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紅
(福建工程學院學生工作部)
目前,我們的家庭文化建設存在諸多問題,而這其中,多數婚姻的女主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因為女性在家庭中不容置疑的主導作用決定了她們在家庭中的巨大影響力,她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家庭是否幸福、和諧,是否積極向上。所以,每一個珍愛自己婚姻的女性如何在婚姻中主動地成長對婚姻家庭文化建設,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基礎心理學中,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是以過程的形式存在的,它們要經歷發生、發展和結束的不同階段,屬于心理過程。需要和動機,能力、氣質和性格,是人格的組成部分。在一定意義上,人格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通過心理過程表現出來的。心理既是腦的機能,又受社會的制約,是自然和社會相結合的產物。我們的心理在隨著生理機能的不斷完善并與自然、社會密切接觸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變化:由簡單到豐富、由稚嫩到成熟,人的心理所經歷的這一過程便是心理成長。客觀事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相同的,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才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不同的行為習慣和不同的性格。改變思想,就能改變行為。
女性良好的人格有益于家庭文化的建設,然而人格的完善需要經歷復雜而漫長的心理成長過程。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歷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成長,心理學研究人員認為生理的成熟所需時間可能在25歲以后,而且“生理成熟心理才會成熟”,而我們的心理成熟卻可能需要更長乃至終其一生的時間。我國法定結婚年齡規定: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事實上,不同地域、不同階層的人實際婚齡差距是很大的,超過25歲的也大有人在。可見,當我們走進婚姻時,我們的生理已經成長成熟或接近成熟,而很多人的心理還遠不夠成熟,這就意味著女性心理成長還需要在婚后繼續進行。
女性個性中的弱點,在不經意中就有威脅婚姻的危險。因為女性的“感性”很容易因敏感而多疑,其“柔弱”很容易因沒有主見而懦弱,其“單純”也很容易沒有內涵而無知……女性一旦多疑、懦弱、無知,內心就會缺乏充實感、安全感,喪失獨立性。婚姻無意中揭開了女性的性格面紗,將其性格中潛伏的弱點暴露出來。很多女性走進婚姻就是這樣,婚前溫柔嫻淑可愛的“淑女”形象被“母老虎”“潑婦”形象取而代之,丈夫與之難以溝通、情感上難以接受。女性要做到始終如一地溫柔、可愛、賢淑,將個性中的感性、柔弱發揮到恰到好處,就需要女性充實自我,內外兼修以避免性格中的危險。
數據1:2011年中國每天有5000多個家庭解體,離婚率連續7年遞增。統計數據顯示,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國離婚人數和離婚率持續上升,近5年來增速明顯,增幅高達7.65%。去年,全國120多萬對夫妻喜結連理的同時,196萬多對夫婦勞燕分飛。數據2:1990~1995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為5.85%比1989年以前高0.5%;1996~2000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為8.64%比1996年以前高3.21%;2001~2008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為10.73%比2001年以前高2.1%。
如此高離婚率的原因是什么?逐年攀升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又是因為什么?原因很多,而不可回避的是夫妻、父母心理的不成熟現象,致使很多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僵化,難以溝通。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一筠指出,多數夫妻沒有崗前和崗位培訓,缺乏現代婚姻家庭觀念和技能的指導,不能很好地勝任各自角色。孫云曉說:“層出不窮的青少年問題,追根溯源都是家庭問題。”于是不合格的夫妻制造了不幸的婚姻,不合格的父母制造了孩子的不幸,他們也都制造了家庭問題。
首先,已婚女性心理的成長需要主動性。主動的心理成長可以調動女性經營婚姻的主觀能動性,為女性面臨婚姻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好心理準備,使女性對婚姻中出現的各種預想之外的變化能夠以沉著冷靜之心去面對,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本性能改”靠的就是主動的心理成長,有意識的主動成長,才能使人從問題中深刻反省自我,發現個人不足,改變錯誤認知,達到人格的完善。女性有意識的成長也旨在做婚姻的主人,將婚姻引向正確方向。
其次,女性應當珍愛婚姻。每一樁婚姻都有它理想的狀態,幸福或不幸并不是一開始就注定的,它的理想狀態是否能夠出現,決定于婚姻中人的經營狀況。如果婚姻出現危機信號,如戀愛時的激情退卻、生活趨于平淡、磕磕絆絆多起來、夫妻對婚姻的熱情減少時她若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沒有絕對好的婚姻,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婚姻,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婚姻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依賴與索取……那么這些信念就能夠激發自己對婚姻的責任感,避免她停留在對婚姻不切實際的幻想上。女性有了這樣的責任感,就有了經營婚姻的主動性。
