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英
(貴州省六盤水市大灣醫院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糖尿病是目前一種比較多發和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是指血中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血糖過高,出現糖尿,進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臨床上的主要表現是“三多一少”,即出現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輕(消瘦)等表現,嚴重的患者可能并發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或血管、神經等慢性并發癥。糖尿病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四型:即糖尿病I型、糖尿病II型、其他特殊類型和妊娠期糖尿病。醫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感染,但是出院后表現出感染癥狀,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實際上醫院感染的對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醫務人員。
1.1 臨床癥狀: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少數患者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的代謝紊亂癥群癥狀,嚴重的患者甚至發生酮癥酸中毒或者是昏迷,同時,也有大多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比較明顯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癥狀,只是在患者接受體檢或者是發生慢性并發癥時,通過確診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因長期高血糖等而導致動脈硬化和微血管病變,長時間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腦、腎、眼、神經、皮膚等器官受損,出現慢性病變癥群相應臟器的癥狀及體征。還有急性并發癥群:糖尿病常因機體免疫力和防御機能下降,易合并皮膚粘膜及軟組織感染性疾病(癤、癰、蜂窩組織炎、壞疽)、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結核),真菌等感染而出現相應的癥狀及體征,嚴重者由此而誘發酮癥酸中毒及昏迷。
1.2 方法: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臨床護理資料做回顧分析。這些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年齡最小的患者是12歲,年齡最大的患者有65歲,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例數基本上不相上下。其中最多的II型糖尿病,然后是I型糖尿病,接著是其他特殊糖尿病,患者數最少的是妊娠糖尿病。
1.2.1 發生感染時間:糖尿病住院并且發生醫院感染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是25天,住院時間最短的患者住院10天,住院時間較長的患者有住院50天。用調查的方法,查閱患者的住院資料和發生醫院感染的病歷資料,及患者發生感染后的用藥情況進行系統性的回顧分析,探討感染高危因素及護理對策。
1.2.2 護理措施:首先是盡量安排同病種的患者居住一室,要注意患者病房的環境質量,每天進行通風換氣或紫外線空氣消毒一次,讓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間最大可能的避免發生醫院感染的情況;其次在患者住院期間,要注意患者的各項檢查是否在正常的范圍內,注意患者有沒有發生除糖尿病臨床表現以外的一些特殊癥狀等,一旦糖尿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護理人員應及時告知上級醫師,并做好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工作。
1.2.3 關于其他護理方面: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飲食,讓他們盡量少吃脂肪類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和水果,限制飲酒和吸煙等。告知他們要合理飲食,指導患者對每日的熱量攝入要相應進行控制,不得攝入過多熱量;同時鼓勵患者適量運動,對身體的健康有益,還可改善胰島素抵抗,要和患者用心來溝通,使糖尿病患者了解日常生活護理對病情恢復的益處,然后約束自己日常行為。
糖尿病患者在醫院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與以下幾方面有關:患者住院時間過長、患者的代謝情況控制的不是很理想、以及和患者的年齡、感染的部位等有關。由于糖尿病的患者抵抗力比較低,及患者的代謝情況控制的不是十分理想,所以會發生一些感染現象,患者在醫院發生感染可能是僅有一個部位感染,也可能是同時多個部位發生感染。比較常見的感染部位有上、下呼吸道的感染,胃腸道的感染,皮膚的感染,泌尿系統的感染及眼結膜的感染等,其中糖尿病患者在醫院發生感染以呼吸道的感染病例數最多。發生感染的致病菌常見的有桿菌感染、球菌感染以及真菌感染等。之所以說糖尿病患者在醫院住院的時間會與發生醫院感染有關,是因為患者住院的時間越長在醫院所接觸的感染源就越多,住院時間短接觸的感染源就少。感染源多的情況下,會有患者的抵抗力耐受不住感染源的侵犯而發生感染。年齡與糖尿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有也有很關鍵的聯系,兒童糖尿病患者和年齡比較大(大于60歲)患者的抵抗力都不如青壯年、成年人的抵抗力強,所以當有同樣的感染源存在的情況下,容易發生醫院感染的大多數是年紀比較大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是兒童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間發生醫院感染是醫護工作者和患者及家屬所不愿意看到的,一旦發生我們要積極地給予治療和護理,通過良好的護理干預,心理干預等患者恢復的效果也是比較不錯的。
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在護理上,要提高患者病房以及醫院的環境質量,盡量遠離引發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由于家屬和患者可能只關注糖尿病而不了解醫院感染,因此發生感染時可能會感覺到沮喪,心理有壓力,這個時候結合護理干預、心理干預等,治療的效果會很不錯,不僅能夠更為有效的降低治療時間,還可能使患者及家屬得到有關疾病的知識普及,引起患者及家屬高度重視和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和提高生活環境的質量,從而降低醫院發生感染的機會。
[1]楊欣偉,張國成,曹玉紅,等.兒童血液系統腫瘤合并細菌真菌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5(04).
[2]孫杰,張麗,楊梅,等.淺談2000年我市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J].職業衛生與病傷.2003(02).
[3]張秋玲,林向利,周春蓮,等.威海市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的做法[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8(07).
[4]伍曉洋,林若玲,翁立堅,等.四川省勞動衛生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軌道——省人大常委會通過《四川省工業企業勞動衛生管理條例》[J].職業衛生與病傷.19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