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華麗 劉晶晶(西安體育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8)
由于羽毛球的廣泛普及和發展,以及競爭的激烈增強,羽毛球運動需要的跑、跳、快速起動或急停,很容易導致各種運動損傷。運動損傷對于每個運動員來講,不僅直接影響到運動員水平的發揮,而且可能會縮短運動壽命。
本文通過對西安體育學院體育專業學生在羽毛球運動中出現的踝關節損傷情況進行調查,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以期在羽毛球運動的教學、訓練和比賽中對預防踝關節損傷有所幫助和啟發,為廣大愛好者提供參考依據。
研究對象:隨機抽取我院羽毛球隊學生68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40名,女生28名)。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有關羽毛球運動損傷的文獻資料,以及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研究領域的發展狀況,充實論文的論據;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內容,設計調查問卷,并對其進行信度、效度檢驗,然后對其發放與回收,以得到有效信息;訪問調查法:通過實地調查,向研究對象詢問一些相關問題,并做好記錄工作,以便對調查結果提供合理的論據;數理統計法:對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運用spss17.0和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并分析。
從調查的結果可見,羽毛球運動的損傷主要集中在踝、膝關節上,這與我們的前人對羽毛球運動損傷的調查結果相吻合。例如美國國家電子計算機創傷監測系統的調查報告,羽毛球運動創傷大多集中于這幾個部分:踝關節創傷(38.4%),手腕關節創傷(18%)。膝關節創傷(44.4%),肩關節部創傷(7.3%)。
(1)踝關節穩定性的分析。穩定性,是指距骨滑車在關節窩內的穩定性,當較寬的滑車前部嵌入關節窩時,踝關節較穩定;當較窄的滑車后部進入關節窩內,腳只能作輕微的側向運動,關節就不夠穩定。而在羽毛球運動中,由于球速快,活動范圍大,運動員幾乎要不停地在場地來回跑跳,才能打出多個回合,這也就需要運動員的下肢力量比較好才能完成。而腳是主要的受力點,踝關節在其中起著不可小視的作用,因此,它的穩定性非常重要。
(2)踝關節損傷的性質分析。從調查的結果可知,踝關節損傷主要集中在外側副韌帶的扭傷,主要是踝關節的內翻造成的,足內翻的時候,由于外側副韌帶受力過大,過急,導致撕裂、拉傷。而突然外翻則會使內側副韌帶受傷,例如落地時姿勢不正確,身體重心不穩,使踝關節突然外翻,從而損傷內側副韌帶。
(1)羽毛球運動中的損傷,主要以踝、膝關節損傷為主;在訓練中教練員和運動員應對膝、踝關節的損傷引起足夠的重視,盡可能的避免和減少損傷的發生。
(2)在踝關節損傷中,踝關節主要以外側副韌帶損傷為主,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加強對踝關節的柔韌訓練,并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
(3)在羽毛球運動中之所以踝關節容易受傷,主要是因為準備活動不充分和技術動作不規范;其次,主要是因為踝關節力量差和身體疲勞造成的。
(1)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在身體疲勞或已經帶有傷病,應該停止運動,等身體狀況恢復后再進行運動。運動過后,要進行一些放松練習,加快運動后疲勞恢復。
(2)掌握規范的技術動作,請專業的羽毛球教練指導或閱讀一些相關書籍,了解和掌握好正確的動作要領,可以有效預防踝關節損傷。
(3)做好羽毛球運動損傷的預防工作,平時注意運動損傷知識的積累。發生運動損傷后不能認為無所謂而繼續打球,以免造成重復或多次損傷。
(4)加強對踝關節的鍛煉,主要加強踝關節周圍的韌帶的力量、柔韌性和彈性的鍛煉。在平時的訓練中采用不同的方法鍛煉踝關節,如:繞踝運動,負重提踵練習,跳繩,腳尖走等。
(5)運動時選擇好的場地,并在打球時隨時注意場地上是否有外來物,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傷,發生運動損傷后不能輕視,應及時采取救治措施,減輕運動損傷的程度。
[1]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2]翁林.高校羽毛球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3).
[3]謝利民,魏敏民.踝關節內翻不穩定的國外進展[J].中國骨傷,1996,(1).
[4]傅維杰.羽毛球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的生物力學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