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生
(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冶金材料學院)
為深化高職冶金技術專業改革措施,加快專業建設步伐,不斷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增強面向廣大冶金企業的社會培訓和科研、技術服務能力,充分滿足冶金行業對人才培養、職業培訓、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才能使高職冶金技術專業辦學特色更加顯著,才能充分體現和發揮高職冶金技術專業作為“冶金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職冶金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基地作為冶金技術專業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建設高水平的高職冶金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基地既是專業辦學發展需要,也是適應其進一步發展人才培養規模、提升社會服務和科技研發功能和滿足生產性實驗實訓教學的需要。因此,重視和加大高職冶金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和建設力度,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實訓基地的建設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思路,爭取用3到5年的時間,建成服務于冶金類專業群的專業性實訓基地。圍繞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盡可能建設成與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現場相一致的真實的職業環境,使實訓基地成為:
1.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實訓基地;
2.職業技能的培訓、考核、鑒定基地;
3.職業技術教育師資、冶金企業職工崗位(職業)、冶金企事業單位安全技術和管理人員培訓等的培訓基地;
4.冶金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推廣基地。
1.堅持以突出有色、兼顧黑色的原則,重點建設有色金屬企業為主、鋼鐵冶金企業為輔的校外實訓基地;同時按照能夠滿足金屬材料熱處理、安全技術、電氣自動化、環境技術、工業分析等冶金術專業群的相關專業要求進行基地建設,形成可供高職高專類專業共享的冶金類實訓基地。
2.堅持按冶金技術專業工學結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要求,強化情境教學、崗位化實習安排、任務式課程設計和項目化綜合實訓等教學模式,推進高職冶金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
3.堅持按同時滿足教學、社會培訓、科技服務和技術研發需要進行建設。
4.堅持校企合作共同建設原則進行建設。
5.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1.組建形式、機構
高職冶金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原則上由冶金高職院校承擔,同時積極爭取各冶金企業和同類職業技術院校的參與。成立基地建設與管理委員會,由委員會負責基地建設的規劃及管理等各項工作。
2.運行機制
高職冶金技術專業校外實訓基地采取對內無償培訓和對外有償服務的運行方式,在完成學校教學實訓任務的基礎上,主動面向市場開展有償培訓、科研和技術服務。將對外有償服務產生的效益用于實訓基地維護和再發展。
1.建立和健全實習實訓工作(基地)管理機構,在學校實訓處的直接領導下,院(系)成立了冶金實訓中心,冶金技術教研室根據實習實訓的具體情況成立的實習隊,形成三位一體的實習實訓管理機構。
2.選取有較好的資源基礎、技術優勢、產業鏈優勢、人才優勢、環境與安全、交通便捷的“科技領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管理科學”的大中型冶金企業作合作共建基地。
3.加強實訓基地制度建設
為了保證實習實訓的效果,制定了專業實習實訓的教學文件,根據所開出的工種認識實習、設備操作實習、畢業頂崗實習實訓認真編寫了實訓教學大綱、實訓教學計劃、實訓教學指導書,緊扣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目標要求,合理安排實習、實訓計劃。促進實踐教學工作嚴格按照冶金、熱處理、碳素等專業實習實訓大綱完成,學生實習實訓過程中的實訓報告書、實訓教學考核、實訓教學總結等原始記錄詳實、完整、全面。
4.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師資建設
聘請企業技術人員作為實訓基地兼職教師,建立兼職教師檔案,定期對兼職教師進行校外實訓教學管理文件和實訓教學進行培訓與考核,建立一支人員相對穩定、德高業精的校外實訓兼職教師隊伍。
1.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實踐性教學基地建成后,能夠完成培養冶金、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碳素專業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及各相關工種,除完成本校實訓任務外,還可以提供企業職工在職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進城務工人員培訓等,可提高本省乃至全國礦業開發與利用類人才的整體素質。同時,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實訓基地可為區域其他院校同類專業提供實訓服務。由于新建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設備條件,可以大幅度提升受訓人員的技能水平,縮短企業用人的適應周期,提高生產效率,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貢獻。
2.推動地區職業教育
實訓基地建成后,對于改革多年來困擾職業教育的問題給予有力支持。如“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教育資源緊缺、實訓時間少等問題,由于實訓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設備,可以滿足實訓課題和生產實踐,可迅速提升整體實踐能力,也為學生參與企業實踐,進一步提升技能水平奠定了基礎,為校企合作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梢哉f,實訓基地的建成,將有力地促進高等職業冶金技術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并對高等職業冶金技術專業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譚愛平,李健.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2009,(11):113 -115.
[2]徐征,周懷敏.對高職金屬礦開采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企業導報,2011,(11):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