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忠洋 朱倫剛 賈超 汪彥
綿陽中心醫院ICU科 四川綿陽 621000
突發性氣胸是一種呼吸內科的急性病癥,特別是在ICU內突發性氣胸的發生率相對較高,一旦發生氣胸會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巨大的威脅。目前對于突發性氣胸的治療方式主要是胸腔穿刺抽氣和胸腔閉式引流,兩種方式對于氣胸的治療都表現出了一定的臨床效果[1]。但是胸腔穿刺抽氣法需要對患者的胸腔進行多次穿刺,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胸腔閉式引流方式很好的避免了胸腔穿刺抽氣的不足,得到了很好的臨床應用。我院就對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治療ICU中突發氣胸的臨床效果進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現將整個研究過程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ICU中突發氣胸患者36例,男28例,女8例,患者年齡17-81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0.8±10.0)歲。患者的基礎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支氣管哮喘、塵肺、肺癌。
臨床方法:對36例ICU中突發氣胸患者,采取2%的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之后,采取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法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要密切的關注患者的穿刺點是否發生皮下氣腫狀況,以及引流管是否保持暢通,是否出現異常引流情況等。治療后3-5天對患者進行X線片檢查治療效果[2],分析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治療ICU中突發氣胸的臨床效果。
36例患者治療7-10天之后,有31例患者肺完全復張,臨床效果良好,治愈率為86.11%;其中有5例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占13.89%。這5例患者改用粗管進行再次引流,治療5-7天后,肺完全復張,但是其中有3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均出現了皮下氣腫,對其進行了切開皮膚擠壓,給予高濃度氧處理之后恢復。本組所有患者均沒有出現穿刺點出血、穿刺點感染和血性引流物等嚴重并發癥。
ICU內突發性氣胸是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的一個危險因素,一旦出現就要給與積極的治療。目前對于突發性氣胸的治療,主要的臨床方式包括胸腔穿刺抽氣和胸腔閉式引流。胸腔穿刺抽氣治療方式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需要進行多次穿刺,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并且給臨床護理增大了難度,增加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因此,該方式并不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式,特別是對于ICU內,對于手術耐受力降低的重癥患者。
我院采取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的治療方式對ICU中突發氣胸的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表明,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與胸腔穿刺抽氣相比具有以下的優勢:其一是治療過程中取材十分容易,組織的相容性較好,并且其手術治療的費用比較經濟。其二是該方式治療只需一次性手術操作,不許進行多次穿刺,操作較為簡單,對患者造成的損傷較小,手術后患者的康復較快,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其三是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圍術期的臨床護理比較方便,不需進行縫合和拆線的操作,大大的降低了患者發生手術并發癥的幾率。其四是對患者產生的局部刺激較小,患者的置管時間較長。其五是能夠對氣胸面積較大的患者或者是反復發生氣胸的患者,隨時進行注射器抽氣,促進患者的肺復張[3]。因此,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對于ICU中突發氣胸的治療具有較大的臨床優勢,是目前來說較為理想的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方式治療ICU中突發氣胸具有操作簡單、療效確切、損傷較小、護理方便、并發癥較少、治療費用較低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應用。
1 李雄輝,邱棟發,魏麗芳.中心靜脈導管治療自發性氣胸86例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0,8(10):1279-1280.
2 盧恒莉.中心靜脈導管代替常規閉式引流治療氣胸26例臨床探析[J].當代醫學,2011,14(7):156-157.
3 宋應健,洪永青,王立新.三種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內科氣胸的體會[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5):76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