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燕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 安徽合肥 238000
在臨床上若是發生開放性腦損、急性外傷性顱內血腫等較為嚴重的顱腦部疾病均需要進行開顱手術治療,且患者在術后恢復期間會變現出不同程度繼發性腦水腫,在術后3~7天為高峰期,導致腦疝、顱內高壓等疾病形成,是引發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若是提高患者平安度過腦水腫高峰期的幾率,則需給予患者高質量護理[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收治的43例重型腦顱損傷患者,給予患者高質量護理,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詳細內容如下文報告。
臨床資料:本次試驗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收治的43例重型腦顱損傷患者,其中男女人數分別為23例和20例;年齡范圍為23~69歲,平均年齡為(42.8±2.6)歲。發病原因中有11例跌傷,32例車禍受傷;CT診斷:9例硬膜外血腫,14例腦內血腫,20例硬膜下血腫;43例患者中27例合并顱底骨折,16例合并腦挫裂傷;進行保守治療的有13例,手術治療20例。經過治療后治愈人數、好轉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17例、14例和12例,死亡率為27.91%。
護理方法:(1)病情觀察:首先要觀察患者意識情況,通過口腔護理觀察患者吞咽反射、躲避動作,了解患者意識的邊或,每隔30~60min觀察患者對各種病例及生理反射判斷意識障礙程度;尤其是腦挫裂傷患者,此類患者中最為常見腦水腫,在病后3~6h開始形成,3~5d便達到高峰,之后逐漸消退,早期可進行脫水劑應用,控制腦水腫。其次需要觀察瞳孔變化,其是體現顱腦損傷病情變化的重要體征。每隔15~30min分鐘觀察瞳孔大小、光反應、眼裂大小、眼球活動情況及位置。最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當腦水腫至顱內壓上升,患者便會出現生命體征改變,例如呼吸頻率、心率、顱內壓等。(2)維持水平衡:護理人員需要每天測定患者的液體需要量,較為常見的三種測定方法包括:①成人患者在前1天尿量大于500ml,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對耳外損失量重視,例如發熱、人工氣道等狀態導致水分丟失;②選擇使用負平衡控制出量比入量多500ml,使患者的機體維持在輕度脫水狀態,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腦水腫癥狀;③人體常規生理需求量一般在1500~2000ml,腦水腫患者則需用紙在1000~1500ml之間,且將其用在無耳外丟失量患者,例如腹瀉引流、嘔吐等。第二種方法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該方法不僅可以防止中重度脫水,同時還可預防患者腦水腫。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控制補液速度則非常重要。對于無顱內高壓癥狀但臨床表現為輕度脫水的患者,輸液速度最佳范圍為60~80滴/分;對于腦水腫顱內高壓癥狀時輸液量在應小于2000ml,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避免腦疝形成。護理人員應密切的觀察輸液速度,防止過快或者過慢,維持單位時間內出入量平衡非常重要,每隔8h計算出入量[2]。(3)防止胸腹腔壓力增高:若是胸腹腔內壓力高科引發患者顱內靜脈回流障礙,從而加重腦水腫。①加強呼吸道護理:首先須固定好插管,對于全麻或者煩躁的患者應妥善將插管固定好,檢查咬嘴的位置、插管氣囊、固定帶、插管深度等等。其次肺部聽診也非常重要,聽診啰音、呼吸音,了解肺部感染與通氣情況,知道患者肺叩擊和有效吸痰。②防止劇烈咳嗽:劇烈或者頻繁的咳嗽會使患者處于氣道低氧,導致其痙攣,血氧飽和度下降,異物插入患者氣管內會引發患者刺激性咳嗽,其比生理咳嗽更加劇烈,胸內壓增高,對患者的腦水腫控制非常不利,嚴重者甚至出現腦疝。部分患者還可增加呼吸道黏膜損傷,引發患者二次感染。繼發起到分泌物增多則是吸痰弊端。改進吸痰方法可有效的降低刺激性咳嗽的發生,本次試驗中選擇按需吸痰,有咳痰的患者給予翻身叩背、體位引流,達到有效排痰的目的。③體位和翻身:患者的頭位高度為15°~30°,且禁止髖超過90°,翻身應吸凈痰液,防止窒息發生。保證頸部中位線,動作適當降低,防止發生腦脊液、鼻腔血液逆流。
水平衡:本次試驗中的43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表現為手術中因為補液量過大,與失血=血管中不穩定等因素而引發的休克后相關,引起患者體內的出量大于進量,1例患者因手術后補液速度快,單位時間內補液量大。以上6例患者表現為血壓升高、球結膜極度水腫、滴水、呼吸和脈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慢等相關癥狀,考慮到補液不當而引發的血容量增加,引發嚴重的腦水腫。經過及時應用速尿,甘露醇,控制液體滴速等相關處理后,球結膜水腫有明顯的消退。
胸腹腔壓力:本次試驗中進行30次吸痰,并測出前后患者心率、血壓、SPO2的變化,結果顯示為舒張壓和收縮壓均上升,范圍在10~20mmHg之間,實際吸痰中發現患者出現短暫性心率增快,SPO2下降,短時間內便恢復;患者血壓升高,SPO2<95%,則加重腦缺氧腦水腫或并發顱內再次出血。
重型腦顱損傷后繼發性腦水腫在臨床上導致死亡率較高。患者在昏迷期間便可判斷其是否出現水腫,且給予精心有效的護理是減輕和預防腦水腫有效的手段,精心有效的護理可幫助患者平安的度過腦水腫高峰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
1 王育文,朱小蓮,沈梅芬.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腦水腫的觀察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2):2060-2061.
2 胡栓貴,黃新,黃勤,等.無創腦水腫儀對重型顱腦損傷的動態監測[J].中國醫藥導報,2009(20):111-112.
3 曹新亮.重型顱腦損傷救治策略-325例重型顱腦損傷病例分析[D].鄭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