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君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人民醫院 3154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長。糖尿病是引發高血壓患者出現高血壓癥狀的危險原因,使患者無法控制血壓,其危險性比其他病變的危險性都要大,嚴重威脅著高血壓患者的生命安全[1]。為此,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間,選取80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分為兩組分別采取不同的方法護理,采取社區人性化護理的患者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的患者,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進行觀察,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的年齡在30~75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3.6±3.5)歲。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均為4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常規護理加社區人性化護理。詳細記錄患者住院時間、病情,情緒變化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
方法:對80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社區人性化護理,社區人性化護理要在社區進行,護理內部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護理、日常生活護理、糖尿病并發癥護理等。
療效判定:①顯效:治療之后,餐后2h進行血糖測量,患者的血糖將至正常值。②有效:治療之后,餐后2h進行血糖測量,患者的血糖逐漸降低。③無效:治療之后,餐后2h進行血糖測量,患者的血糖無明顯變化。
統計學處理: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s),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較(±s)
?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對比
護理措施:①心理護理:由于許多患者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缺乏了解,在臨床治療中經常會出現各種的焦慮心理,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治療之前,護理人員應該要仔細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向患者講述該病的治療方法與治療效果。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展開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告訴患者在治療之后注意事項與對并發癥的預防,讓患者了解治療的全部過程,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的心理,樹立患者對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另外還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要經常去看望患者,讓患者感受醫院的呵護,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認真回答,不可冷落患者,使患者能夠舒緩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質量。②環境及飲食:護理人員要將病房的溫度控制在24℃左右,保持病房的濕度與新鮮的控制,防止過度的人員流動,給予患者營造舒適、安靜的治療環境,保證患者的睡眠休息時間。另外,在飲食上,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提供高熱量與高蛋白食物,以恢復患者的體能,但不可以食用多糖、油膩以及辛辣的食物。同時,還要向患者多提供富含纖維的新鮮果蔬。③藥物治療:對于這類患者的治療,要以降低患者的血壓和血糖為主要目的。患者除了平時的鍛煉與進行中藥食療之外,還要結合西藥的治療。目前,在臨床上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首選藥物是酶抑制劑。而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主要是磺脲類、糖苷酶抑制劑以及胰島素類藥物等。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最近幾年,我國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2]。在現代醫學上,提倡藥物治療與心理護理的結合,也就是在治療的前中后對患者進行護理指導,而護理指導則是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區人性化護理就是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講述,并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藥物治療以及生活指導等[3]。具體內容包括向患者講述有關高血壓合并糖的知識,讓患者了解治療的方法與效果與治療的重要性。另外,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的出院之后進行生活指導與藥物叮囑,要求患者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以免感染,并叮囑患者要注意營養吸收與飲食上注意事項。
綜上所述,社區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使患者樹立信心,增強與疾病對抗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戴彥霞.社區人性化護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2(7):357 -358.
2 林秀芳.自理模式及人性化護理在門診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3(14):391-392.
3 蔣雪梅,游云祥,解清穎.人性化護理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3(7):1857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