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問題,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和重視。我們應該認識到: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素質教育不能與知識技能的傳授分離開來,而學生接受知識和掌握技能的能力與其良好個性的發展又有著重要的聯系,所以發展學生的個性很關鍵。然而,體育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只重視和強調學生的共性特征,總是重視群體而忽視個體,不注重個性的研究和發展,這樣就極大的束縛了學生積極性和創新性的充分發展,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現發表的文章大部分學者從學生的心理特征、潛能以及傳統教育觀念對學生個性的影響方面做了相應的研究,但是在學校教育環境及教師對學生個性的影響方面研究較少,下面我就從體育教學與學生個性發展的關系入手,對學生主要的活動場所——學校,以及起主導作用的教師這兩方面談一些看法。
為了全面了解體育教學與學生個性發展之間的關系及相互作用,采用文獻資料法對國內的資料進行查詢、整理。
運用定義法對個性的概念給出定義,并對文獻資料和相關書籍進行邏輯分析,在綜合分析歸納后得出結論。
教材內容需要改變,這并不是說要全盤否定大綱規定的內容,可以在原有的內容的基礎上刪減一些脫離實際的內容,增補一些生活性、趣味性、實用性的內容。例如:刪減像標槍、鐵餅等項目,增補網球、健身操、體育舞蹈等。這是一種觀念的轉變,同時也是一種嘗試。盡管我們各學校的師資水平不同,但只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為其考慮,就地取材也未嘗不可。各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一套教學內容,這是可以實現的。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的主題地位被重視起來,體育教育也以教材為中心向以學生需要為中心轉變。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就要因材施教,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做到區別對待、分層要求、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有的發展。因為各校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練習及布置上就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做到相互適應。
為了更好的評價一個學生,學校體育課的考核制度也應有所改變。現在的學校體育課的考核方法應該多元化,在選擇考核內容時要全面,當然首要的任務就是健康。為學生一個選擇的余地,考核方式上可選擇分組測驗方法,不固定考核項目。教師應將考試內容提前告知學生,讓學生提前的練習考試內容,學生在對自己所喜歡的體育教學內容練習的同時,沒有考試的壓力,這樣學生會玩的更加的專注和投入。
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必然將從屬型變成合作性,師生在教學中處于平等地位,學生能在自由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活動和鍛煉身體。老師的主導作用應該理解為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作用。教學不但是傳授,更重要的是激勵、喚醒和鼓舞。當前許多國家提倡主動體育即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促進學生主動的進行體育學習的一種體育指導思想,這樣做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會更加有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在體育教學中,部分學生存在著自我認識不足從而過低估計自己的能力的心理傾向。他們自覺身體素質或體育技能不如別人,對完成某一運動項目缺乏信心。但他們心靈深處也渴望成功并受到贊揚,這是潛藏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他們充分開發自身的潛力并及時發現和肯定細微的進步,激發他們積極進取的心理。在教學方法上應區別對待,可先做一些輔助練習,加強保護幫助,增強其適應能力。通過強化這些練習,不僅能增強其完成動作的力量和技巧,而且能促進自信心的發展,為完成難度較大的動作、項目打好基礎。所以,教師應該對其引導和幫助,使他們克服自卑心理,走出陰影,樹立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信心。
體育教學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滿足需求的條件。這就要求我們的學校摒棄那種舊的教學模式和觀念,提供給學生一個健康的、自由的發展環境;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引導、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陳中永.現代心理學[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4.
[2]張臘梅.淺談體育教學與學生個性的培養[J].科技創業月刊,2004,(S1).
[3]劉青黎.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