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玲
(河南省開封市第五人民醫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精神科意外是指住院精神病患者在正常診療過程中,由于患者的病情突然變化及其他非主觀因素造成的出乎患者家屬、醫務人員預料的突發事件,住院精神病人發生的外走、沖動、傷人、損物、自傷、自殺等精神科意外事件的發生,對患者、醫院及社會帶來眾多負面影響,因此,牢固樹立法制觀念,積極制定防范措施,已成為醫護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就住院精神病患者發生意外事件的防范及護理措施簡述如下。
1.1 一般數據:全院四個全封閉精神病房一年內共收治2628例精神病人,其中男1723例,女905例,平均年齡(33.02±12.88)歲;職業:農民1953例,工人207例,干部468例;精神分裂癥1532例,情感性障礙751例,其它324例;性格內向2187例,外向441例;
1.2 方法
1.2.1 護理方式。病人在入院時,護理人員跟隨醫生一起收集病史,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結合從護理研究中查詢的數據,以及臨床護理經驗對每個精神病人提出護理診斷,防范意外事件的發生。
1.2.2 采用陳彥方等編制的危險行為簡易評定量表,評定精神病人的危險行為,該量表在應用時略加變動。每出現一次危險行為記錄一人次,并隨時記錄病人的姓名和發生日期,以備統計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將上述數據進入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病人一年內意外事件的發生率312例,占11.8%。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措施:
1、實施分級管理:即護理部主任主抓護士長工作,護士長負責檢查護士具體工作的執行情況。病區要及時發現護理安全隱患,每月召開護理安全工作會議,踐行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
2、加強責任心:高度的責任心是做好精神科工作的重要保障。在精神病科工作的護理人員一定要樹立全心全意為精神病患者服務的思想,堅守工作崗位,盡職盡責,保證本班工作安全、服務到位。精神科護理人員要嚴格交接班制度,不得擅離職守;對患者外出活動返回病區時應認真清點人數,嚴防走失患者;對患者活動場所要經常巡視,活動結束后應檢查門窗是否關閉,如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患者應在指定地點吸煙,嚴防失火及燒傷;病區夜間和清晨加強巡視,預防意外事件發生。
3、嚴格管理危險物品。精神病科的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醫院規章制度和各種診療常規進行醫療護理活動,加強對危險物品的管理,以防被患者利用作為自傷、傷人的工具,例如玻璃器皿、銳利物品、繩帶類物品、各種藥品及醫療器械等;對新入院及外出返回病房患者攜帶的個人用物嚴格把關,以防將危險物品帶入病區。在病區進行護理操作時,不得將危險物品遺留在病區;工作人員出入病區要隨手鎖門;病區內的設施、電器、家具等物品如有損壞,應及時維修,看管好維修使用的工具并清點帶出病區,及時清掃現場;對電器及電源開關應有特殊的保護措施以防觸電;定期檢查危險物品,嚴防護理人員意外;對有暴力或自殺傾向的患者,更應予特別的管理與護理。
4、以核心制度為基礎,認真落實規章制度,護理安全制度、分級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巡回制度、約束保護制度等,涉及病區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全面掌握并在工作中認真執行,那么護理風險系數就會降到最低,安全系數就會大大提高.
5、掌握病情,加強防范。熟悉患者的病史,掌握患者的精神癥狀、發病經過、診斷、治療、護理要點、注意事項,特別是對那些有自傷、自殺、沖動傷人、逃跑行為的患者更應密切觀察,做到心中有數。對長期住院,病情穩定的患者實行開放化管理時,必須完善手續,由患者的監護人簽署同意書,并告知注意事項、開放時間與外出范圍。對大部分病情相對穩定的患者在實行半開放性管理的時間內,應做到勤巡視、勤觀察。
6、尊重精神病患者人格,滿足合理需求,提高服務質量。由于疾病的原因,精神病患者的人格受到不同程度地扭曲,常不能自由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愿。精神病科護理人員要維護患者生命和健康的權利,尊重患者的人格,不管患者的行為多么古怪,思想多么荒謬,都不能鄙視、冷淡和訓斥患者;對治療資料保密,尊重患者的正常意見,滿足其正當要求;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對生活自理能力減退的患者,要督促患者盡可能自理飲食、洗漱、衛生;幫助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勇氣,使患者建立重返社會的信心。
7、重視安全教育,提高護士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通過開會、查房、講座等多種形式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將已經發生的風險事件作為最好的風險教育素材,向護士進行風險意識教育,以吸取教訓,防患于未然。結合精神疾病??铺攸c,定期對護士進行暴力防范技巧培訓,使其具備暴力防范和應對能力。
精神科護理的對象為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各種意外事件隨時可能發生,但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護理風險事件是可以減少甚至避免的。對護理人員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強化制度的管理,通過推行護士風險教育和強化風險管理的落實,不僅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對風險管理的認識,加強護理人員自覺學習和掌握風險處理方案的主動性,增加護理人員抗風險能力,能有效地減少了護理風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