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成良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人民醫院(德惠市傳染病醫院)普外科 130300
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逐漸加快,人民壽命逐漸增長,老年人的腹股溝疝病例也越來越多[1],對于老年患者的腹股溝疝修補方法有:Mevay、Bassini、Halste等傳統方式,這些傳統修補方法一般采用非生理性的硬性縫合,會導致患者傷口局部張力過大,直接導致患者術后康復困難且疾病復發率較高[2]。美國人Rutko在上世紀80年代對該手術進行了創新,推出了疝環充填式的無張力修補技術,該技術將傳統手術方式的缺陷進行了彌補,能夠大幅度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幾率。我院選取2008年1月~10月收治的30例患者進行研究,探究其臨床效果,現做出如下報告。
一般資料:在我院選取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齡在55-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23±4.01歲。在這些患者中,患有腹股溝斜疝的患者共21例,患有直疝的患者有9例,都為單側患病。在入院體檢時由臨床和超聲等方式檢測為腹股溝疝。在研究過程中,復發疝、急性嵌頓疝、復合疝和嚴重內臟疾病的患者由于無法接受手術而被排除在外。以上所有治療均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將所有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15人,其中對照組采用一般性傳統修補方式治療,而觀察組則采用最新的疝環充填式無張力修補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患病類型等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手術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手術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使用美國巴德公司制造的相關設備進行治療:選用成套的、大小為4.5cm×10cm的補片和網塞,同時利用Lichten-stein治療法或者疝環填充式治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將兩組患者的手術總時間、手術中出血量大小、麻醉劑用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長、并發癥等項目進行數據統計和比較總結;在術后的2年內進行不間斷的電話隨訪,主要詢問患者在出院后是否出現并發癥、原來的病癥是否復發、康復效果如何。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術后的痛感、下地活動時間等項目上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在相關項目的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進行手術后,結果較樂觀,術后患者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后的結果比較[n(%)]
目前醫學界公認的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采用的是特殊網片,是由不吸收聚丙烯錐的填充物組成的,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基本沒有張力且符合患者的生理結構,更順應了疝修補的基本原則,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手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率或病癥的復發率[3]。經過上述研究可知,無張力疝修補術不會產生大面積的生理破壞,且患者的康復較快;不過雖然該技術操作簡單,但是如果遇到不細致的應用方法,反而會為患者帶來更嚴重的后果,例如:①在圍手術期中進行充分的準備和縝密的布置,且對老年人易患有的高血壓、糖尿病和糾正性貧血癥狀進行總結并控制。②在手術中要堅持無菌操作。在對患者實施手術過程中,需仔細進行解剖分離止血,操作要適當輕柔,避免過度傷害患者軟組織,也避免了患者術后的水腫[4]。③對疝囊要妥善處理。若疝囊進入陰囊且較大,那么需對其進行盡可能的分離措施,遠端疝囊盡量切除,避免術后積液產生,但同時并不推薦完全切除,否則會損壞睪丸。這里需注意的是,保留遠端疝囊的長度應為網塞的1.5倍。網塞的放置和固定是很重要的步驟,若不注意,則網塞容易脫離掉出,導致患者伴有術后異物感。
綜上所述,一般性的傳統疝修補方式與最先進的無張力疝修補方式都能夠解決患者的問題、治愈患者,但是針對于老年人而言,體質較差且無法忍受傳統治療模式,那么無張力疝修補手術就能為其有效進行治療,術后效果明顯。
1 姚競智,徐洪全.不同方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5):56-57.
2 戴秉歡.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與疝環充填式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2(35):265-266.
3 顏軍.疝環充填式網塞及平片無張力修補在中老年腹股溝疝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9):1455-1456.
4 孔卓明.疝環充填式無張力性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復發性斜疝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2(16):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