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紅
云南省安寧市人民醫院口腔科 650300
根據以往報道,根管治療的成功率相當高,如strindberg(1956)報告成功率為83%,Ing-te(1965年)報告為94%,Hady等(1970年)報告為90%,Kerekes與Tronstad的報告為91%。盡管根管治療的成功與失敗需要有清楚的界限,而目前對根管冶療怎樣才為失敗,國內外仍無一致的定論。但都應建立在全面檢查評估的基礎上為原則?,F就根管治療成功的標準以及失敗原因綜述如下。
根管治療成功的標準
我國現階段遵循的根管治療成功的標準是:無癥狀和體征,咬牙合功能正常,有完整的咬牙合關系,X線片顯示根充嚴密合適,尖周透射區消失,牙周膜間隙正常,硬板完整;或無癥狀和體征,咬牙合功能良好,X線片顯示根尖周透射區縮小,密度增加。目前關于其成功的標準存在以下幾種觀點。
很多人認為在根管治療后,牙齒具備足夠的臨床功能,即沒有臨床癥狀和保存了經過治療的牙齒,便可認為"成功"。
有些醫生則采用更為嚴格的標準來判別根管治療的成敗。所用方法是在根管治療后拍攝X線牙片以鑒證其結果。當X線片顯示根尖組織并不正常,或者未能在預定時間內恢復正常者,根管治療便視為失敗。直至X線片顯示牙周韌帶正常,治療方算成功。采用這種準則的是1983年英國根管治療協會的建設。
某些情況下,治療的結果需列為可疑或不能斷定類別。一些病案中,X線片顯示治療后牙根尖損害減少,但役有完全康復;或者牙片并未見異常,但仍能持續發生或演變為不明確的癥狀,這些都被認為是不明顯的失敗跡象。因此,不少病例是不能簡單地列為成功或失敗范圍內。
治療后的X線照片檢查,也會因醫生而異。產生差異的原因,有部分是技術問題。例如:照射的角度和曝光的情況,亦有可能是對X線片和臨床發現的理解失誤。有研究報道在解釋和判斷根管治療術后X線片對其錯誤率較高。經審核驗證在6人審核中達成一致意見者有4人,僅占65%。在Eggink(1984)的研究中,審核X線片而達成一致意見的則占76%。
若以組織學的標準判定成敗,成功率將大大下降。Bryrvolf(1987)的研究報告指出在119顆經過根管治療的牙齒中,只有9%的組織完全恢復。然而,她指出另有2%有康復趨勢。在一段時間內,經過根管治療的牙齒,牙根尖周組織會持續出現慢性炎癥。因此,有建議根管病患者復診時間應達4-5年。亦有病例在治療后10年或更長時間才能發現治療失敗。
迄今很多研究指出,放射線損害使根管治療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受放射線損害的牙齒如要康復,必須對牙根尖部的炎癥和骨吸收癥狀治愈,或促其部位的骨再生。使用氫氧化鈣作為充填劑修復損害,正待進一步的研究。Kerekes等(1989)的研究報道,在治療放射線損害的牙齒時,使用氫氧化鈣作為根管內的充填藥物,能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失敗的標準是無癥狀和體征,咬牙合有輕度不適,X線片顯示根尖周透射區變化不大;或有較明顯癥狀和體征,不能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X線片顯示根尖周透射區變大或原來尖周無異常者出現了透射區。
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即使遵守基本的治療原理,亦有可能治療失敗,這可能發生在每一個治療階段[2]。在如下階段和操作下容易導致失敗。
診斷階段:術前的判斷不準確,可能導致治療失敗。例如:①并發牙周病的情況;②髓腔無牙髓;③未能發現術前出現的裂縫;④牙體形態的變異;⑤慢性根尖炎合并根尖囊腫,囊腫未給予徹底摘除。
