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敏,張 潔,徐國華,王 歡
(昌吉衛生學校,新疆 昌吉 831100)
中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具有較強的職業適用性,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完成實踐訓練,畢業后能勝任專業崗位工作,成為有知識、會溝通、能做事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因此,我校非常重視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在管理方面,除加強培養實驗教師的管理能力外,還要求學生參與到實訓室管理工作中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管理能力。現將我校婦產科護理實訓室建設及管理經驗總結如下。
(1)仿真原則。婦產科模擬病房盡可能貼近臨床護理工作一線,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護理職業環境中進行操作訓練,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2)產學研相結合原則。學校的實訓室建設工作應與臨床和社區共同完成。教師定期到校外實習醫院進修和進行教學研究,真正做到護理教育與護理臨床崗位相結合,實現實訓、教學一體化。
(3)實用性原則。充分利用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地節約資金,使實訓室先進的設備適合課堂教學,實訓教學方式更貼近醫院實際。
(4)網絡化原則。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網絡收集一些案例、動畫、視頻等,不斷豐富實訓教學資源。
實訓室的環境、設備對操作技能訓練質量有重要影響。實訓教學是培養護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我校近年來重點投資建設校內婦產科護理實訓室,使其具備先進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為護生操作技能訓練提供良好環境。
(1)建立模擬病房式婦產科護理實訓室。實訓室設有模擬分娩室、模擬母嬰同室、模擬婦產科檢查室,配有胚胎發育模型、婦產科檢查模型、高級分娩模擬人、多媒體教學系統及多媒體觸摸屏等設備。
(2)儀器設備是實訓教學的重要條件,也是學校實訓教學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實訓室建設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提供自學和相互學習的機會。教師在操作技能教學中應用模型、多媒體等設備,使護理操作更具直觀性,讓學生在操作中有目的地掌握要點,提高操作的準確性,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良好的實訓室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向上的學風。模擬病房能使學生盡早感受到醫院病區工作環境,在模擬病房進行操作技能訓練,可使操作更真實。同時,實訓室環境建設必須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安全方便、溫馨舒適的原則,例如,模擬分娩室及模擬母嬰同室的床單等可采用乳白色調,窗簾和隔斷簾可用淡淡的藍色,墻上掛有精美的、貼近生活的掛圖等。這種溫馨雅致的氛圍會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
(4)實訓室物品在管理上做到定數量、定品種、定位置、專人負責,做到課前、課后及階段檢查,確保物品數量齊全。學生在模擬病房進行操作技能訓練時,著裝要整齊,操作中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時,“護士”要體現出對“病人”的關心、體貼,為“病人”提供周到、人性化、全方位的護理服務。
學校定期、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去教學醫院進修。2010年暑假派教師到上海醫高專學習,將臨床的新知識、新技術及時充實到實訓教學中,提高了實驗教師的實踐能力,加強了教師隊伍的“雙師”素質培養,實現了理實一體化教學。
校內婦產科護理實訓室是助產、護理專業在校生婦產科操作技能培訓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學生體會實際工作情境的場所。在實訓室管理中,為充分體現“以學生管理為中心”的特色,培養學生“實訓室是我家”的管理理念,成立了學生管理小組(由10名學生組成,每天兩名學生值班)。安排學生自主管理,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縮短了校內教學與崗位實踐的差距,使學生獲得工作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切實做到“校內實訓崗位化”。具體做法如下:
(1)為便于物品準備與管理,配備物品準備指導手冊一本,學生按手冊準備與管理物品,每個操作臺旁準備一本物品交接本。
(2)實訓室開放由護理、助產兩個專業的學生負責管理(包括準備、指導、清點、檢查等),教師督導。
(3)凡值班的學生,務必于17∶50 到實訓室報到,著裝整齊(護士服),與教師交接物品,指導學生練習。
(4)值班學生需提前復習本周所學操作內容,除熟練準備物品外,在實訓室開放時還要和其他學生共同練習,必要時給其他學生以指導。
(5)每天練習結束時,由帶教教師和當天值班的學生一起清點物品后方可離開。
總之,婦產科護理實訓室是進行婦產科護理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辦好護理專業的基本條件。實訓教學涉及的環節眾多,需統籌規劃、系統管理,才能保障其正常進行。通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校實現了實訓教學資源共享,豐富了實訓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實訓課開出率達100%,學生對實訓課的滿意率也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