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足球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到足球教學的效果。培養大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要求教師教學手段、內容、方法具有一定的創新。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上好足球課。
足球運動對場地和隊員要求相對較低,運動量可大可小,是職業院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同時也高校實現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良好選擇。因此在高職學校中受歡迎度較高,據有關人士對高職學校學生對各項球類運動調查顯示。喜歡足球的學生占多數,在學校開展足球課,一方面可以促進機體的代謝,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發育;另一方面,開展足球運動可以使釋放心情,減少學生的學習和就業壓力。可見,適當增加學生的課外運動量,對于其身體發育和心理成長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足球運動參與人數可多可少,主要是學生集體和團結意識的培養走向社會后可以成為有效的交際介質。
職業院校學生處于青少年階段,對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足球教學過程中選擇較為適合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對足球的喜愛。該階段的學生心理活動較為復雜,思維跳躍性較強。注意周圍變化的同時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欲。教師如果合理的科學引導可以促進學生的興趣取向。
學生對足球有所認識,但是多數職業院校學生自身身體素質和體育專業有一定差距。學期開始第一堂課的教學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實現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關心的足球知識,尤其是書本以外的知識要詳細講解,理論聯系實際滿足學生在心里上的知識需求,改變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力求收到生動活潑的效果。較為有力的實驗效果為在足球教學視頻的播放過程中幫助學生分解教學動作,讓學生深刻理解技術動作的實效性。學生往往執著于自己喜歡的技術動作,精湛的球藝,巧妙的配合所吸引,并產生躍躍欲試的心情。這無異于學生主體地位的良好實現。
教學手段的良好運用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學過程中應當脫離書本知識的枯燥教學,教師應當突出體育課程的靈活性,借用圖片和較為夸張的錯誤動作模仿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相關案例,課堂上增加一些關于足球的趣聞趣事。結合足球時事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分層教學法的良好應用能夠吸引學生學習。
每個學生的自身條件和學習層次不一樣,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避免不同層次的學生統一教學。尤其是足球教學過程中女生相對學習動力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堅持以身體健康和學生的運動參與為體育課程的目標,以學生掌握基礎足球動作為主。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技術相對薄弱的同學應當給予更多的教學時間,讓學生了解教師對學生的關懷,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技術動作教學,可以事半功倍。職業院校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理解應當是基于身體健康的層面,而不是脫離自身發展需要的教學任務完成為基準。因此,在教學時應該區別對待,分層次教學。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應當提高教學難度,嚴格要求其動作質量,形成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長期如是教學,學生對足球的認識會更加深刻,為實現終身體育意識而自我形成。
職業院校學生就學習而言,體育學習時間相對較少,教學評價方式應當以過程評價為主要依據,相對減弱終結性評價現象的發生。足球運動需要在跑動過程中完成,教將課堂教學分解成為若干部分,在教學計劃中實現技術動作和知識體系為主。突出學生體育鍛煉實用性。為了實現過程性評價在職業院校的科學落實,建議體育教師設立的每個教學階段結束后進行相應的技術或者理論知識層面的評價。這種評價是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足球技術動作的進步幅度和課堂出勤次數以及學生原有技術水平等等方面進行評價。較為明顯的實驗教學方式為通過比賽教學實現學生技術和比賽知識的掌握。
足球課程教學在職業院校中較為普遍,但是多數體育教師忽略了學校本身特點。職業院校中有著較多的實驗用具和機械工具,如何憑借這些物質條件和場地特點進行足球課程的合理化遷移是體育教師應當考慮的主要教學改革課題。足球比賽的合理化遷移可以包括根據場地情況設置比賽規則,而并不是局限于現有的正規比賽規則。同樣學生對足球運動的開展,可以結合橄欖球的方式進行,只要是在安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根據自身學校特點進行足球課程的優化,結合學生體育鍛煉需要,均可實現足球課程興趣的培養。
足球運動是一項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培養個人意志品質的運動。在教學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他們的行為習慣,針對性地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濃厚的足球興趣,也使得學生輕松的掌握足球運動的技法。
[1]胡濟群.高校足球課新模式的思考與建議[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7,(3).
[2]王海鈞.淺析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J].才智,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