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
河北省邯鄲市婦幼保健院兒科 056001
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小兒肺炎在我國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位于小兒多發病的首位。近年來[1],隨著致病菌、多重耐藥菌株的日益增多,小兒肺炎的治療難度也隨之增大。因此,不論何種類型的小兒肺炎,均應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目前,大多數醫療機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都是經驗用藥,此類行為對兒童健康危害很大,我院兒科積極開展有關方面的研究,運用祖國醫學與常規西醫治療相結合,大大提高了患兒的治愈率、加快病程轉歸、有效防止并發癥地發生、有效降低死亡率,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現分析如下。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就診的肺炎患者15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75例,男50例,女25例,年齡4個月-10歲,平均4.2歲,病程3-7.5d;發熱55例、喘憋6例、喉中痰鳴12例,該組患兒皆伴有咳嗽,雙肺可聞及散在小水泡音。其中呼吸困難明顯者2例,占2.66%;合并心力衰竭者1例,占1.33%;合并中毒性心肌炎者3例,占3.99%;運用中醫辨證分為風熱閉肺型49例,痰熱閉肺型22例,陰虛肺熱型4例。對照組75例,男49例,女26例,年齡5個月-9歲,平均5.3歲,病程2.5-8d;發熱57例、喘憋5例、喉中痰鳴13例,該組患兒均伴有咳嗽,雙肺可聞及散在小水泡音。其中呼吸困難明顯者2例,占2.66%;合并心力衰竭者2例,占2.66%;合并中毒性心肌炎者2例,占2.66%;運用中醫辨證分為風熱閉肺型50例,痰熱閉肺型20例,陰虛肺熱型5例。兩組患兒肺部聽診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濕性啰音,白細胞均有不同程度增高,X線提示肺紋理增多、紊亂,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強,可見小片狀、斑片狀陰影。兩組患兒從性別、年齡、病程、中醫分型、輔助檢查等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治療組選用青霉素以控制肺部感染(如患兒過敏可選用頭孢噻肟),劑量由患兒體重而定,佐以霧化吸入、降溫等輔助治療;合并心力衰竭者,輔助西地蘭以糾正心衰;合并呼吸困難者,在保證呼吸道通暢的基礎上給予及時吸痰、予以α-糜蛋白酶霧化吸入等外,必要時加入呼吸興奮劑;合并心肌炎者輔以維生素C靜脈滴注(劑量由患兒體重而定)。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輔以中藥湯劑即風熱閉肺型:麻黃、杏仁、生石膏、桔梗、生甘草、黃芩、桑白皮等(劑量因患兒年齡而定);痰熱閉肺型:麻黃、射干、葶藶子、杏仁、地龍、鉤藤、黃芩、生石膏等(劑量因患兒年齡而定);陰虛肺熱型: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生扁豆等(劑量因患兒年齡而定)。對照組治法同治療組西醫原則。
療效標準[2]:①治愈:肺部呼吸音清晰,白細胞將至正常,X線肺紋理清晰,臨床癥狀消失;②好轉:肺部偶有散在雜音,白細胞將至正常,X線肺紋理稍粗糙,輕微咳嗽咳痰;③無效:肺部仍可聞及小水泡音,白細胞繼續增高,X線提示肺紋理增多、紊亂范圍增大,臨床癥狀較重。
臨床癥狀消失標準:無發熱、咳嗽、咳痰,無明顯呼吸困難等。
治療組與對照組從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總有效率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均無死亡患者,其死亡率比較無意義。見表1和表2。
兩組患兒并發癥比較:對照組5例出現并發癥,表現為突然面色蒼白,口唇、額汗不溫,四肢厥冷,肢端發紺,隨即通過常規強心利尿減輕心臟前后負荷后,癥狀緩解。治療組無明顯并發癥出現。
據世界衛生組織不完全統計[3],全球約有1500萬兒童死于呼吸道感染。其中460萬死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絕大多數為肺炎,3/5是嬰兒。在我國每年約有32萬5歲以下兒童死于肺炎。目前,西醫治療小兒肺炎仍以傳統的靜脈點滴抗生素為主要治療手法,隨著抗生素的泛濫使用,人體耐藥性成為備受關注的世界問題。例如,在偏遠農村有些個體診所或農村醫生因患者咳嗽、發熱或高熱而濫用抗生素,這些藥物可使小兒機體免疫功能極大的減低,增加耐藥菌的繁殖,促使肺炎病灶難以控制,給治療帶來困難。我院率先開展運用中西醫結合診治小兒肺炎,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其中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8.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6%。而且大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即治療組比對照組縮短了3.35±0.22天,為患者減輕了痛苦,節省了費用。
中醫認為[4],肺炎屬于外感咳喘范圍,主要由六淫外邪引起,其中以風熱、風寒、熱毒為主。外邪犯肺引起肺氣不能肅降,而發咳喘。如果肺炎在急性期得不到及時治療,常可導致遷延性肺炎,以致長期咳嗽、氣喘,久治不愈,嚴重影響小兒健康,因此小兒肺炎必須及時治療。針對入選的150例患兒,按中醫辨證發分為3組,并給與對癥施治,結果顯示,治療組無1例并發癥患者出現,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因此,運用中藥在治療小兒疾病時,除了強調祛除邪氣的同時,更注重扶持人體的正氣,充分發揮人體正氣在疾病變化中的抗病和自我修復能力,這與西醫治療過分強調祛除致病因素,而不注重人體自我的抗病能力有明顯的不同。中藥絕大部分系純天然藥品,這與西醫的化學藥品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為了最大限度的回避化學藥品給人體帶來的危害。
因此,對于小兒肺炎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既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同時可以增強兒童抗病和自我修復能力。該治療方法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在總有效率方面的比較[n(%)]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從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等方面進行比較
1 付波.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260例[J].國醫論壇,2010,25(4):30-31.
2 田宏俊,郝衛平.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35):4358 -4359.
3 呂玉霞,黃陽,陳雁雁,等.內外合治法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0,2(3):204-207.
4 張安全.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0,1(8):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