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學 馬蓉
當今世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為社會的進步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民族地區社會經濟若要快速發展,與外界緊密接軌,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時期,民族地區的企業需要既掌握現代經營管理理論知識,熟悉商務運作方法和程序,又掌握先進信息技術方法、手段和技能的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
(1)青海省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6個民族自治州、7個民族自治縣,實行民族自治的地區占青海省總面積的98%。居住有漢、藏、回、蒙古、土、撒拉族等全國所有56個民族中的54個。少數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47.0%。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僅低于西藏和新疆,位列第3位。青海各高等院校是培養各民族人才的重要陣地,各族大學生是未來推動青海各民族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骨干力量,同時也對各少數民族安定、團結、和平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他們的政治思想、價值觀念正確與否,直接決定和制約著民族地區的社會主義建設,意識形態領域的落后會使其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2)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而一個地區發展與否,與經濟密不可分。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時代,想要快速發展經濟,就必須與時代接軌,不能讓差距越拉越大,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便成為當務之急。
(3)在民族地區發展經濟,要比其他地區面臨更多的困難,其中人才缺乏是最突出的問題。電子商務專業是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原本就稀缺,而經濟相對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引進更是困難,即便引進外面人才也對少數民族地區省情不了解,限制了利用電子商務幫助本省經濟最大化發展,所以民族地區高校有義務擔負培養有自身特色的、適應民族地區經濟市場需求的本土電子商務人才的重任。而一個地區高校的發展也離不開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只有使二者形成良好的互動態勢,才能使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得到持續和穩定的發展。
(4)民族地區較一線城市大型企業屈指可數,學生就業率低。培養具有本土特色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既可以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還可以提高學生就業率,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自主創業。民族地區高校擔負著針對民族地區的特色和現狀開展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重任。
(1)統一專業,卻未根據市場人才需求細分方向。青海省各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普遍建立較晚,雖制定了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但是并未實際結合少數民族地區實際市場需求,只是將相關專業相加而不是整合為一個整體專業,只是根據絕大多數院校所開課程和電子商務所需基本課程確定了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沒有制定出適合本土發展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造成與實際市場需求脫節,不利于學生就業。盲目跟風,會造成學生“說起來都懂,用起來都不精”的尷尬局面。
(2)缺乏復合型教師。有些院校將電子商務專業放在電子與信息工程系,這使該專業方向偏重于網站建設、維護以及安全的研究;有些院校將電子商務專業放在經濟學院,這使該專業方向偏重于金融,偏重于營銷,;也有院校將電子商務專業放在管理學院,這使該專業方向偏重于管理、客服等??墒遣徽摲旁谀膫€院系,這個專業的教師都是半路出家,受所學專業限制,很難將電子與商務真正的融合在一起。懂計算機技術的老師,不懂金融,懂金融的老師又對計算機技術知之甚少,這使得在學科交叉上有所欠缺,各教各的,只是將學科相加而不是融合。而且半路出家的教師擁有的只是理論知識,缺乏實戰經驗,這樣無法生動教學。
(3)缺乏實訓基地,缺少實戰經驗,導致就業困難。目前由于民族地區高校電子商務起步較晚,教師原本就缺乏實戰經驗,高校和社會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不能很好的深入到本地企業中做調研和實踐,導致學生學習完這門專業,實踐教學缺乏效果;資金投入不夠,模擬軟件的升級換代又不夠及時,造成企業中的真實操作和大學里的模擬軟件之間出現偏差,從而影響到了實踐教學的成效,導致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與社會實際需求人才有差距,影響就業出路。
(1)統一專業,根據市場人才需求定位方向。雖然說電子商務需要的是既掌握現代經營管理理論知識,熟悉商務運作方法和程序,又掌握先進信息技術方法、手段和技能的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專業的綜合性十分強。但是中國國情就是在高中就分文理科,學生對各學科也有所偏好,就此而言,一個學生不可能完成電子商務包含的所有學科,這樣就脫離了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實際狀況,導致大學生們學無所長,這并不符合當前我國企業對于電子商務人才專業性與實用性的要求。應發揮其優勢進行定位培養,即將電子商務專業中偏經濟類和電子類以及管理類設定為三個方向,從而滿足人才市場上用人單位對于電子商務人才的實際需求。應當科學地規劃課程體系,首先大一及大二第一學期設定一些必須的公共基礎課,這包括計算機專業、經濟學專業、管理專業等多個專業的相關基礎知識,這是作為全面了解和掌握電子商務專業所必需的課程,不論今后從事電子商務哪個層次的工作,這是必不可少的,而通過這一年的學習,使學生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明確自己今后會在什么崗位上就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體現出自身特色與核心競爭力。我國電子商務人才雖然稀缺,各高校也在大力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但是國內電子商務專業發展不夠健全,除了高素質的人才好就業,一般該專業學生就業率并不是很好。因此我們應該發揚本土優勢,制定出適合本土發展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當地省情的人才,使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和企業的用人需求之間不會產生相互脫節的現象。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制定培養方案之前,一定要做詳細的調研與分析,以特定的崗位設定方向,知道應當重點培養學生們的哪些技能才能讓其勝任電子商務方面的相應工作。既為社會培養了有用人才,也為學生就業創造機會。
(2)加大力度培養復合型專業教師,適當聘請企業有實戰經驗的優秀人才。如果想要招聘復合型專業教師是有些困難,但是可以加大力度培養復合型教師,除了單科進修,參加研討會,還可以選擇跨專業教師:例如青海大學就有電子商務專業教師本科專業為經濟,研究生專業為計算機,這種教師自己就可以很好地將這兩門專業融合,還有自己獨到之處。只是這種人才太少,需要大力培養;在本地區大型企業中找一些優秀的,有實戰電子商務經驗的人才,作為外聘教師,或者做一些經典講座,提高老師和學生對這門課的認知度,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還可以對本民族本地區企業的特殊需求有所了解。
(3)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和當地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首先,專業教師進入企業做詳細的調研,根據民族地區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真正需求,詳細劃分崗位需求,進行方向分類,模擬小型企業,要求學校前期加大資金投入,建立校內實訓基地,而且這個實訓基地要求該專業的學生大一進校就開始在適合自己的崗位實習,而且要使每位學生輪崗,得到實戰經驗,并且知道自己應該選什么方向,以后才可以發揮所長,利于就業;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鼓勵老師或者學生開自己的網店,得到更多的實戰經驗;讓老師與學生積極主動地與各企業緊密聯系,不但可以隨時了解企業需求,還可以讓學生有實戰經驗,或許在畢業的時候直接可以和企業簽約,以后也可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在電子與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經濟落后的民族地區發展電子商務是必行之道,民族地區電子商務人才稀缺,民族地區高校擔負著針對民族地區的特色和現狀開展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重任,要為本民族地區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雖然民族地區電子商務起步較晚,但是只要針對現狀積極應對,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培養具有本土特色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既可以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還可以提高學生就業率,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自主創業。
[1] 毛金蓮.電子商務人才現狀及發展研究[J].中國商貿,2013(7).
[2] 王慧.我國電子商務人才發展狀況分析與解決途徑研究[J].中國商貿,2013(6).
[3] 韓禎.電子商務中計算機網絡安全及對策[J].中國商貿,2012(12).
[4] 沈海忠.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瓶頸探究[J].中國商貿,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