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冬琴
浙江省臨海市杜橋鎮計劃生育服務站 317016
人口積數過大是我國一嚴重的社會現象,計劃生育工作形勢嚴峻,而農村是一薄弱點?,F主要通過避孕和墮胎達到避孕目的[1]。人工墮胎對母體損害極大,易引起多種嚴重并發癥,甚者不孕,而避孕是較科學的節育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出現新型避孕藥具,品種更新快。但由于我國經濟、文化、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農村在各方面都較欠缺。故農村育齡婦女避孕藥具品種選擇及其使用是實施計劃生育工作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就農村育齡婦女避孕藥具品種使用調查資料分析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從本鎮2 個辦事處的5 個村中,隨機抽取有一定量性生活的農村育齡婦女800 例作為本次調查對象。年齡20 ~48 歲,平均(29.1 ±4.3)歲,800 例研究對象均已婚,有避孕史。
調查方法:向研究對象說明本次調查匿名,介紹調研內容,取得同意后,發放調查卷,予其填寫,文化程度有限者通過問答代填。收集研究對象避孕藥具品種選擇、使用情況、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信息。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農村育齡婦女避孕藥具品種選擇及使用效果:農村育齡婦女選擇放置宮內節育器避孕所占比例為74.13%,其次為女性結扎和使用避孕套,分別占30.13%、28.75%;共有59 例失效,其中結扎有效率高于避孕套和避孕藥,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避孕藥具品種選擇與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有關:38 歲以上有97 例,選結扎避孕者占98.97%;30 ~38 歲有375 例,選放置宮內節育器者占98.68%;20 ~30 歲者有323 例,大多選擇避孕套或避孕藥。小學文化220 例,選擇宮內節育器、女性結扎分別占48.56%和40.71%;初中文化376 例,各避孕藥具品種選擇率差異不大;高中文化者141 例,避孕藥占40.05%,宮內節育器占29.46%;大學文化63 例,其中18 例為男性結扎,選擇避孕套占56.30%。收入高者所選藥具材料更佳,與機體契合度高;避孕藥多為復合性。
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實施,關鍵在于人口控制[2]。我國農村人口眾多,且監管較困難,故深入開展農村計劃生育工作對控制人口數量增長有著重要意義。為減少人工流產,減輕痛苦,應大力推廣農村育齡婦女應用避孕藥具。由于農村信息閉塞,人們對避孕、避孕藥具及其使用等知識了解不足,會導致育齡婦女避孕藥具選擇、使用不當而出現非意愿懷孕。本研究中有共有59 例失效,占7.38%。避孕環脫落、避孕藥服用不合理、避孕套質量差等都是致避孕失敗的原因。為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宣教:定期講座,提高農村育齡婦女避孕意識,講解各種避孕藥具的利弊、適用人群,消除其對應用避孕藥具的排斥感,并指導各種避孕藥服用方法,強調按時、按量、規律服藥的重要性以防止自行停藥或不規律用藥而致避孕失敗;②完善避孕藥具管理服務流程:多設立避孕藥具獲取點,特別是免費避孕藥具領取點,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提供上門服務;③加強相關人員培訓:提高宣教人員專業水平及醫務人員的操作技能,不致對聽眾產生誤導或因置避孕器具操作不當導致脫落無效。農村育齡婦女受經濟水平、文化程度及年齡因素影響,對避孕藥具的選擇存在差異[3]。本研究選擇放置宮內節育器避孕所占比例為74.13%,其次為女性結扎和使用避孕套,分別占30.13%、28.75%;38 歲以上有97 例,選結扎避孕者占98.97%;30 ~38 歲有375例,選放置宮內節育器者占98.68%;20 ~30 歲者有323 例,大多選擇避孕套或避孕藥。其中選擇男性結扎者文化程度較高[4]。對此,可通過宣傳取得育齡婦女配偶配合,提高避孕效果。
總之,可供選擇的避孕藥具品種繁多,各有優點,應完善農村節育工作體系。在使用避孕藥具時應在考慮農村特點下,綜合育齡婦女身體、條件等因素,選擇最有利的治療方式,提高農村育齡婦女生活質量。

表1 農村育齡婦女避孕藥具品種選擇及使用效果
1 胡序懷,邵豪,吳露萍. 流動育齡女性免費避孕藥具使用情況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249 -251.
2 包冬香.1469 例育齡婦女使用避孕藥具失敗原因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0,5(6):209 -210.
3 朱惠紅.農村育齡婦女避孕方法選擇現狀調查[J]. 浙江臨床醫學,2012,14(6):738 -739.
4 王飛柳.農村女性流動人口避孕藥具知識及管理服務需求調查[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6):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