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剛 李海峰
(山東省平度市人民醫院 山東 平度 266700)
前列腺增生癥(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目前泌尿外科較為常見的老年性疾病之一,其臨床表現為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不盡等,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目前,前列腺電切術(TURP)以其不開刀、創傷少、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受到醫患的青睞。
本文總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前列腺電切術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5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8歲,病程3~15a。由于患者年齡普遍較高,并伴有一定并發癥,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功能障礙等,其中高血壓33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11例,膀胱結石5例,患有兩種以上并發癥患者12例。
根據患者治療意愿將其分為治療組29例,與對照組25例,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情況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及納入標準:根據直腸指檢、B超尿流動力學檢查、膀胱鏡及靜脈腎盂造影檢查及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前列腺增生癥。
1.3 治療方法
1.3.1 術前護理:手術前對兩組患者進行前期護理,由于患者都為老年人,常伴有并發癥,因此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有效評估患者的全身狀況及手術耐受性。囑其戒煙酒,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并給予一定量抗生素。
術前1日時食清淡易消化食物,術前禁食、禁飲6~8個小時,晚間進行常規灌腸一次。輔助一定的心理護理,必要時給予鎮靜劑輔助睡眠,術晨禁止用藥。
對所有合并癥患者先控制血壓、血糖,改善心肺功能,再進行手術治療。
1.3.2 手術方法:治療組患者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鋪巾后,經尿道注入潤滑劑;視尿道情況使用尿道探條擴張尿道,置入連續沖洗式電切鏡鞘或非連續沖洗式電切鏡鞘;以5%的葡萄糖鹽水或5%甘露醇作為沖洗液低壓灌注,引入電切鏡。患者如前列腺中葉增生突入膀胱,妨礙電切鏡活動,可先切除中葉;下壓鏡鞘將突入膀胱的前列腺體逐層切除,向外到外科包膜,使后尿道與膀胱三角區呈斜面,此時向兩側切除左右側增生腺體,最后退鏡至外括約肌平面電切整個前列腺尖部腺體。患者如前列腺兩側葉增生明顯,則先電切右側葉腺體,再從膀胱頸七點鐘入開始切割至外科包膜,電切寬度為兩個電切環寬度,以此為標志向兩側擴展,并切除增生腺體。如前列腺體積過大可分段切除,腺體近膀胱頸為第一段,中間為第二段,近前列腺尖部為第三段,每切割完一段進行徹底止血后再切割下一段。
手術完畢后進行排尿試驗,通暢后放置三腔尿管,氣囊注水30ml~60ml,牽拉尿管并固定于大腿內側。術后使用生理鹽水連續沖洗膀胱24~72小時,待沖洗液清亮后停止沖洗,4~6天后方可取出尿管。對照組采用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患者采用仰臥位,頭稍低,兩腿分開。在下腹正中拉開腹直肌,切口約10cm至12cm。
腹膜反折向上推開露出膀胱。在恥骨上切開膀胱,內沖洗溶液用吸引器吸盡,向下延長切口,顯露前列腺。觀察有無膀胱并發癥,如有結石則取石鉗取石。在前列腺中葉作橫切口,切開膀胱粘膜與前列腺包膜。伸入手指在前列腺中葉或側葉旁分破膀胱粘膜,進入前列腺包膜內,順前列腺體與包膜內面間隙分離各葉。注意勿撕裂包膜。分離前列腺前端尿道時,可將左手食指伸入肛門內,向前向上頂起前列腺,應齊前列腺尖部分斷或擔斷尿道,勿大片撕脫尿道粘膜,造成術后尿道狹窄。腺體全部切除后,立即使用熱鹽水紗布條堵塞腺窩,控制出血,檢查腺體完整性。10分鐘后取出紗布,緣5~7點使用鉻制腸線縫合止血。置30ml氣囊導尿插入前列腺,用30ml生理鹽水充脹球囊,注意止血。膀胱內留異尿管,切口用2-0鉻制腸線縫合,并對恥骨切口進行縫合。
1.3.3 術后護理:生命體征的監測:手術后補液量應控制在1500ml~2000ml,注意觀察輸液速度,防止心衰發生。術后對患者隨時進行觀察,加強巡視,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查看是否出現煩躁不安、意識障礙、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心動過緩、氣促、紫紺等水中毒癥狀。保持引流管通暢,必要時給予更換尿管。對合并糖尿病患者做好血糖監測,必要時給予胰島素皮下注射。
導尿管護理:術后用紗布于尿道外口固定導尿管,起止血作用。2~3小時后撤去紗布,防止尿道狹窄。術后若導尿不通暢,用生理鹽水持續沖洗膀胱,防止血凝形成,此時要注意沖洗液的溫度,并根據引流液顏色控制沖洗速度。
患者出院后應提醒避免劇烈活動,術后3~6個月內可能出現排尿異常現象,因此要多飲水,定期尿檢,如有溢尿現象,應注意鍛煉提肛肌,恢復尿道括約肌功能,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
兩組患者住院時長、手術時間、出血量等一般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相比較,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發生并發癥案例低于對照組,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前列腺增生癥較多見于老年患者,目前治療手法多樣,前列腺電切術近幾年在臨床上被廣泛運用于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并以其臨床治療效果好,本組研究中治療組患者無論手術時長還是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留導尿時間均小于對照組,同時,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在對患者病情觀察中發現,治療組患者普遍術后恢復好于對照組。
由于患者多為老年患者,且多伴有并發癥問題,在手術過程中,我們充分做好針對患者的并發癥的處理,術中注意對病情的觀察,尤其是有并發癥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觀察。在護理中,除常規護理外,我們還對患者進行系列心理護理工作,如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方法及優點,樹立患者的治療信心[3];患者出院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出院指導,防止或降低并發癥產生;囑咐患者在可能的條件下,加強鍛煉,最大限度減輕痛苦,促進病情早日康復。
[1]郝小蘭.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圍手術期護理[J].山西醫藥雜志,2006(07):665-666
[2]王家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出血27例分析與體會[J].當代醫學,2011,17(2):78-79
[3]孟曉琴,蒲麗莎,吳采文.前列腺增生患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水電醫學,2009(04):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