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熙 王 燕 李月勝
(西北民族大學醫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30)
注射是醫院每日護理工作中的一項常規性操作。但是目前,注射的不安全性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在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方面,針刺傷的發生對護理人員的危害非常大,原因是:病人的疾病可以通過針刺傷后流出的血液進行傳播,據調查,美國平均每日將有一名護理人員會因這種針刺傷造成的血源傳染病而死亡。因此,針刺傷是醫院常發生的一種職業性損傷。正是由于實習護生缺乏注射的實踐經驗以及醫療防護知識,從而導致發生針刺傷的可能性及危險性更大。本文將會分析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原因,根據發生原因進而提出傷前預防措施的意見及建議。
目前,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頻率很高,因此帶來的危險性也很大,所以,究其原因得知其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1 實習護生的防護意識薄弱:高校不開展護理自我防護課程會嚴重造成學生防護知識匱乏及防護意識薄弱,然而醫療防護知識的匱乏會直接影響護生的初次臨床實踐,據調查,大多數護生不知道如何預防銳氣傷害他人及自己,更不知道傷害后怎樣處理傷口,一旦針頭不小心被污染刺傷時,就會手慌腳亂、不知所措,并且實習護生經常會出現一些不規范操作,如:徒手靜脈采血、輸液等,他們認為戴手套進行臨床操作會很不方便并且影響最終的操作結果,這種薄弱的防護意識會直接導致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
1.2 實習護生實踐操作不熟練:當理論知識與實踐初次結合時,大部分學生不能很好掌控,因此,實習護生初次下臨床挑戰自己的動手能力時,往往會因為自己不熟悉操作的標準流程而發生針刺傷,操作規范的設定就是為了讓護理人員避免操作中潛在危害的發生,但是,大多數實習護生都是憑著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操作,如:分離注射器、拔完針頭后不立即處理而是掛在輸液架上從而導致他人或自己不小心被刺傷等。
1.3 實習護生的心理素質差:由于實習護生的針刺傷事件發生頻繁,因此,許多病人不愿意讓實習護生來護理。雖然有些病人愿意讓實習護生來給自己進行護理操作,但是,這些病人同時又囑咐實習護生一定要看仔細,必須一針見血,從而給護生施加很大的壓力,心理素質差的護生會出現高度緊張的狀態,進而會在緊張中不慎發生針刺傷。
1.4 部分帶教老師素質偏低:有些醫院會安排一些責任心不強的護理人員來帶領實習護生,從而增加了護生發生針刺傷的概率。安排帶教老師是為了指導實習護生如何進行臨床操作,而不是指揮他們去干臟活、累活,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會直接造成護生心里不平衡的情緒,從而導致護生的不規范操作,進而使針刺傷風險大大增加。在針刺傷發生后,素質低的帶教老師同樣會不知所措,從而增加針刺傷后不及時處理的危害性。
2.1 加強崗前防護教育,提高護生防護意識:教育是為了讓學生以后更好的從事自己所學專業的工作,因此,在護生步入職業崗位前,學校要加強學生的自我防護教育,從而提高護生的防護意識。護生在實習前一定要進行防護知識培訓,只有擁有了充分的防護知識(比如:常見疾病的傳播特點以及傳播途徑;職業感染的危險性及處理方式;預防的概念及標準措施;針刺傷后的正確處理措施等)才能讓護生順利的步入實習軌道,從而減少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概率。同時,在實習過程中,醫院應該對護生不斷地進行護理防護教育,進一步加強護生的自我防護意識。通過學校的理論教育與實習地點的實踐教育的有機結合,會有效的預防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事件,進而更加有利于護生今后的上崗工作。
2.2 加強操作訓練:加強操作訓練,提高護生的各種注射的操作技能及熟練掌握程度對減少針刺傷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下臨床的護生一定要培養自己良好的操作習慣,在帶隊老師的正確指引下規范操作步驟,改變不良行為,如:嚴禁護生用雙手回套針帽;嚴禁護生不帶手套直接進行輸液、拔針頭操作;嚴禁護生將用過的針頭、針筒直接用手分離;嚴禁護生拿著銳利器物直接傳向他人回對準他人等。
2.3 完善針刺傷管理體系、改善護生心理素質:實習醫院應該落實各項防護措施、完善針刺傷管理體系。充足的防護用品以及健全的防護體系會給人一種心靈上的慰藉,有利于改善護生的心理素質,從而降低針刺傷的發生幾率,改變病人對實習護生的偏見,增強護生的自信。醫院在完善防護體系上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配備安全醫療護理裝置及用具,如:注射器、輸液器、無針系統等。第二,提供的銳利武器必須符合國際標準。第三,提供符合醫用的橡膠手套。規范的醫療用品以及規范的操作會有效的減少針刺傷的傷害,所以,在實習前醫院就應該向護生傳輸規范操作的意識,督促護生進行戴手套操作,以防在高危險的操作中發生意外,同時,帶教老師要注重護生針刺傷發生后的處理措施,及時幫助護生處理。
2.4 提高帶教老師的素質:帶教老師必須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帶好實習護生,因此,醫院應該加強帶教老師的理論知識及臨床操作技能的培訓,嚴格把守帶教老師的下發名單,制定相關的考核制度,對有資格的護士進行嚴格的選拔,安排責任心強、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當帶教老師,這樣才能讓護生在實習中有所收獲,同時會減少不規范操作引起針刺傷的發生。綜上可知,實習護生應該主動積極的與老師溝通,醫院應該健全防護體系,從而加強護生的防護知識及操作技能,進而減少針刺傷的發生。
[1] 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實習護士發生醫療銳器傷的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2)
[2] 郝云嶺,王欣然.護理人員對針刺傷的防護現狀與展望[J].現代護理,2006,12,(16):1499
[3] 冀玫,蔡景一.醫學生職業接觸感染的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9,9(2)
[4] 鄺翠和,楊慶生,丁國英等.實習護士職業防護知識需求的調查與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3)
[5] 柯永紅,杜丹丹,陳靖.開設護士職業防護課程的思考[J].護士進修雜志,200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