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文蓮(北京體育大學思政部 北京 100084)
關于體育的起源有兩種觀點,即體育起源古代說、體育起源近代說。前者認為體育起源于古希臘羅馬時代,認為體育起源于古希臘青年對于身體教育的各種方式之和。而后者則認為體育的產生、發展是與現代工業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的,體育運動起源于19世紀的英格蘭。
爭論一:經濟基礎
如果我們只是從表面上來看,西方體育起源說的爭論僅僅是時代和區域的不同,古代說認為是古希臘羅馬時代,而近代說認為是近代歐洲特別是英國。如果我們從深層次來看,我們就不得不考慮體育起源的經濟條件、政治條件、文化條件。在古希臘羅馬時代是奴隸制度下農耕社會,人在奴隸的情況下;而近代英國階段是處于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工業文明社會,二者在社會結構上有很大的區別。
經濟基礎的不同,體育活動要承擔特定的經濟角色,也直接卷入政治領域,因此無疑應該把體育的起源置于政治、經濟中來考察。馬克思認為,可變資本自身獨特的循環功能是創造剩余價值的唯一源泉,勞動者參與勞動的唯一載體就是身體。身體不僅僅是勞動者創造財富的源泉,也是勞動者享受個人自我和身份認同的物質載體。在不同的經濟基礎的情況下,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勞動者參與體育運動是勞動者在閑暇時間消磨時間、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這種體育起源,雖然是奴隸制度下的產物,但是參與者所獲得的意義是一樣的。體育具有超越社會形態和倫理局限的作用。體育應該是超越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局限的一種人對于身體的一種認同方式。
也就是說,體育的起源應該不僅僅是歐洲政治議會化的結果,更不可能是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產物,體育的起源應該來源于人們對閑暇時間的一種消磨方式。不可否定,古代的體育方式主要體現在搏擊運動、戰爭需要等暴力運動方面,而現代的體育方式則多是注重儀式、規則、公平、參與等多方面的規范,古代的體育方式和現代體育方式相比較而言,確實略顯不足,但是,我們只能說,體育的方式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而不斷的完善和發展,而不可否定體育起源。
爭論二、群眾基礎
人類在創造自己的身體實踐的過程中,也共同創造了體育。在體育起源古代說與體育起源近代說中,對于人創造體育這一觀點是認同的,但是對于誰創造體育、什么時候創造體育確是有爭議的。古典時代說認為,體育活動是個體的,個體打發閑暇的時間屬于體育;而近代說認為,體育是個體之間一種職業分化。歸更到底,是要說清楚,體育是閑暇的消磨時光,還是個體工作的需要。體育是職業人士的體育,還是普通大眾的體育。現代說把消磨時光的體育歸結為游戲,而不是體育,認為只有形成固定的體育協會才是真正意義的體育的開端。
其實,在體育運動中,優秀的個體不斷的用體育技能、技巧裝備自己,在人生、社會和歷史的舞臺上盡情的表現自己,使得人類能夠打破時空,在受到諸多限制的乏味人生中,尤其在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奴隸社會,人們通過千姿百態的獨立方式不段的展示自己身體的魅力。當然,不僅僅是古希臘,在我國的先秦、春秋戰國時代亦是如此。而且,隨著體育的不斷深入人心,特別是隨著工業化文明的繁榮,平民出身的優秀體育人物層出不窮,以自己的身體的魅力和智慧也能傲視權貴。
其實,我們看出,體育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觀念。由于不同的體育起源問題都具有一定的個人色彩,對于體育的實用性問題也存在是個體還是社會的問題,古希臘體育起源觀念認為體育具有個性化的色彩,而近代體育起源說認為體育社團具有更多的職業性。因此古代、近代起源說對體育的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奠定了體育起源的兩種不同的基礎和迥異的風格。體育和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體育對文化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反之亦然。維特根斯坦指出:“文化是一種習慣,或至少是一種先前規定的習慣”文化經過發展,形成一定的模式,就需要按照這個模式繼續循環、運轉,從而形成習慣,體育亦如此。不管是古希臘羅馬時代的體育運動,還是近代歐洲英國的體育運動,參與者的理念和模式不僅在當時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也可以作為體育的起源,對體育的發展模式、發展理念貢獻極大,所導致的慣性也延綿至今。
當然,體育起源不能簡單的從體育的時代來劃分,而應該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對體育的社會性、歷史性進行逐一分析,從體育的性質來分析體育的起源問題也有很多種:包括“勞動起源說”、“生存起源說”、“需要起源說”、“宗教起源說”、“戰爭起源說”等。
以上表明,不論是古希臘羅馬時代古代起源說還是近代歐洲特別是英國起源說都與經濟基礎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參與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體育的生命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促進人的身心發展。體育不應該是某一些個體的享用,應該是對社會每一個人的享用。體育服務于我們的身體,每一個人都要有積極的參與意識,這樣才能實現體育促進人的身心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