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紅
(貴州黔東南中西醫結合醫院 貴州 黔東南 556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稱腰痹,是因椎間盤退變、破裂、后凸、壓迫脊髓或神經而出現的綜合癥[1],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主要癥狀為腰痛及一側或雙側下肢痛及感覺異常。退變和外傷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長期體力勞動者發病率高,多發生于20歲以上的青壯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業余文化生活的豐富,人類壽命的延長,近年來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青少年尤為明顯,病因多為有不同程度的外傷史。如長期反復發作則易至慢性病變,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我院自2008年以來,針對康復期腰椎病患者的這一現象,采用了我院采用中西藥治療、電動骨盆牽引、推拿、針灸等方法綜合治療以及對癥等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療護理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本組385例患者中,男184例,女201例,年齡18-68歲,平均43.6歲。病程15天-13年,平均2.3年。病因:慢性腰痛史者116例(43.8%);外傷及腰扭傷史者91例(34.3%);其它病因者58例(21.9%)。
2.1 一般護理
2.1.1 、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是整個護理的關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由于病程長,病情易反復,需臥床休息。重癥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住院治療時,由于環境改變,角色轉換,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并且多數患者對疾病沒有正確的認識。護士應態度和藹,熱情細心,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講解本病的發展過程,疼痛規律,發病機理,指導患者聽輕松愉快的音樂,閱讀一些內容積極向上的書籍,以轉移注意力,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也可適當配合使用止痛藥物,多與患者交流,列舉同種病例,宣傳療效,鼓舞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以盡快康復。腰椎間盤突出癥無論是非手術還是手術治療,其癥狀改善都要一定時間,故應做好心理護理,使病人耐心接受治療。
2.1.2 臥床期間做好生活護理,防止發生褥瘡,q2h翻身,骨隆突出用棉墊,氣圈,橡膠墊減壓。
2.1.3 推拿護理:推拿具有活血化瘀、舒經活絡,整復腰椎間畸形的功效,達到使髓核復位,松解神經根受壓的目的,推拿前應做好患者解釋工作,術者洗手,修剪指甲。推拿時,根據病情,為患者取舒適體位,注意患者反應,當患者不能耐受推拿時,應立即停止操作,休息并作相應的處理。推拿結束后,用合適的腰圍固定腰部,平臥硬板床。告知患者推拿后2-3天腰痛有加重的反應,逐漸腰痛癥狀減輕 以防解釋不到位,患者對治療產生疑慮、影響療效。腰椎間盤突出中央型患者不宜推拿治療。
2.1.4 電動骨盆牽引護理:骨盆牽引能降低椎間盤壓力,促使突出物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擠壓,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實施牽引前要向患者解釋牽引的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牽引時要保持牽引裝置有效,患者取平臥位,根據病情,固定牽引帶于合適的位置,松緊適度;脅肋部不能過緊,以免影響患者呼吸,腰部要緊,牽引時不置于下滑。遵醫囑調節牽引力,(一般為20-40Kg),牽引時間(一般0.5-1小時為宜),為減少牽引帶對皮膚的直接壓迫,可以用大毛巾包裹骨盆,預防局部皮膚擦傷。患者在進食后不宜立即牽引,以免影響消化吸收,造成不適。牽引結束后,應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久坐,以減少自身體重對椎間盤的壓力,促進修復。
2.1.5 遵醫囑按時堅持用藥,做康復治療。
2.2 對癥護理
2.2.1 急性發作期臥床3周,需臥硬板床,包括床上大小便,3個月不作彎腰持物動作。
2.2.2 保守療法患者需要保持牽引正常姿勢,不可隨意放松牽引,以免失去療效,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腰托,帶上或脫下腰托時都應平臥。
2.2.3 觀察牽引處皮膚的張力、顏色、溫度及病人主訴。
2.2.4 對于生活不能自理者,每天應協助刷牙、洗臉、送水、喂飯等。
2.2.5 治療配合:七葉皂苷鈉對血管刺激性大,輸液速度宜慢,20%甘露醇主要用于減輕局部水腫,靜滴時宜快,最好在30分鐘內輸完,進行六合理療時應注意避開局部穿刺部位。
2.2.6 給患者進行熱敷,應注意保護熱敷處皮膚,防止燙傷[3]。用棉布縫制成20×25cm大小的藥包,使用前將藥包浸沒在水中,半個小時后撈出,將水滴盡,用塑料袋封裝,放入微波爐內高火5分鐘后取出,打開塑料袋口,用藥包蒸汽薰蒸局部,待中藥包溫度下降能接近皮膚,再行局部熱敷治療。每天兩次,每次使用藥包前,在藥包上噴灑20-30ml水,浸濕藥包再放入微波爐內高火5分鐘使用。
2.2.7 恢復期可下床走動,但不宜劇裂運動,避免作彎腰動作。用髖膝關節彎曲下蹲,腰背伸直拾地上的物品。
2.2.8 臥床期間堅持呼吸及四肢,腰背肌肉鍛煉,預防肌肉萎縮,增強脊柱穩定性,逐步練習直腿抬高,防止神經根粘連。
3.1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是因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的破裂后髓核向后方突出致使相鄰組織遭受刺激或壓迫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雖經各種治療,癥狀暫時好轉而轉入康復期,這一時期往往容易被忽視而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因而復發率較高,如長期反復發作則易至慢性病變,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2]。
3.2 急性期:由于突出的椎間盤對神經根特別是背根神經節的壓迫和炎癥物質的刺激,患者根性疼痛明顯,體征典型,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緩解期:當炎癥物質消退,壓迫得予減輕,根性疼痛明顯緩解,體征得到改善,患者已能適當行走。恢復期:當炎癥物質消失,壓迫得予解除(仍存在),根性疼痛消失,腰椎生理功能恢復正常或代償狀態,仍殘留腰腿部軟組織輕微疼痛,但已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
3.3 嚴格掌握輸液速度,掌握六合理療的操作,給病人中藥包熱敷時,避免燙傷病人。
[1] 馬柏英.護士進修雜志.腰椎間突出患者圍手術期的健康教育.2008年8月.P1504-1505
[2] 馮天有.中西醫結合治療軟組織損傷.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三版.2007.P107-109
[3] 《頸肩痛雜志》.康復期腰椎間盤突出癥580例療效觀察.2006年第27卷第二期.P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