愛自己的人往往自我評價高,自信心足,能夠悅納自己,這樣的人內心也容易平和。只有愛自己的人,才有擁有主宰自己的能力,才能為自己營造屬于自己自由呼吸的心靈空間。這樣的女性在婚姻里的心靈是自由的,她的心情是舒暢的。她因為愛自己,能夠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富有情趣,也能為家人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她懂得家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懂得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她因為愛自己而能夠更好地愛家人。所以走進婚姻的女性,無論如何不能忘記了“愛自己”,婚前不懂愛自己的女性需要學會愛自己,婚前懂得愛自己的不能丟掉對自己的愛。“愛自己,你便可以從伴侶身上發現自己內心的弱點并讓彼此都獲得克服弱點的能力;愛自己,你就能將婚姻變為醫治精神傷痛的場所,讓自己治愈自己并實現與伴侶間平和健康的溝通;愛自己,你就能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并通過自身樹立的榜樣告訴他們什么才是真正美好和睦的家庭。”
一個家庭,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的差異,這些差異往往是家庭成員間發生碰撞的根源。比如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兄弟姊妹之間、不同輩分之間,因為出生不同、從小的教養不同、經歷不同而生出的觀念的不一致就很容易產生各種矛盾沖突。信任、接納、平等、真誠是人與人之間能夠心靈相通的前提,尊重家人意味著對家人完全的接納和信任,把家人視為與自己平等的人,能夠保護其個人隱私,以真誠之心待之。做到這一點,就能避免與家人在心理上產生對峙,在彼此間搭建一個良好的關系平臺。理解家人則是在尊重的基礎上對和自己個性不相投、觀念不一致的家人能夠不反對、不支持,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讓自己以平和之心對待其不理性的言語或作為,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避免矛盾升級,實現和家人良好的溝通。寬容家人,就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得失,讓家人之間的爭斗更加嚴重,因為計較越多感情就越淡漠。寬容家人是以尊重、理解家人為基礎的,做不到尊重與理解就難以有寬容之心。欣賞家人則是真誠地、發自內心地對家人予以肯定并贊揚,對家人投以認同、喜歡的態度。它讓欣賞者與被欣賞者都會有愉悅的感受,被欣賞者更能在被欣賞中獲得積極、自信的體驗。作為妻子應該看到丈夫身上的優點,才有益于夫妻的親密關系;作為母親也應該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才有益于培養孩子的自信。
要成為一個成熟女性,最重要的是獨立自信。女性的天性是柔弱的,但是已婚女性培養獨立自信,就要從骨子里打消對丈夫過度的依賴性,踏踏實實地做自己,在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里盡量地發展自己,盡量獨立完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還要有敢于挑戰自己的精神和不怕失敗的勇氣。積極樂觀,是我們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品質,是我們遇到困難能夠堅持不懈、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動力。女性走進婚姻,可以通過改變過去片面、消極的認知模式,正面、積極地認識事物,陽光思考來培養樂觀的品質。幽默感是一種捕捉生活中乖謬現象的敏感力,更是一種智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其不斷開發的潛能。能夠學會幽默,有利于我們家庭的和諧關系。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母親,能夠在孩子的成長中培養他的幽默感,無論是對孩子的情商還是智商的提高都具有促進作用;如果能夠在婚姻中巧妙地使用幽默,那么很多家庭矛盾就會輕松化解。已婚女性可以在生活中多關注幽默資料,積累幽默故事,并與家人分享,以此培養幽默感,應用幽默,做一個有智慧的人,讓全家受益。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知識和人才不斷淘汰更新的過程中,競爭壓力日益嚴重,如果一個人不學習,那么他的競爭能力和心理素質都會逐漸弱化。婚姻也是一門學問,如果不學習就會變成門外漢,對婚姻問題就會因無知而束手無策。所以一個女性婚后想要輕松面對社會壓力與家庭問題,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學習來提高個人業務能力、社會能力和心理能力。對已婚女性的心理成長來說,不斷地學習是提高婚姻生活質量的途徑之一。作為情感細膩、敏感的女性,在婚姻情感中起著主導作用,如何實現與丈夫良好的溝通、如何使兩人的關系更加親密、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怎樣對待家人,怎樣做最好的自己,這些都是需要主動學習的。
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更是愛情的升華,怎樣促進婚姻家庭文化建設,獲得一個美滿幸福的婚姻,離不開女性在心理上的主動成長,女性人格的完善過程便是婚姻家庭文化不斷優化的過程,婚姻的質量和幸福指數也會隨之提升。愿婚姻中的女性朋友們都能夠在婚姻中主動成長、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個能夠掌控個人情緒、情感、意志行為的個性良好的女性來發揮女性特有的優勢,為自己、為家人營造幸福、美滿、和諧的家庭生活。
[1]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
[2]生理成熟心理才會成熟[J].百科知識,2008,(4).
[3]人民網天津視窗.2011年中國每天有5000多個家庭解體離婚率連續7年遞增.2011-6-2.
[4]百度.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犯罪率.
[5]愛娃-瑪麗亞·楚爾霍斯特.愛自己,和誰結婚都一樣:讓自己治愈自己的溫暖系情愛婚戀手冊(德)[M].重慶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