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娜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會計與財務學院,上海 201620)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黨員所處的環境和條件有了很大的不同。在這種新形勢下,做好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工作,光憑經驗或以往的辦法已經不夠,必須在改進中加強,在務求實效上多下工夫。筆者擬就高校構建大學生黨員教育機制進行初步探討。
2009年以來,“90后”逐漸成為大學的主體。筆者最近三年對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會計與財務院學生的調查顯示,參加校院兩級黨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學生異常踴躍。三年來,該學院每年參加初級黨校的人數在600人以上,參加校級黨校的人數在200人以上。至今累計參加學院初級黨校培訓并結業的學員2365人,占全院學生的70.7%。參加校級黨校培訓并結業的學員632人,占全院學生的18.9%。調查顯示,“90后”大學生有強烈的入黨意愿,入黨動機基本正確。在入黨意愿方面,70%的同學入黨意愿強烈,只有不到10%的同學不愿入黨;入黨動機方面,72.8%的同學入黨動機正確,其中20.6%的人是受父輩或祖輩影響而“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56.8%的人是為了“進一步發展自己,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只有11.2%的同學表示入黨是“完全為了好就業”。
首先,本次調查中,“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應體現在哪些方面”的問題上,同學們認可度最高的是“主動積極地為同學、班級服務”,其次是“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熟悉國家和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再次是“學習成績好、工作能力強。”可見,學生黨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還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不僅要在學習上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更要幫助同學共同進步。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展黨員時往往將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而忽略其他方面的考評。這與學生對黨員的要求、對黨員先進性的理解也是不太一致的??梢?,主流學生是好的,能夠嚴格要求自己,達到黨組織的要求。
黨員教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教育過程,包括入黨申請書遞交前的啟蒙教育、申請后的學院初級黨校教育,發展前的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發展中的培養考察和學校高級黨校教育及發展后的預備考察期教育、黨員轉正后的繼續教育六個環節。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重視前四個環節而忽略后兩個環節。在入黨前學生黨支部會對積極向黨組織的學生嚴格要求,要求他們在德育、智育在有較好表現,使得他們在學生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但入黨后學生黨支部放松了對他們的要求,將重心轉移到其他準備發展入黨的學生身上,而新黨員對自身放松要求,導致他們不能持續很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因此,學校應加強學生入黨后的預備考察期教育和黨員轉正后的繼續教育,不能黨員審批會開完,就對學生黨員放任自流,僅停留在按季度遞交思想匯報的層面,而應體現在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實際工作等各方面。
當前,學生黨支部活動基本規范、制度健全,支部書記大多由輔導員擔任,能較好地發揮組織作用,堅持每月召開民主生活會,使支部工作成為長期的一貫性的自覺行為。但支部活動在形式上存在著單一陳舊,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教育內容停留在學文件、讀報紙、開審批會,缺乏深層次、有內涵的教育的問題。本次調查顯示,更有很多學生們只知團日活動而不知有支部活動。
在新的形勢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外在環境看,社會大量涌入的外來思想文化、急劇轉型的社會環境、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等,對學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產生深刻的影響,對一些黨員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些都會使黨員教育工作增加難度。
目前高校黨員教育主要依托學校高級黨校的平臺,通過上黨課的形式對預備黨員進行教育。黨員教育的師資往往是臨時受邀的思政教師、輔導員、校外專家,隊伍缺乏相對穩定性,往往是誰有空誰來上黨課,無法做到認真備課,來上課的老師教案幾年不變,缺乏吸引力,學生們也就人在曹營心在漢,黨校教育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如對黨員的教育內容比較單一,不能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知識的教育較好地結合起來;教育內容比較陳舊老化,難以生動活潑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回答學生黨員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理論難點問題或實踐熱點問題;教育內容比較枯燥,缺乏吸引力和說服力。
