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婭 高延莉
陜西省延安市人民醫院 716000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產婦陰道出血量在500ml以上,大部分在產后2小時內,產后出血的發病率占分娩總數的2% -3%[1],嚴重的可危及產婦的健康與生命,是我國產婦死亡的首位原因。多見于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損失和凝血功能障礙,精神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應重視產婦出血的防治與護理工作,以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病率,現將我院產后出血的病情觀察與護理搶救措施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搶救住院分娩的產婦共88例,其中產后出血40例次,由于我們搶救及時,護理得當,無1例死亡。
護理措施:做好產前檢查及孕期保健工作:對高危妊娠要求提前入院治療者,適當時候終止妊娠。
一般護理:保證產婦良好的休息,嚴密觀察產程進展,防止產程延長,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協助助產士會陰側切,胎肩娩出后立即給予縮宮素20u入液靜脈或肌肉注射,促子宮收縮,減少出血,胎盤未剝時不易過早牽拉臍帶,胎盤娩出后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若大部分殘留時,消毒會陰、更換手套,徒手剝離取出,胎盤殘留者可行鉗刮術或刮宮術。如少部分胎膜殘留者可行肌肉注射縮宮素待其自然排出。如胎盤植入者根據醫囑做好切除子宮的術前準備,陰道持續流出新鮮血液者考慮軟產道裂傷,協助醫生仔細檢查軟產道,如有裂傷按解剖層次逐層縫合、止血、給予抗生素防止感染。
促進子宮收縮: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常因產婦生產過程中過度疲勞引起不協調性子宮收縮,繼發性子宮收縮乏力。如宮底高,子宮輪廓不清,陰道出血多為暗紅色,擠壓宮底時有大量出血或凝血塊為子宮收縮乏力,立即建立靜脈通路,根據醫囑靜脈滴注或宮底肌肉注射縮宮素、米索200ug舌下含化或放置陰道后穹隆,安列克250mg宮體注射、按摩子宮等處理。
嚴密觀察病情:產后2小時的產婦在產房專人觀察,因為有80%的產婦出血是發生在這一段時間的,注意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尿量的變化,密切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以及會陰傷口有無血腫的發生。
凝血功能障礙者:積極輸血,治療原發病迅速應用止血藥,督促產婦4-6小時排空膀胱,以免影響子宮收縮致產后出血,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減少陰道出血。
心理護理:在治療過程中,適當告知患者病情,增加患者對病情的了解做好健康宣教,多關心產婦,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2],對胎兒性別期望值高的家庭,要提前做好產婦及家屬的思想工作以免發生產后出血。
出院指導:教會產婦營養飲食和自我保健技巧,堅持母乳喂養、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情況,減少晚期產后出血,防止產褥感染,產后42天到產科門診復診。
小結:產后出血是分娩期最嚴重的并發癥,大部分產婦出現產后出血后抵抗力非常低、生活很難自理,醫護人員應多巡視病房,并主動與產婦及家屬溝通,多傾聽產婦的主訴,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糾正貧血,多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或避免發生產后出血,需努力提高對產后出血的認識,對有可能會誘發產后出血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積極預防,可有針對性的迅速止血,補充血容量、糾正休克及防治感染,使產后出血的發生率降低,并降低了產婦死亡率,使孕產婦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3]。
1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5
2 余素喬,鄭宋英,羅瑞華.產后出血的觀察與護理.中國實用醫藥,2013,18(3):189 -190.
3 丁永琴.產后出血的病因分析及護理干預.吉林醫學,2013,34(5):958_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