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內江醫科學校 四川內江 641000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教學中,學生既要學習理論知識,也要在醫院里不斷進行見習,提高自身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循序漸進的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傳統的臨床醫學的教學是由教師傳授理論知識,接著也由教師帶領學生在醫院見習,也就是所謂的學生圍繞著教師進行的教學活動[1]。但是這種方法會使得學生的積極性降低,學生并不能在見習中獲得較大的實踐能力的提高。
現代臨床醫學隨著基礎醫學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基礎醫學的眾多學科日益深入地闡明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改變,推動了臨床醫學的發展和進步。在高校的教育中,臨床醫學專業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注重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臨床醫學的教學模式也在為適應社會的發展而相應的發生著變化,改革是在一定的原則和在一定的目標下進行的。臨床醫學進行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培養綜合性的人才,培養出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很多學校都開設有臨床醫學的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也是成千上萬,而社會的需求并不那么多,這使得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堪憂。所以說,要想在那么多的人中脫穎而出就必須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培養出的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走進醫院,走進病房,對臨床醫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和環節都非常的了解和熟悉。教學改革的原則是:第一,學科交叉的原則:因為臨床醫學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而現代臨床醫學的內容也是在不斷延伸,所以就要注重教學中的學科交叉,要學習多方面的知識。第二,理論與實踐結合:這不僅體現在學生的實習上,還體現在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多講解案例,從案例入手講解理論知識,多讓學生到醫院去見習,讓學生能靈活的運用理論知識。第三,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依靠教師的傳授是不行的,還需要學生自己在遇到問題時主動去思考問題,自己通過查找資料、思考、討論、請教老師來解決問題,這有利于一種思維模式的養成[2]。
臨床醫學教學體系的改革涉及到的內容很多,比如說課程體系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改革、見習方式的改革、教學方式的改革等?,F在很多學校的教學設備設施越來越多,能提供給學生更多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教學工具和資源,發揮教學工具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促進作用。
課程體系的改革:課程體系的改革涉及到的內容很廣泛,比如說所有的課程中,如何合理的安排這些課程什么時候上,而每一門課又有多少的課時,又是否有實踐課等。傳統的臨床醫學的教學中很多時候是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踐課程是完全分開的,在上理論課時,學生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來進行理論知識的記憶和消化,但是卻并沒有實際的案例可以借鑒,完全靠學生自己的理解。在實踐課時,一方面實踐課相對較短,另一方面,實踐課時學生并不能將課堂中所講的理論知識運用進來,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所以說,在課程體系的改革中,首先是合理的設置課程,就是每一門課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要讓學生多多的參與實踐,讓學生多多的接觸醫院,逐漸的熟悉臨床醫學的各個環節,熟悉臨床醫學各個細小的方面所涉及到的內容[3]。其次是壓縮理論課程的課時,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基礎學科和理論知識的學習,然后開始在醫院中見習,在見習的過程中提出問題,不斷的將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中來。
加強見習前的教育: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在見習前并沒有相應的準備就去見習,因此只有少數的人能在見習中獲得知識。由于見習的時候特別注重學生與醫生、學生與病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在溝通交流中了解情況,才能不斷的學習。所以,在見習前,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關于見習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見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見習中需要做到哪些方面等等進行教育,讓學生能夠心里有底的進行見習。
改變見習的方式:在見習之前,對每個人都設定一定的任務和目標,學生要有計劃的完成一定量的技能訓練,完成相應科室見習內容。見習過程中要給學生一定的壓力,同時采取不同科室之間輪轉式見習,讓每個人都能在很多科室中見習,充分了解到臨床醫學的環節惡化流程,了解臨床醫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
學習成績的多元化:傳統的教學評價主要依靠的是學生的成績,而成績又比較的單一,內容比較少。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教學內容上進行豐富,那么成績的評定自然也是多元化的,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各個部分按照一定的形式和內容來組成最終的成績,成績的多元化評價才能體現出學生在哪些方面比較薄弱,才能針對性的進行強化。
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無論是什么學科都要有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這是促進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也是現代社會臨床醫學需要的人才最基本的需求。所以說,在教學評價中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將每一門課程都分成理論和實踐,既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又突出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臨床醫學教學模式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注重學生將理論知識結合實際的能力。在現代社會發展中,臨床醫學的教學改革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需要不斷變化的,根據社會的需求來進行改革,不斷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1 陳雪芳.關于實踐教學在醫學教學中的研究[J].魅力中國,2011(12).
2 劉明媛,管陽太,徐盛明,等.PBL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教學的實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9,16(10):986-987.
3 王欣,尹維剛.基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臨床醫學教學改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33(6):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