黨校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健全的管理資源及相對有效的教學手段,是廣大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培養理論素養的課堂、鍛煉意志的熔爐。經過多年實踐,上海立信會計學院逐步構建起“三級培訓”的模式。第一級是由黨小組或者團支部舉辦的黨章學習的初級黨校,旨在對廣大學生進行黨章知識的啟蒙和普及,啟發他們“進了大學的門,爭做黨的人”。第二級培訓是由二級學院黨委舉辦的中級黨校,即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主要是請思政教師、資深黨務工作者上黨課,講授如何端正入黨動機、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及黨的發展歷史,組織廣大學員展開小組討論,引導他們“未進黨的門,先做黨的人”。第三級培訓是由學校黨委舉辦的高級黨校,分為發展對象培訓班和預備黨員培訓班,主要是請校內外專家講授當前的形勢政策、黨史國情,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引導他們“進了黨的門,做好黨的人”。
多年的實踐證明,“三級培訓”的漸進式培養教育模式是符合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變化規律的,在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進步成長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工作實踐中,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各級黨校嚴格管理,規范考勤制度、補課制度、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確保了黨校的質量。同時為了保證黨校的教學質量,學校建立起相對穩定的黨員教育師資隊伍。組建了由教學評價好的思政教師、資深輔導員、黨務工作者、退休老教師等構成的黨校教師隊伍,采取集體備課、定期交流的方式,加強隊伍管理。
1.黨建工作進社區
近年來,隨著各地大學城的興起,高校的教學區和生活區分離開來,學生宿舍形成相對成熟的社區,學生除了上課、自修外,大部分時間是在學生社區里度過的。因此,黨建工作進社區,就是要把握好新的陣地,做好黨員的教育工作。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在學生社區成立“紅色驛站”,旨在組織社區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開展黨的實踐活動,宣傳黨的理論、路線和政策。安排學生黨員輪流值班,為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提供服務。紅色驛站自2009年成立以來,已成功開展了“圖書漂流”活動,“黨在我心中”演講比賽、“紀念一二·九”歌詠比賽等大型活動,通過活動,分散的同學集中起來,陌生的同學熟悉起來,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2.黨建工作進社團
高校有很多學生自發組建的社團,極大豐富了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把握了社團這個陣地,就能更好地引導學生。
(1)是選派“黨建指導員”。學院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和鄧小平理論研究會是以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主組成的社團,我們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加強對研究會活動的指導把關,充分運用研究會這個載體,重點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的培養和考察,發揮好“初級黨?!钡淖饔?。
(2)是建立臨時黨支部。學院財務案例分析社團是專業社團,吸引眾多優秀學生,是培養未來高層次人才的搖籃。我們及時在協會中建立臨時黨小組,把黨員組織起來,團結凝聚更多的優秀大學生向黨組織靠攏。臨時黨支部已經成為社團的核心力量。
(3)是建立黨支部聯系社團黨員、黨員在社團中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學院社會實踐部是一支活躍在社區、學校、街道和企業的學生志愿者社團,是大學生一個重要的實踐和鍛煉平臺。我們要有意識地以黨員骨干為核心組建社團,指定一個支部聯系社團中的黨員,發揮黨員學生在社團中的骨干帶頭作用。
3.黨建工作進課堂
針對學校專業教師對學生不熟悉、課堂遲到早退現象屢禁不止,采取以下措施。
(1)在教師考勤表上明示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名單,使任課老師更好地了解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日常表現,便于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全面考察,讓專業教師參與到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發展及黨員的教育工作中。
(2)學院成立由高年級黨員組建的學風觀測站。定期到課堂記錄課堂出勤情況,并將課堂出勤率和學校獎學金掛鉤,有效增強學生的黨員意識,加強學風建設。
4.黨建進網絡
我們院黨委以大學生在線為平臺,加強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逐步做好各學生支部建立自己的支部博客。一是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傳播,形成共建共贏的精神家園。二是利用網絡優勢,開展各項政治學習、專業學習活動,并以這些活動帶動學習風氣,培養學習氛圍。三是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從而提高自身修養,培養學習能力,將支部建設成為學習型支部。
為突破大學生黨支部活動內容單一的傳統形式,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建的工作內涵,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會計與財務學院黨委2009年初制定《會計與財務學院黨支部活動項目化管理辦法》,對全院大學生黨支部活動實行項目化管理,開展大學生黨支部活動項目化建設,即通過科研立項的形式,對大學生黨員的實踐活動進行管理,力求在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內容及方法上取得突破和創新。
[1]彭守志.關于建立健全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的思考[J].求實,2005(10).
[2]曹問,鄭敏芝.學生黨員教育理的長效機制探索[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