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維兄
江蘇省寶應縣氾水中心衛生院 225819
胎兒臍帶繞頸是導致圍產兒死亡的原因之一,其發生率占分娩人數的20% -25%[1]。臍帶繞頸易使臍動脈阻力增高,導致胎兒宮內窘迫,對胎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彩色多普勒對胎兒臍帶繞頸診斷率高,臨床上早期正確診斷,進而指導分娩,能明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對870例足月孕婦產前2周常規產檢,懷疑診斷存在臍帶186例,并對比回顧分娩結果?,F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收集2009年2月-2012年1月一直在我院行產前檢查及準備于我院分娩的孕婦870例。孕婦年齡21-41歲,平均年齡27.5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周。全部病例為足月單胎,孕婦一般狀況良好。記錄產前最后1次彩超檢查結果,與分娩結果對比。
檢查方法:使用飛利浦HD-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MHz。孕婦無需特殊準備,取仰臥位放松平躺。在二維超聲圖像顯示下,首先檢側胎頭位置,雙頂徑、股骨長度。其次觀察胎兒內臟、羊水及胎盤成熟度,同時測臍動脈血流收縮期峰值與舒張期谷值(S/D)比值。
產前經彩超診斷胎兒臍帶繞頸186例。產后證實確有繞頸174例,誤診12例,誤診率為6.45%。產前彩超診斷無臍帶繞頸684例,產后15例證實有臍帶繞頸,漏診率為2.1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臍帶繞頸總準確率為96.8%。其中臍帶繞頸1周有162例,發生率最高,占總數的87.1%。臍帶繞頸2周有24例,未發現繞頸3周的胎兒。
胎兒臍帶繞頸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的重要原因:臍帶過長、胎動頻繁均會導致臍帶繞頸。胎兒通過臍動脈這一惟一途徑從母體獲取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在生產前臍帶繞頸過緊會使胎兒與母體血液交換氧氣、二氧化碳交換不暢,產生宮內缺氧,嚴重者導致胎兒死亡。在生產過程中,臍帶繞頸使得臍帶可以活動的有效長度變短。在第二產程中,不利于胎兒先露部的銜接和下降。另外隨著胎兒身體的下降可能會對繞頸的臍帶過度牽拉,使臍帶血管受壓,血流運行不暢通。由此看見臍帶繞頸是影響胎兒及產婦身體健康及安全的重要因素,臨床上應早期正確診斷,進而指導分娩,保證母嬰生命安全有重要意義。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臍帶繞頸診斷率高:本組臨床觀察彩超診斷胎兒臍帶繞頸準確率達96.8%。二維彩超下通過頸部皮膚壓跡及臍血管一定程度上能分辨出臍帶繞頸情況,診斷率相對來說較低,影響診斷的常見原因有胎兒位置及宮內情況,B超師的經驗水平及儀器的優劣。彩色多普勒技術能夠顯示出血流情況,臍血管是胎兒較大的血管,通過判斷是否存在臍帶繞頸,可以避免由于胎兒體位變化、羊水不足、操作人員技術相對不足造成的不必要的誤診及漏診,從而能夠指導臨床分娩選擇恰當的方式。
誤、漏診原因分析總結:本組臨床觀察中,產前經彩超診斷胎兒臍帶繞頸186例。產后證實確有繞頸174例,誤診12例,誤診率為6.45%。產前彩超診斷無臍帶繞頸684例,產后15例證實有臍帶繞頸,漏診率為2.19%??偨Y分析以下幾點:①臍帶假繞頸:部分病例在超聲下看到臍帶在頸部的回聲及臍血管血流圍繞在頸部,但不能馬上診斷,可能是臍帶推擠搭在胎兒頸部,沒有真正繞頸,這時應該沿著臍帶順時針、逆時針兩個方向緩緩移動超聲探頭。為觀察臍帶血流的走向,應盡量延長臍帶血流段,觀察到兩端內收可診斷繞頸。②胎頭枕后位:胎頭頸后位時,使得臍帶容易被隱藏于下頜里,而不容易辨病,且頸背部靠近宮腔后壁,影響CDFI成像,易造成漏、誤診。③羊水不足影響超聲成像也容易造成誤診。④彩超診斷與分娩間隔時間長短關系:有研究表明,臍帶繞頸診斷的準確性與檢查時間距分娩時間長短有關[2]。彩超檢查與分娩間隔越近,越有利于彩超診斷,一般臨床上對于在2周內判斷可能存在但又不確切臍帶繞頸的,應該在分娩前3-7天再次行彩色多普勒檢查,這樣可以增加確診的把握。⑤彩超檢查技巧:操作應輕巧,對于高度懷疑存在臍帶繞頸者應反復檢查,尋求多方面排除證據。
綜上所述,彩超能夠清楚顯示臍帶血流,診斷率高,能夠有效的指導臨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臨床上應注意存在漏診誤診的常見原因并加以改進,進一步提高彩超對臍帶繞頸的診斷率,進而保證孕嬰的生命健康。
1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55-256.
2 嚴英榴,楊秀雄,沈理.產前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