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道彩
(安徽省明光市蘇巷衛生院 安徽 明光 239453)
目前,氣管切開有4種方法:氣管切開術;經皮氣管切開術;環甲膜切開術;微創氣管切開術(minitracheotomy)。
氣管切開的適應癥主要有:喉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預防性氣管切開、取氣管異物、頸部外傷伴有咽喉或氣管、頸段食管損傷等。下面以喉阻塞和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做具體探討。
1.1 喉阻塞:由喉部炎癥、腫瘤、外傷、異物等引起的嚴重喉阻塞,呼吸困難較明顯,而病因又不能很快解除時,應及時行氣管切開術。喉鄰近組織的病變,使咽腔、喉腔變窄發生呼吸困難者,根據具體情況亦可考慮氣管切開術。
1.2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為了吸痰,保持氣道通暢,可考慮氣管切開,如重度顱腦損傷,呼吸道燒傷嚴重胸部外傷,顱腦腫瘤,昏迷,神經系病變等。上述疾病時,由于咳嗽反射消失或因疼痛而不愿咳嗽,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妨礙肺泡氣體交換,使血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氣管切開后,吸凈分泌物,改善了肺泡之氣體交換。同時,術后吸入的空氣不再經過咽、喉部,減少了呼吸道死腔,改善了肺部氣體交換,也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復。此外,氣管切開后也為使用人工輔助器提供了方便。
2.1 氣流經過了鼻腔通過捷徑入氣管,對空氣不能加溫、濕化、濾過,故應保證室溫21度,濕度大于70%,氣管外套管外口蓋兩層濕紗布。體位:常規平臥,使頸部舒展,以利于呼吸、吸痰。氣管切開后呼吸道排水增加500ml,注意補充。氣管與套管管理:保持內套管通暢,是術后護理的關鍵。取出內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轉開管上開關后取出,以防將氣管套管全部拔出。吸痰:昏迷病人保證呼吸道無分泌物,清醒病人鼓勵自行咯痰。正確吸痰:首先要掌握好恰當的吸痰時機,一般是在床旁聽到病人咽部有痰鳴音,病人出現咳嗽或呼吸機氣道壓力升高報警;發現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等情況時給予吸痰;先將吸痰管插入氣道超過內套管1-2cm,再開啟吸痰副壓(成人150mmHg-200mmHg)左右旋轉,邊退邊吸切忌在同一部位長時間反復損插式吸痰,每次吸引不超過15秒吸不盡時分多次吸,連續吸痰不得超過7次,每次吸痰之前做呼吸道叩診,據叩診作好翻身拍背是保證吸盡痰液的重要前提,出氣管后注意吸鼻咽、口腔,吸痰管的外徑不能超過氣管導管內徑1/2。一根吸痰 管只限用一次,吸后滴溶有a-糜蛋白酶的抗生素液,痰稠者行霧化吸入。及時吸痰,氣管切開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難,應隨時清除氣道中的痰液,吸痰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意無菌操作原則。吸痰過程中應觀察患者痰液情況、血氧飽和度、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充分濕化:氣管切開的病人失去濕化功能,容易產生氣道阻塞、肺不張和繼發性感染等并發癥。
2.2 謹防氣管導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氣囊滑脫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結成痂阻塞,如突然發生呼吸困難、發紺、病人煩躁不安,應立即將套管氣囊一起取出檢查。為預防氣囊滑脫,應注意將氣囊扎牢固,將線頭引出氣管切開傷口處,并經常牽扯檢查是否牢固,及時清除結痂。另外,在更換導管清洗消毒時,防止將棉球紗條遺留在導管內。要經常注意套管是否在氣管內,防止外管脫出。若套管脫出,又未及時發現,可引起窒息。套管太短,固定帶子過松,氣管切口過低,頸部腫脹或開口紗布過厚等。均可導致外管脫出
2.3 預防局部感染:氣管套管每天取出清潔消毒2次,先用雙氧水浸泡15分鐘后,徹底洗凈,然后用0.5%洗必泰醇浸泡15分鐘,最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即可使用。經常檢查創口周圍皮膚有無感染或濕疹,每日用0.5%碘伏消毒2次。氣管套管的紗布應保持清潔,每日更換。每日給病人口腔護理2次。關心體貼病人,給予精神安慰,患者經氣管切開后不能發音,采用書面交談或動作表示,預防病人因煩躁而自己將套管拔出,必要時設法固定雙手
2.4 皮膚護理:氣管切開患者長期臥床使身體的重量長期壓迫某處組織,使該處的皮膚、皮下組織長期得不到動脈血液的供給,導致組織缺血缺氧,易形成壓瘡,因此護理人員應幫助保持患者床鋪松軟、清潔、干燥、無渣屑,對受壓處皮膚進行環行按摩,提醒家屬對患者骨突處用墊圈,若皮膚出現壓瘡,護理工作者應及時處理瘡面,防止壓瘡進展,促進瘡口愈合。
2.5 飲食:經鼻飼喂食的在24小時后先給病人鼻飼米湯、蛋羹等易消化的食物,慎喂牛奶,豆漿等易引起腹脹腹瀉的食物。鼻飼注入速度宜慢,防止誤嗆,經常更換胃管放置位置,以防鼻腔粘膜出血、糜爛。術后7-14天切口愈合后,病人可試行經口進食。可先囑病人帶胃管喝無菌生理鹽水及或進食糊狀食物(如香蕉等),囑病人細嚼慢咽,進食前多做空咽動作,吞咽時要用力,努力使喉口抬高,協調各吞咽肌的功能。進食時調整好頭部位置,多加體會,找出適合進食的最佳體位。吞咽時食物量要少,次數要多,循序漸進。如出現劇烈嗆咳,則不要急于經口進食,應將嗆咳食物吸引干凈,預防吸入性肺炎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2.6 拔管:俟喉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全身情況好轉后,即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先堵管1~2晝夜,如病人在活動、睡眠時無呼吸困難,可在上午時間拔管。創口一般不必縫合,只須用蝶形膠布拉攏創緣,數天可自行愈合。長期帶管者,由于切開部位上皮長入瘺孔內與氣管粘膜愈合,形成瘺道,故應行瘺孔修補術。
氣管切開屬重大創傷性手術,為保證患者痊愈,減少并發癥,醫護人員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注意傾聽患者主訴,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對氣管切開病人應加強巡視,加強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促使其早日痊愈康復。
[1] 楊志寅.口腔科與耳鼻咽喉科急危重癥.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738~751
[2] 朱科明,李 深,鄧小明.沐舒坦對危重患者肺功能的保護[J].中國急救醫學,2001,21(1):59-60
[3] 朱科明,李 申,楊 波.沐舒坦對呼吸系統的保護機制[J].國外醫學.麻醉與復蘇分冊,2001,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