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濤
河南省新密市紅十字中心醫院 452370
105例患者均為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所有患者的診斷遵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1999年制定的"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治療指南(草案)"、"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治療指南(草案)"制定的診斷標準[1]。10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肺部可聞及干、濕啰音。X線胸片示肺部感染病灶,87例伴有不同程度發熱。105例患者中男56例,女49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65.1±11.6歲,其中肺炎18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發作者53例,支氣管哮喘疾病為9例,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者15例,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者10例,肺膿腫2例。所有病例有92例出現發熱(T>38.5℃ 88例),90例有膿性痰,100例肺部有干濕性啰音,通過X線胸片檢查顯示有炎癥陰影的病人95例,肺紋理增粗者12例。
痰液細菌學檢查:在給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前,105例中痰菌陽性者99例,其中革蘭陰性桿菌占85%。
左氧氟沙星用法: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g,2次/天靜滴,療程7-10天。
療效判定標準:①痊愈:呼吸道癥狀、體征完全恢復正常,病原菌被清除,白細胞值正常,肺部炎癥陰影被吸收;②顯效:呼吸道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病原菌清除;③有效:呼吸道癥狀、體征有改善,痰菌仍然為陽性,白細胞數基本正常;④無效:用藥72h病情沒有任何改善甚至還加重。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臨床療效以治愈及顯效病例計算總有效率:治愈40例,顯效55例,總有效率90.5%。
不良反應:共12例,2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療1周后患者出現血清轉氨酶輕度升高,停藥1周后復查又正常,有10例患者在用藥2天后出現惡心,2例患者出現嘔吐,療程結束后癥狀逐漸消失,另外有2例患者出現不定時關節痛,2例靜滴后有局部疼痛現象,其他的患者沒有特殊不良反應。
老年人肺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80歲以上患者肺炎的發病率約是20多歲患者的5倍。而死亡率卻幾乎是翻倍的[2]。由于老年人的組織器官發生生理性退行改變,所以在用藥方面應盡可能的選擇那些作用快、排泄快、毒性低的治療藥物。毒性比較大的抗生素,比如氨基糖苷類、萬古霉素、去甲萬古霉素等,則應盡量的少用或不用。喹諾酮類藥物目前已在美國感染性疾病協會(IDSA)的治療指南中被列為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的首選藥物。對存在基礎疾病,如慢性心、肺、肝、或腎病;糖尿病、酗酒、惡性腫瘤、無脾、免疫狀態或應用免疫抑制藥物,以往3個月內用過抗菌藥物選用呼吸喹諾酮為強烈推薦,證據等級Ⅰ。左氧氟沙星為氧氟沙星的左旋體,是合成的新型氟喹諾酮類廣譜抗菌藥物,它在肺泡巨噬細胞和氣道上皮分泌物中藥物濃度可達血藥濃度的3-4倍,又被稱為"呼吸喹諾酮"。喹諾酮類藥對抑制細菌具有選擇性高,不良反應少,抗菌譜廣等優點。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體,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菌DNA旋轉酶活性,抑制細菌DNA復制,其抗菌活性大大提高。體內外抗菌活性表明,本品活性較其同類物諾氟沙星強。左氧氟沙星對老年性肺炎的常見致病菌具有高度廣譜抗菌活性。本研究采用左氧氟沙星對老年性肺炎的治療效果良好并且耐受性好,是治療老年性肺炎比較好的選擇。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9,22(4):199-203.
2 俞森洋,蔡柏薔.呼吸內科主治醫生660問[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