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利文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多悅中心衛生院 620000
一般資料:研究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膽囊結石行膽囊摘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女性36例,男性22例,有5例膽囊結石伴發膽總管結石,年齡27~69歲,平均年齡(49±3.6)歲。最小病程為2年,最大病程11年,患者多為反復發作,B超顯示結石大小不一,成團塊狀,部分患者數量較多,均為非膽囊摘除術無效的難治性患者。
方法:患者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開腹行膽囊摘除術,在圍手術期內采取專門護士負責,明確了護理責任和護理方法,并針對患者不同的癥狀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保護護理質量[1]。
圍手術期的護理心得:⑴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是手術治療之前的一個必要的環節。膽囊結石患者大多經歷了較長的病期,采用常規治療方法無效才選擇手術治療,上腹部的劇烈疼痛,讓他們對手術本身也會很恐懼。在術前護理當中,護士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詳細說明手術治療的優點,以及手術期間的安全保障措施,指出膽囊摘除手術成功率極高,幫助患者樹立手術治療的信心,讓他們逐漸消除手術的恐懼,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②做好術前準備:準備工作主要可以分為兩方面,也就是患者準備和物品準備。患者準備主要是要求護士向患者詳細說明在術前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術前禁食12個小時,禁水4個小時,術前1天備皮,術晨安置胃管。協助患者做好術前檢查,了解是否存在心臟病、糖尿病等手術禁忌癥,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是否出現了彌漫性腹膜炎等嚴重的并發癥,如發現患者出現凝血酶原低癥狀,要及時補充維生素K,若患者存在貧血,術前可輸紅細胞懸浮液,若患者的電解質失衡,要幫助患者調節電解值平衡。簡單的來說就是要根據患者術前的身體狀態,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治療。同時,還要向患者講解術后康復的一些知識,如:如何進翻身,如何進行有效的呼吸及咳痰等等,為術后康復奠定良好的基礎。物品準備主要是為手術準備好相應的物品,如:電凝鉤、抓鉗、剪,各種穿刺針及套管,沖洗器、膽道探子、T形管等。⑵術后護理:①基礎護理:術后患者回到病房的時候,患者多數還處在麻醉狀態,此時一般采取平臥位,讓頭偏在一側,這樣可以避免一些患者出現術后嘔吐導致誤吸。術后一般6~8h后患者清醒,患者清醒以后,要采取半臥位,有利于腹腔引流,降低腹壁張力,減輕切口部位的疼痛,有利于患者的呼吸。護士在術后必須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呼吸、血壓、神志、體溫、心率、尿量、引流管引流的量、顏色等,一般來說每半小時觀察1次,身命體征平穩后每兩小時觀察1次,并做好相應的記錄,隨著患者的逐漸康復,可以適當的減少觀察的頻率。在觀察的過程中,一旦患者出現持續高熱、心率加快、血壓降低、尿量偏少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向主治醫生通報,并及時進行處理。同時要重點觀察患者腹部的癥狀體征,檢查患者是否出現黃疸,以及腹腔引流液的性狀和量,確保術后患者生命體征的穩定。②引流T型管的護理:患者伴發膽總管結石術后在腹部安置T型引流管,在護理的過程中要重點做好T型管的護理,在這一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要幫助患者固定好引流T型管,并保證其暢通,在變換體位的時候,要求患者注意引流T型管的水平高度要低于腹部切口,預防引流液的反流引起切口感染。要定時記錄患者的膽汁的量及性狀。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更換引流瓶及引流管,保證引流管的無菌性。準確把握拔管指征,術后14天,膽汁引流量每天少于200ml,黃疸消退、大便顏色癥狀,腹痛和發熱等癥狀完全消失,并且無結石、沉渣和絮狀物可以拔管。在拔管之前要先進行實驗,先進行進食前后分別夾閉引流管,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腹脹、發熱、黃疸的情況出現,如果1~2d沒有出現上述癥狀,則說明完全達到了拔管的標準。拔管后傷口要用凡士林紗布堵塞,防止膽汁漏出。拔管1周內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是否出現膽汁外漏、腹膜炎,同時要定時測量患者體溫,了解黃疽和腹痛是否再發。③傷口護理:摘除引流管以后,要做好患者的切口護理,摘除后要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切口,去除切口處的壞死組織,用酒精進行消毒,防止切口出現感染。由于膽囊摘除主要在腹腔內,腹腔內的炎癥主要依靠消炎藥治療,每天輸液、消炎、防止感染,要叮囑監督患者按時服用消炎藥。定時對切口進行消毒,換藥,若切口出現滲液要及時更換敷料,若出現膽汁滲漏,要充分引流膽汁,則需要在切口處涂抹氧化鋅軟膏。④并發癥護理:術后患者由于傷口疼痛、臥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術后肺部可能出現刺激性分泌物,常常表現為多痰,可能會影響到患者的呼吸。在護理的過程中除了保證患者采用正常體位休息之外,還要鼓勵患者多做呼吸訓練,并進行有效的咳嗽,使肺部的分泌物及時排出。若患者的痰液比較濃稠,采取有效的咳嗽方式,不能及時排出,則可以服用祛痰藥甘草片等,或者用超聲霧化器稀釋痰液,幫助患者及時排出。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疼痛、腹脹、嘔吐等并發癥,這些并發癥的出現比較復雜,多數與患者身體狀況有關,通過有效的護理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一旦出現并發癥要對癥處理,詳細分析并發癥出現的主要原因,按照各種并發癥治療的基本要求確定治療方案。并發癥常常是醫療安全隱患的導火索,應該引起醫護人員足夠的重視。
經過精心的護理,本組58例患者均順利完成了膽囊摘除術,在手術過程中未發生1例死亡事件,手術在1.5h內完成,在手術過程中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失血比較少,未發生1例死亡事件,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達到了100%。
膽囊結石是一種成因比較復雜的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是膽汁成分和理化性質發生變化,沉淀析出和結晶形成結石。膽囊結石的病程比較長,多為反復發作,目前治療膽囊結石最好的方法就是手術摘除膽囊[2]。通過本組患者的護理,可以發現做好術前護理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在術后除了基礎護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引流管的護理,引流T型管是否順暢,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成敗,如發現出現引流不暢的現象,要用注射器及時吸出,如發現連接管脫落,要及時更換連接導管。在觀察引流物性狀的時候,如發現引流物渾濁或有絮狀物,多為膽道感染,如發現有角度暗褐色顆粒,則說明膽沙生成過多。患者在術后下床活動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引流T型管的固定,防止出現脫落等現象,以免延緩術后康復。同時,在術后要積極預防各種并發癥的出現,一旦出現并發癥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1 馬淙,徐晨,嚴浩,等.原發性青光眼患者的應對方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12.
2 李建寧.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10):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