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校方而言,過于注重升學率而偏向語數外等文化課程的教學實施,從而忽視體育教學,致使體育教學課時縮短,并得不到應有的人力物力支持,使體育教學無法按照規定正常的實施改革,讓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體育鍛煉。
從學生而言,自身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意識的缺少。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主觀的認為體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科目,既沒有考試的需要,又沒有實踐的意義。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青少年很多都是溫室里的花朵,缺乏對于在體育中遇到困難而戰勝的決心和意志,更缺乏吃苦難勞和恒心。
從體育教師自身而言,這也是整個體育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是組織者,更是促進者。所以體育教師的素質對學生的發展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而傳統體育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更注重的是理論知識的傳授,從而忽略了體育真正的意義是以身體的活動為途徑的來強健學生體魄。這種注重知識的傳播而忽視實踐的做法,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如果本身的文化素質和教育觀念不及時更新,與社會脫軌,就會造成體育教學的重大失誤。
有些老師總認為自己有了多年的經驗足以對付教學任務,其實不然,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承者,要隨著知識的進步來不斷充實自己,因而對老師的專業水平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名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擁有一桶水。那么在新的形勢下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具備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的觀念。新形勢下的教師不僅要擁有專業的體育理論和實踐知識,并且要擁有良好的師德,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等優良的品質。而體育教師除此之外,更是要擁有強壯的體魄、堅韌的意志品質,從而教導出教育對象堅強的性格和良好的身體素質,以及博大的胸襟。
傳統的體育教學只是注重對體育項目技能的學習,只是強調一個學習的結果,而忽視了學生體魄的培養。現代的教育應該著重培養青少年健康的體魄。因此體育教學不再僅僅是簡單的為了教會學生學習動作技能,而是讓學生鍛煉出健康的身體,學會正確鍛煉身體的方法,并且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他們愛上體育,這樣有助于他們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生活觀。
首先從教學內容上說,現代的體育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全方面發展的人才,所以針對內容上改變過于偏重書本知識、單一的現狀,我們應該創造豐富多樣的教學的內容,這不僅是單純的理論知識或者是動作技能的學習就能夠做到的。教師要做的是先了解學生的興趣和經驗,才能精選適合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并且可以在理論和技能兼并的同時發展趣味的體育活動,例如羽毛球、健身舞蹈、爬山等,使學生在學習興趣上達到遷移,以致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正確價值觀,達到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所期望的目標。其次從教學方法上說,改變學生過于機械訓練、接受學習的現狀。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氣氛和教學質量。而不是只管自己教什么,不理會學生“學”的情況。要鼓勵和帶動學生樂意動起來,時刻關注學生的活動能力,積極培養他們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因材施教,在保證大部分同學教學質量的同時既要兼顧接受能力好的學生也要兼顧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最后在評價教學的過程中改變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功能。
第一,體育與健康結合發展。體育教學是以增強學生體質,強健身心為主要目的,那么在新形勢下中學體育教學應以體育和健康緊緊結合為主要思路來實施。中學時代是青少年身心發育的至關重要的時期,作為一名中學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注重學生身體的鍛煉,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生活的觀念,還要積極糾正他們不良的行為坐姿。
第二,體育與素質教育結合,培養學生的人格,形成良好正確的品格和人生價值觀。中學時代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過程,而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所帶來的精神對青少年的熏陶,影響著他們品格的形成。例如體育能培養學生堅韌、正直的性格和頑強的毅力等,從而使學生達到群方面的發展。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我們還要緊緊抓牢學生優良品質的培養。
以強健學生體魄、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和樹立學生優良的意志品格為主要目標,在改進傳統體育教學的弊端和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彌補的同時不斷創新體育教學理念。體育教師不僅要向專業化發展,更要向復合型和創造化發展,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等都要符合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從而使教學效果更佳突出,為社會培養更多全方面的人才。
[1]傅麗娟.中學體育教育課程教學模式創新芻議[J].群文天地,2012,(22).
[2]賀立峰.論中學體育課堂的創新性教學[J].成功(教育),2012,(10).
[3]來雪峰.中學體育教學如何才能做到創新[J].經營管理者,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