各個方面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培養的力度。
縱觀現代大學的教育,重視科學素質的教育遠遠超過了重視人文精神的教育。科學素質的教育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文精神的缺乏必將會阻礙社會經濟、教育等各個方面又好又快發展的步伐。忽視人文精神的培養是當前一種普遍的現象,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需求的原因。主要的歷史原因源于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分家,這是受到前蘇聯教育模式的影響,這就導致了在很多的以理工科為主的大學中,人文學科的消失,或者即便設立了很多有特色的人文學科,也沒有得到師生的足夠重視,還有一些人文學科被政治化,沒有體現內在的人文精神,有著很重的說教成分,不受學生的歡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也導致社會形成一種重理輕文的普遍觀念,對人文精神的重視程度一直得不到應有的提高,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進程中,需要發揚優秀的傳統人文精神,并賦予其時代氣息,培養出既具有扎實的現代科學技術專業知識,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修養的大學生,為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要利用大學課堂的教學優勢,將人文精神滲透到大學生日常的學習過程中。當代大學肩負著為現代化建設輸送優秀人才的歷史重任,并不僅僅是簡單講授知識的場所。在大學里,集中了各個領域的專業教學人員,同時也是先進思想的集中交流場所,同時是學生可以與教師形成互動的交流平臺,在高等教育中只有培養大學生文理兼修的素質,才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注意的是文理兼修并不是將文科與理科簡單地相加,也不是在教育體制中所占的比例關系問題,而是在高層次上的一種融會貫通,是建立在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基礎上的。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人文教育的科學化,同時也是科學教育的人文化,這種教育觀念注重的是人的全面發展。所以在課堂的教育中必須要培養大學生各方面的人文素養,并結合科學教育的特點和每一門具體學科的發展特征,將人文精神的培養融入到細節之中。
其次,要不斷提高大學教師的人文素養。常言道“身教重于言傳”,大學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會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培養人文精神并不是通過一堂兩堂課就能夠實現的,需要教師的長期耐心的投入,這也正體現了人文精神的特點。它不僅僅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教化與評價,更是一種靈魂深處的真情引導與投入。所以教師一定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平時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注重人際的和諧,通過思想內核的影響來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同時高校自身要重視對教師人文精神的培養,建立完備的師資隊伍。
最后,是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來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它也是建立在大學生共同的價值觀基礎上的共同的生活、學習空間。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不僅可以增進大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而且可以促進思想層面的交流,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是培養優良的精神傳統的基礎,不僅包括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包括專業領域的科研精神,同時還包括建設良好的教學氛圍,這些都是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一方面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舉辦各類的文化活動,并投入一定的資金,提高硬件設施的建設,同時也要抵制不良風氣對校園文化的侵蝕,包括要遠離迷信,抵制庸俗消極思想的滲透,禁止一些腐敗的文化制品在校園中傳播等,充分凈化校園的空氣,真正發揮高校的育人作用。豐富的文化活動是推動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力量之源,畢竟人文素質的教育和傳授知識本身有著重要的不同,人文精神的培養主要受到環境的熏陶,同時也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努力,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在提高自身人文素質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團隊的協作精神。所以學校要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例如文藝表演、辯論賽、征文大賽等。并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將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
綜上所述,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事關重大,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自身的人格修養,還可以擴大人文精神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影響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應該看到人文精神的培養不是一簇而就的事情,需要校方、社會、大學生自身共同付出長期的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1]姜娜.社會文化和大學生人文素養[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5).
[2]高霽芳.淺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途徑[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3).
[3]馬梅花.淺議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人文素養[J].青海教育,2009,(12).
[4]康大偉.英語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人文素質培養探析[J].河南農業,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