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廣 劉香 劉維炎2山東康諾盛世醫藥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
2煙臺醫藥商城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0
中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的特點,因此越來越重視中藥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證明和闡述中醫中醫藥理論內涵,出現了許多新的鑒別手段和方法。生物技術的發展不僅為基因藥物帶來了福音,也使中藥的鑒別分析有了進一步發展。同時,近紅外光譜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高新分析技術之一,是集現代電子技術、光譜分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化學計量學為一體的現代光譜技術[1-2]。本研究主要選取了生物技術中的常用的兩種手段PCR技術、蛋白質指紋圖譜分子鑒定以及近紅外光譜技術對中藥常見成分人參進行鑒別分析。
1.1 臨床資料:選擇154批來源于長白山、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的人參為研究對象,其中48批來源于長白山,52批為美國的西洋參,54批為人工養殖。
1.2 實驗方法:采用PCR技術、蛋白質指紋圖譜分子鑒定、以及近紅外光譜法對這三種來源不同的人參進行定性鑒別以及分析,并同常規理化鑒定做對比。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利用χ2進行檢驗,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
2.1 生物技術及近紅外光譜的來源不同人參的鑒別分析結果:采用PCR技術、蛋白質指紋圖譜分子、近紅外光譜法、常規鑒定三種來源不同的人參進行鑒別分析,發現相比于常規高效液相色譜法,PCR技術、蛋白質指紋圖譜分子、近紅外光譜法對三種來源不同的人參的鑒別準確度顯著提高(P <0.05)。
2.2 生物技術及近紅外光譜的人參的鑒別分析結果(表1)

表1 生物技術及近紅外光譜的人參的鑒別分析結果
中藥材的道地性是指中藥材的生物活性與其相應的區域性相聯系的性質,雖然不同產地的相同種類的中藥材樣本的生物活性可能有顯著的不同,但從外貌和某些物理化學特性包括分子光譜和化學組成來觀察,它們可能幾乎沒有什么區別,使用通常的手段和方法對中藥材的道地性進行判別是十分困難的。人參為五加科,其產地不同所具有的的藥理活性不同,可能所包含的活性成分的種類和用量有所不同[3]。PCR技術是一種模擬自然DNA復制過程的體外酶促合成特異性核酸片段技術,不同產地的人參雖屬于同一種屬,但是其堿基序列存在個別的差異,能夠區分這三種人參;蛋白質指紋圖譜分子鑒定是以氨基酸序列為基準,對蛋白質的種類進行區分[4]。近紅外光譜通過光譜的峰的漂移,甲基、亞甲基的伸縮振動頻率來進行區分[5]。所以生物技術以及紅外光譜技術能夠根據中藥成分的各自特點進行區分,而由于人參功效成分復雜,各個成分之間在高效液相色譜中很難區分,而且人參的雜質可能對這三種成分的鑒別產生干擾。因此,本研究發現PCR技術、蛋白質指紋圖譜分子鑒定以及近紅外光譜對三種來源的人參的鑒別準確度更高,診斷價值更深遠。
綜上所述,生物技術以及近紅外光譜使中藥的鑒別分析更準確,更高效。
1 謝琦敏,方哲,葉忠偉.分子生物技術在現代中藥發展中的應用[J].北京中醫藥,2010,29(3):234-236
2 孫洪波,劉越,馮金朝.生物技術在中藥青蒿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10):1388-1393.
3 高慧娟,鄭林用,余夢瑤,等.微生物技術在中藥開發中的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3):728-730.
4 周嵩煜.近紅外光譜技術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藥業,2010,19(18):84-87.
5 劉家水,梁欣健,張丹雁.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鑒定中的應用[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1,27(3):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