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梁君
任何評價都是一個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得出結論的過程,按照評價標準的復雜性,評價可以分為單項評價和綜合評價。單項評價是指采用單一的、明確的評價標準加以評價。綜合評價則是相對于單項評價而言的。綜合評價通常指對一個同時受到多個因素影響的復雜系統進行評價時,需要依據多個相關指標采用多層次、多角度、復雜多項的、評價標準加以考察并得出結論。而綜合評價法則是根據企業評價的目的,以統計資料為依據,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對不能直接加總的、性質不同的項目進行綜合,得出概括性的結論,從而揭示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一種分析方法。
企業的財務評價涉及多個方面,如: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財務風險等,其中有些內容是容易量化的、有些內容是很難量化的,如果單純地采用單一評價方法是很難全面、客觀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的。針對企業財務評價的特點,就需要將綜合評價方法引入財務評價領域。運用綜合財務評價方法進行企業財務可行性分析:首先,能夠有效地克服單一評價結果的片面性及不準確性,增加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及全面性,為企業做出正確的投融資決策提供依據;其次,能夠對定性信息加以量化,突出評價結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真正做到用數據說話,提高決策的可信度;第三,能夠為企業財務評價及可行性分析提供一種新的思路,有助于財務評價體系及財務評價理論的深層次多元化發展。近年來,人們除了從現代統計學方法中尋找合適的統計評價方法外,更多的是從眾多的決策科學、系統科學中尋找適合財務評價的綜合評價方法與思想。
綜合評價方法以其評價更全面、更客觀、更科學的特點被應用于財務評價領域,但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也顯現出一些問題及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多種綜合評價方法所得評價結論的非一致性。目前,對同一投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進行評價,往往可以采用多種綜合評價方法,但由于運用這些方法的過程中要受到遴選專家組成、評價指標體系選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對同一評價對象使用不同方法進行評價所得結論差異較大的情況。這就需要進一步對評價對象加以分類,從而研究不同類型對象最佳的綜合財務評價方法。
第二,綜合財務評價方法的選擇沒有可依據的準則。目前,關于綜合財務評價方法的針對性研究較少。不同評價方法的機理各異,對不同待評價對象的適用度有所不同。財務評價的對象可以是國民經濟發展各個領域的綜合財務狀況,也可以是不同類型的投資項目,既有宏觀評價也有微觀評價,既有多目標評價也有單目標評價。因此,對于同一評價對象,出于評價目的的不同,所選擇的評價方法就會有所區別。如何選擇合適的綜合財務評價方法,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可供參考。
第三,理論研究與實際工作需要相脫節。從目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來看,綜合財務評價研究呈現兩大趨勢:一是財務評價方法研究集中在針對某類問題創新的新思路與方法,并運用實例說明方法的有效性;二是財務評價方法研究更側重理論研究,評價方法所用模型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復雜。這兩大趨勢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研究本身會消耗大量的資源,而研究成果又很難為廣大實際工作者所掌握,很難在實踐領域加以推廣。因此,針對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相脫節的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針對原有方法在實踐中的不足加以完善,以滿足綜合財務評價工作的需要。
結合目前綜合財務評價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本文針對現有綜合財務評價方法加以比較研究,以求對實際財務評價工作有所幫助。
改進的功效系數法是利用多目標規劃原理中的功效系數加以改進,從而得到綜合評判的分數,并據此做出經營決策的方法。該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確定每個評價指標的滿意值和不容許值;其次,計算單項評價值即di=60+ [(實際值- 不容許值)/ (滿意值-不容許值)]× 40;最后,將單項評價值加權平均得到綜合評價值。
改進的功效系數法在進行財務評價時的優勢在于,該方法的比較標準是用社會允許的共同尺度來衡量,實際值經無量綱化后可比性增強;其次,在財務綜合評價時所建指標體系可以包含正指標,也可以包含反指標,且都是該指標評分越高,評價結果越好,評價指標不需要經過同向化處理;第三,該方法下單項評價指標值一般在60~100之間,削弱了單項指標值過大或過小對于綜合評價值的影響。
該方法在綜合財務評價時存在的不足也比較明顯,即滿意值和不容許值很難客觀、科學地界定。如果滿意值及不容許值確定不準確則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改進的功效系數法更適用于評價指標明確且容易取得滿意值及不容許值的行業及領域等。
層次分析法于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運籌學家Thomas L.Saaty提出。該方法運用系統分層分析,將評價對象總體目標進行連續性分解,并通過兩兩比較確定各層子目標的權重,最后以最底層目標的組合權重定權,加權平均求出綜合指數,并根據綜合指數的大小來排序評定目標的實現情況。
層次分析法較好地避免了改進的功效系數法中存在的評價標準難以確定的問題,并且也避免了綜合財務評價方法中主觀賦權重的問題,使評價結果更為客觀。層次分析法將復雜的問題進行分解并進行綜合評價排序,很好地解決了復雜問題排序的難題,是一種很有效的、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綜合財務評價方法。
與此同時,該方法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在:首先,分解的子目標的層次數量要適中,如果層次過多會增大計算的工作量,降低該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次,該方法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而一致性檢驗是在一定概率范圍內進行的,構造的判斷矩陣不同得出的結果也會有差異,容易造成評價結果的不一致性。因此,層次分析法適用于總體目標不確定、分解的子目標層次數量適中,且要求評價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能緊密結合實際構造合適的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的情況。
子分析法以財務指標為基礎,從研究相關矩陣內部的依賴關系出發,根據相關性大小把變量分組,并在盡量減少信息丟失的前提下,從眾多指標中提取出少量的不相關指標,然后再根據方差貢獻率確定權重,進而計算出綜合得分的一種方法。
因子分析法最大的優點在于根據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大小來確定權重,避免了人為確定權重的主觀性,使評價結果唯一,結論較為客觀合理。而該方法的不足則體現在只是以單一的財務指標做評價的基礎,無法反映一些宏觀因素及一些特殊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影響,因子分析本身的工作量比較大,以整體進行分析,對基礎數據的準確度要求很高,分析中如果出現數據錯誤不容易發現。因此,在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綜合財務分析時,建議使用人員運用計算機軟件以提高分析效率及準確度,并結合其他評價方法,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及知名度等對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決定作用的無法量化因素納入財務評價體系,以更好地從不同角度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評價,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2]周利芬.企業綜合財務評價方法的比較[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3).
[3]劉召.基于AHP評標決策中的模糊綜合評判模型[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8).
[4]孫利榮.現代綜合評價理論的發展[J].中國統計,2009(6).
[5]鐘嘉鳴,等.粗糙集與層次分析法集成的綜合評價模型[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