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虹 王萍 馮淑宏
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紅果子中心衛生院 753200
藥物過敏也叫藥物變態反應,是因用藥引起的過敏反應。會引起一系列的病變;由藥物引起的這種情況就是藥物過敏。常表現為皮膚潮紅、發癢、心悸、皮疹、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或死亡。由于藥物反應發病率高,危害性大,嚴重者可致死亡,故重視預防有重要的意義,護理體會如下。
臨床資料:我院在2012年1月~12月,就診用藥病人中,成功預防藥物過敏反應21例;發生過敏反應的32例,均搶救成功;發生過敏性休克的3例,均搶救成功。
護理體會
預防藥物過敏反應:護理人員給病人用藥前應詢問過敏史,如有藥物過敏史,禁止做皮試;嚴格按照做皮試的要求進行操作;藥物使用后,只要停用3天,重新皮試;抗生素類藥物應現用現配;做藥物過敏試驗前要警惕過敏反應的發生,治療盤內備腎上腺素1支。藥物過敏試驗陰性,第一次注射后觀察20~30min,注意觀察巡視患者有無過敏反應,以防發生遲發過敏反應。
出現過敏反應的處理:一旦發生一般過敏反應,立即通知醫生,根據病人的過敏癥狀對癥處理.將藥物和注射器保留,送檢。
過敏性休克的處理措施:(1)患者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過敏的藥物,并迅速報告醫生,立即平臥,遵醫囑皮下注射腎上腺素1mg,小兒酌減。如癥狀不緩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0.5ml,直至脫離危險期,注意保暖。(2)改善缺氧癥狀,迅速建立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必要時建立兩條靜脈通路。遵醫囑應用晶體液、升壓藥維持血壓,應用氨茶堿解除支氣管痙攣,給予呼吸興奮劑,此外還可給予抗組織胺及皮質激素類藥物。(3)發生心臟驟停,立即進行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等心肺復蘇的搶救措施。(4)觀察與記錄,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尿量及其他臨床變化,患者未脫離危險前不宜搬動。(5)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6 h內及時、準確地記錄搶救過程。
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藥物過敏反應發生率高,護理人員應該熟練掌握過敏反應的預防和處理,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或者減少過敏反應發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