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霞
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圍產保健 457000
據有關統計,我國每年出生的先天性殘疾兒童總數高達80萬-120萬,占每年出生人口總數的4% -6%。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和減少這種不幸,產前篩查作為首要防線,主要采用簡便、可行、無創的檢查方法,針對發病率高、病情嚴重的遺傳性疾病或先天畸形進行篩查,可檢測出子代具有的出生缺陷高風險人群。但產前篩查只是胎兒畸形或缺陷的風險評估。篩查出高危者要進一步產前診斷。只有進行適當的干預才能降低出生缺陷兒的出生率,為優生優育做保障。目前我國產前篩查主要包括唐氏綜合征和重大先天畸形兒的篩查。主要實現方式是孕婦血清學篩查和超聲篩查。我國現階段的產前篩查一般是結合這兩項技術來進行篩查且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近幾年血清學篩查有了新的進展使得產前篩查更加的必要,其作用也更加的明顯。下面就產前篩查的現狀及進展進行詳述。
超聲篩查:胎兒嚴重結構異常多數散發且為多基因病。其基因復雜,難以預防且發生于低危孕婦。因此,產前超聲篩查是預防出生缺陷的安全、有效的預防措施。目前產前超聲檢查的常規中多建議孕期進行3次超聲篩查。分別為早孕期(妊娠10-14周)、中孕期(妊娠20-26周)、晚孕期(妊娠32-36周)。早孕期的是超聲篩查主要是確定宮內孕、唐氏綜合癥,評估孕周和頸后透明層厚度(NT)測定并進行無腦兒、脊柱裂、單腔心等嚴重畸形的產前診斷。研究表明,早孕期異常胎兒畸形的超聲檢出率高達44%。中孕期是進行胎兒畸形檢查的最佳時機,需要對胎兒各臟器進行系統的標準切面檢查。可發現包括頭、頸部、心肺、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和四肢等。臨床中要重視超聲檢查與染色體高風險指標,如:頸部水囊瘤、NT增厚、十二指腸閉鎖、臍膨出、胎兒水腫、某些心臟畸形、前腦無裂畸形。對某些具體畸形越輕染色異常的風險越高。例如:腦室擴張:輕度腦室擴張(10-15mm)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15%,中度腦室擴張(>15mm)即腦積水多與中腦導水管梗阻有關。腎盂擴張:輕度腎盂擴張多與非整倍體染色體異常有關,重度腎盂擴張多與輸尿管梗阻有關。
血清學篩查:血清學篩查的標志物常用的有:AFP、HCG、PAPP-A等。
AFP:正常值是0.6-2.5mom(孕中期)胎兒為唐氏綜合癥或T18三倍體時孕婦血AFP值偏低,胎兒為NTD或內臟外翻、神經管畸形時AFP值明顯升高。
HCG:正常值是0.25-2.5mom(孕早中期)胎兒為唐氏綜合癥時血HCG值偏高胎兒為T18三倍體或T13三倍體時血HCG值偏低。
PAPP-A:正常值是<0.5mom(孕早期)PAPP-A降低幾乎與所有染色體異常有關,PAPP-A與胎兒性別也有關,女性胎兒高于男性胎兒。
血清學篩查新進展:新血清學篩查與傳統的血清學篩查相比新增了兩項技術,率先采用了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使得血清學篩查結果更加精確操作更加簡便易行,篩查周期更長并降低在篩查中對孕婦的傷害。
孕前不良基因篩查:在國內外對數萬人的調查研究中,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和蛋氨酸合成酶還原酶(MTRR)基因是不良妊娠、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的易感基因,與DNA遺傳穩定性及不明原因反復自然流產密切相關。
MTHFR是葉酸代謝過程中的關鍵酶,突變可導致葉酸缺乏;在葉酸代謝途徑中,MTRR為MTHFR酶的下步產物反應關健酶。兩種酶與葉酸的新陳代謝、DNA的遺傳穩定性、DNA甲基化、DNA和DNA的合成及修復、維持正常的Hcy血清水平密切相關。研究發現這兩種酶的突變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不良妊娠。其中,不良妊娠包括:妊娠期高血壓、早產、不明原因復發性流產、胎兒神經管缺陷(無腦畸形和脊柱裂)、胎兒唇腭裂、胎兒生長受限、胎兒染色體異常(18-三體和21-三體)等。另外,還會導致男性精子質量降低,造成染色體異常精子比例升高。在兒童中,以上基因突變則會導致其生長發育遲緩。
無創產前檢測:孕婦外周血中游離DNA應用為產前篩查帶來了便利,也是血清學篩查的新發現。與傳統產前篩查相比其優點主要表現在:①無創:抽取5ml孕婦外周血,無流產、宮內感染風險。②早孕周檢測:孕12周即可檢測。③結果準確度高:以新一代測序技術為基礎,準確率達到99%以上。
以下情況目前不宜進行該檢測:①B超檢測為非單胎的孕婦;②本人為染色體非整倍體的孕婦;③接受過可能引入外源DNA治療的孕婦。
總結: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生缺陷的防治工作一直是我國圍產保健領域的熱點。傳統的產前篩查和診斷大幅度降低了染色體異常等主要出生缺陷胎兒的出生率。但同時隨著出生缺陷防治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產前篩查中的應用,對唐氏綜合征和重度出生缺陷兒的出生增加一道重要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