制備階段的技術問題便會導致治療失敗。首先是髓腔的開通,根管治療是不同于其他牙病治療,許多步驟難以在直視下進行。因此,術前應結合直接檢查和X線牙片研究患牙的特點,包括:牙的外形、牙根結構、根管的數目、根管的長度、彎曲方向及程度;根管口和根尖孔與牙髓腔的關系,側支根管是否存在以及所在部位、牙髓腔的位置與大小,牙髓腔與咬合面的距離以及有關病理情況等,只有了解了以上患牙的情況,才能在治療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不同的牙齒,選擇開髓的部位就不一樣,如果開髓位置選擇不當,根管制備的器械就很難進入根管。另外還有洞口大小要合適,一般以祛除髓室頂后,不妨礙器械進入為準。另外還有洞口太大將牙體組織切割過多,易致牙折裂,太小則妨礙操作,不易將髓腔清理干凈。
根管制備階段中常見的錯誤,會導致治療失敗。根據各牙根管不同的情況,選擇正確的根管預備方法很重要。stringberg(1985)指出,即使牙髓壞死的牙齒,只要限于對根管進行器械處理,失敗的比率亦會降低。因此,應避免過度使用器械。根管制備的目的是維持根管的長度和形狀,使根管形成一個向根尖收窄的圓錐形,盡量收窄根尖的尖端,以及將根尖維持在原來的位置。常見的錯誤有:根管側穿,損失工作長度以及割開根尖、根管內折斷器械、根管內形成臺階等。
根管消毒方法的選擇。根管消毒方法主要有藥物消毒、電解消毒、超聲消毒及激光消毒、最常用的是藥物消毒。根管消毒的藥物很多,要把抗感染、止痛、控制滲出、誘導根尖發育完成的作用作為首選標準。另外還要根據藥物特性選擇不同的封藥方式。許多根管治療藥物均有抗菌作用,可以殺滅細菌的藥物,同樣可以殺死活組織,從而形成一個助長細菌繁殖的環境。如果是暫時封固藥物,要選擇密封好的材料,最常用的是氧化鋅丁香油酚黏固劑,封閉較嚴密。如用牙膠封固,雖然易挖出,但密合度及強度均較差,最好不用。
根管充填的時機,一般認為根管預備和消毒后,如無自覺癥狀,無明顯叩痛,無嚴重氣味,無大量滲出液和無急性根尖炎癥狀,即可充填根管。但如果過早或封藥時間過長,對根管封藥后狀況判斷失誤,也會造成充填失敗。
一般在根管治療充填階段出現的錯誤,將導致充填材料密度不足,出現空隙以及充填材料溢出根尖。根管的充填材料溢出根尖時會撞擊牙周韌帶,導致治療失敗。研究顯示,在過分充填根管的牙齒中,治療失敗的發生率比充填材料不足(欠充)者為高。盡管在根管治療已較好的完成后,仍需注意預后護理。如果不為根管治療后的牙齒作咬牙合保護,有可能導致牙折。所以需要用樁柱為修復體固位,必須小心設計,充分考慮自身所受咬牙合力以及作為基牙額外所承受的力量的大小,以避免出現牙折的情況,同時也會造成修復體的失敗。
總之,在根管治療工作中正確的臨床診斷和X線片觀察,以及每一步操作的細致、準確是影響治療成敗的關鍵。
小結:通常情況下,根管治療的成功率較高,通常在80%以上[3]。盡管根管治療的成功與失敗需要有清楚的界限,而目前對根管冶療怎樣才為失敗,國內外仍無一致的定論。我國現階段遵循的根管治療成功的標準是:無癥狀和體征,咬牙合功能正常,有完整的咬牙合關系,X線片顯示根充嚴密合適,尖周透射區消失,牙周膜間隙正常,硬板完整;或無癥狀和體征,咬牙合功能良好,X線片顯示根尖周透射區縮小,密度增加。根管治療盡管成功率較高但也存在諸多導致失敗的因素,在根管治療工作中要正確進行臨床診斷和X線片觀察,做好操作的細致、準確是影響治療成敗的關鍵,進一步提高其成功率。
1 王夢華.根管治療成功與失敗的評價及影響因素[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6(10):48 -50.
2 陳慧霞.根管治療失敗83例原因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5).
3 杜艷敏.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