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經大學 何風
簡論我國民間信貸利率對經濟的影響及其對策
江西財經大學 何風
民間信貸是我國金融業的重要補充,十八大放寬民間信貸的政策將促使其進一步發展。本文在介紹民間信貸之后,剖析了影響信貸利率的因素和民間信貸利率對經濟的影響,最后總結提出民間信貸的發展建議,以期民間信貸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中國經濟。
民間信貸 借貸利率 經濟 建議
民間信貸古已有之,在封建社會里主要以高利貸的形式存在,建國后被政府明令禁止。之后由于商品經濟不受重視,一般的放貸收息的民間信貸也變得罕見[1]。改革開放以來,由于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增長,金融制度存在缺陷,正規的金融機構難以滿足迅速增長的融資需求,在正式金融供給缺失的情況下,民間信貸應運而生。民間信貸把原先的剩余資本發展成為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游離于金融體制之外,活躍于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2]。
民間信貸泛指除金融機構借貸活動外且滿足雙方自愿的借貸活動。它不是正式金融,其資金脫離銀行體系,資本借貸方直接會面。相比于國家金融機構信貸,民間信貸是處于國家宏觀調控和金融當局監管之外,不在官方統計報表中披露的,具有利率高、風險性、隱密性和空缺納稅義務等特征。
民間借貸彌補了金融機構借貸的不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機構穩健經營,資金主要流向高收益、低風險的大企業、大項目,而民間借貸主要為非公有制經濟,尤其是民間經濟服務,其資金主要流向中小型企業和“三農”經濟,兩者形成關系。
相對于正規金融機構,民間信貸更具靈活性、簡便性、快捷性,但正規金融機構借貸相對利率較低。我國法律規定民間信貸利率不得高于正規金融機構利率四倍,但實際中遠不止于此。另外,民間信貸多存在“陰陽條款”,風險高,法律保障較低。
借貸活動中,借貸利率是最重要的一個關注點,是影響信貸供求的重要因素。利率是資本暫時讓渡使用權時表現的供求關系和資本機會成本或時間價值。完全市場條件下,民間信貸利率隨市場供求變化而上下波動,自動實現均衡,而在非完全市場條件下,實際的利率往往會受市場外部力量的影響,民間信貸市場的均衡也會被打破或被抑制[3]。民間信貸的借貸利率,除滿足一般利率的普通特征外,還具有地域性差異較大、與借貸金額和期限有很大關系、受制于國家政策因素和社會資金松緊度有關等特征。
利率理論中的新古典綜合派認為,利率取決于儲蓄與投資的均衡點以及貨幣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點的一般均衡狀態,即著名的IS-LM 模型。民間信貸利率也符合此理論。
地方不同,經濟狀況不同,文化、習慣也不一樣。一般經濟越發達,民間信貸利率越高,因為經濟發達地區,資金需求大,資本和投資相對活躍,因而利率高。反之也適應,貧困地區,商業活動較少,資本需求和流入都較少,而且人們只需要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借貸行為較少,故借貸利率也相對低。
另外,地區的文化習慣對利率也有一定影響。例如滿族人集中居住,同族相幫,產生的借貸可靠安全。而回族人民受伊斯蘭教文化影響,往來借貸一般不計利息。
國家金融機構的利率水平對其他利率的影響較大,是影響民間信貸利率的重要因素。國家金融機構利率反映了市場平均利率,民間借貸利率的變化基本與國家金融機構利率保持一致。當國家金融利率非常高時,人們都愿意把錢存銀行,而不愿借出,民間借貸的組織方的融資成本相對也增加,則民間借貸額減少至很低,此時可簡單認為,相對于銀行利率變化,其利率變化很小。
一般來說,信貸期限越長,利率越高;借貸金額越大,利率越高,另由于越高額度的借貸數量越少,姑且可以認為額度趨于無窮時,其利率是借貸金額的低階無窮大量。
毫無疑問,如果借貸雙方關系良好,在人情的引導或雙方重復博弈結果下,利率是可能會降低甚至不計利息的。反之,如果雙方關系不好,不是很熟悉,或者有失約的先例,那么利率會提高或者有其他附加條件。
信貸利率作為利率的一種,同樣對經濟運行產生巨大影響。一方面通過影響投資和儲蓄,進而影響資本市場;另一方面,它可以使貨幣流量增加,進而影響貨幣市場。
一般來說,利率越高,消費的機會成本越大,儲蓄所得的利息收入就越多,居民就會推遲消費而增加儲蓄。導致一方面當期消費減少,另一方面是社會積累資金規模增大。由于消費會減少社會總需求,從而增加社會總產出,因此利率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究竟是促進經濟增長,還是抑制經濟增長,需要比較消費和儲蓄二者的乘數效應。
因為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投資成本,所以一般來講,降低利率就意味著企業投資收益降低,從而會減少投資,抑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民間信貸多發生在中小微型企業間,這些企業的發展需要民間信貸的支持,借貸利率提高意味著中小微型發展受到抑制,同樣抑制經濟發展。
民間信貸利率降低,使貨幣流量增多,從而使物價上升。
由于我國民間信貸利率具有地域性,經濟越是發達的地區利率越高。而貧困地區的信貸利率雖然也高,但是借貸額相對小得多。這樣的話,舉個理想化的例子,某人在貴州以3分的月息借一萬元,再把這一萬元以5分貸到深圳,那他每月就能空手套到200元的利息。由于這個特性,流通貨幣總是流向發達地區。僅考慮利率對貧富差距的影響來說,越是發達地區,貨幣越多,因此產生更多機會,進而越發拉大貧富差距。而貧富差距越大,不同地區的利率差越大,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個系統所產生的問題自身力量無法完全解決,需要國家對民間利率進行干涉和引導。
由以上剖析可以發現,民間信貸利率最好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我國民間信貸利率甚至高于國家金融機構四倍,容易產生從金融機構低息借入、高息借出到民間資本市場的投機行為,不利于中國金融市場和民間信貸的發展。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建議如下:
第一,加快立法進程,明確民間信貸的法律地位。立法考慮的方面很多,不過至少應明確民間借貸程序,為借貸雙方提供法律保障,同時對借貸雙方進行資格認證,謹防“空手套白狼”和“非法集資”。
第二,加強金融監管,積極倡導金融市場的有序競爭。民間借貸作為銀行信用、合作信用的有益補充,在推動中小微型企業、“三農”經濟發展,活躍城鄉經濟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民間借貸活動帶來的消極影響也必須予以重視,達到正規標準化,使其健康持續發展。
第三,建立科學檢測體系,跟蹤民間借貸變化,加強對民間信貸資金流動的有效監控。由于目前金融體制的分工與地位,導致更多的受宏觀調控限制較多的行業或企業在使用民間信貸,如果不及時對此加以合理的約束和引導,可能會助長一些盲目的投資和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不利于產業的優化升級。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對民間借貸資金的監測和監管,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建立完善、科學的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對民間借貸中的資金流向進行必要的監管與引導,為經濟決策及宏觀調控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1] 崔百勝,霍學喜.簡論民間信貸成因及其治理對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2] 劉曼.民間信貸成因及政策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3] 周小斌.中國農業信貸市場的運行機制與市場績效[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3.
F832
A
1005-5800(2013)08(b)-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