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張彥敏 張華
河北省邯鄲市第285 醫院婦產科 056003
病歷資料:患者,女,20 歲,婚后2 年。主因停經57 天,陰道點滴出血10 天伴突發下腹痛1 天于2012 年8 月5 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經規律,4 -5/30 ~32 天。末次月經2012 年6 月9 日。停經38 天尿妊娠試驗陽性。停經40 天時無明顯誘因出現下腹痛,可耐受,臥床休息后腹痛消失。停經47 天時陰道點滴出血、持續10 天。停經56 天中午突發下腹痛,在當地縣醫院就診,超聲提示:子宮內未孕、右側卵巢增大。停經57 天來我院檢查,尿妊娠試驗陽性,超聲提示:右側附件區不均質包塊、子宮內膜增厚、盆腔積液,考慮宮外孕入院。查體:一般情況可,生命體征平穩,心肺未聞及異常。腹平軟,下腹輕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腸鳴音正常。婦科檢查:外陰已婚未產型,陰道通暢,可見少量陳舊性血跡,宮頸著色,舉痛及搖擺痛不明顯。子宮前位,飽滿、質中、活動、有觸痛。右側附件區增厚,壓痛明顯,左側附件未觸及明顯異常。超聲所見:子宮呈后位,大小4.1cm×6.0cm×4.7cm,宮壁回聲均勻,宮內膜厚1.3cm,宮頸前后徑2.8cm。右側卵巢4.6cm×3.1cm,其旁可見2.2cm ×1.9cm 的不均質回聲包塊,內見0.4cm×0.3cm 的無回聲,周邊可見環形血流信號。左側卵巢3.3cm×2.1cm。盆腔內可見深約4.4cm×2.4cm 游離液性暗區。入院診斷:右側輸卵管妊娠。入院后化驗血HCG >10 000mIU/ml。患者及家屬要求保守治療,故于入院當日下午在陰道超聲引導下,行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約20ml,之后用進口18 號PTC針在右側附件區內囊性無回聲中,緩慢抽出囊內液約2ml,注入甲氨蝶呤75mg,術畢拔出PTC 針,查穿刺部位無出血。同時口服米非 司 酮 50mg 1/12 小 時 3 天,于 8 月 8 日 復 查 血HCG12103mIU/ml,超聲提示:子宮內膜不均質增厚;右側宮外孕介入術后;左附件區不均質包塊-宮外孕,盆腔積液。考慮雙側輸卵管妊娠,故急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術。術中見:盆腔內有少量陳舊性積血及凝血塊,子宮飽滿、表面光滑紅潤、有炎性滲出,右側輸卵管峽部增粗約4cm×3cm×3cm 大小、表面呈紫黑色、無破裂口、傘端無活動性出血,右側卵巢約5 ×4 ×4cm 大小,內可見一囊腫約3 ×2cm 大小;左側輸卵管峽部見一長約1cm的破裂口,有活動性出血、可見絨毛組織,左側卵巢未見明顯異常。術中實施:左輸卵管妊娠病灶清除+再通術;右輸卵管妊娠病灶清除術;右側卵巢囊腫剝除術。術后自雙側輸卵管凝血塊中均找到絨毛組織。術后病理報告:雙側輸卵管凝血塊中可見絨毛組織,符合雙側輸卵管妊娠。術后給予消炎、對癥支持治療,7 天痊愈出院。
討 論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發病率約1%[1],如不能及時正常診斷及積極搶救,可危及生命,是孕產婦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發生率現逐年上升,異位妊娠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約占95%左右[2]。常見的原因多為輸卵管炎癥。此患者雙側輸卵管峽部同時妊娠,在臨床上實屬罕見。追問病史,男方有雙胎家族史,患者婚后2 年未孕,白帶時有增多,時有下腹不適癥狀,未系統規范治療。此次妊娠是自服促排卵藥物,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開展,已為眾多不孕患者帶來福音,但其并發癥之一異位妊娠的發生率也在逐漸升高。該患者可能是同一時間排出兩個卵子被兩次不同機會性交排出的精子受精,由于慢性炎癥造成輸卵管黏膜或纖毛損傷、輸卵管部分閉塞均可改變精子或卵子的運行,使受精卵不能順利進入宮腔,造成異位妊娠。因患者年輕未生育,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故入院時因患者一般情況可,左側附件區未見明顯異常,故保守治療。因血HCG 值不降,超聲提示左側附件區有改變,考慮為雙側輸卵管妊娠而及時手術治療,避免了一次嚴重后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性生活開始的年齡也在提前,不潔的性生活造成了許多慢性炎癥,加上混亂的促排卵治療,均為異位妊娠的高危人群,所以我們要強化患者的預防保健知識。一旦確診為妊娠,即到醫院檢查并向專科醫生咨詢。醫生也要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及認真詢問病史,綜合分析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治療,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嚴重后果。因此類病例很少見,在臨床上應引起注意。
1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5.
2 李改珍,張露平,馮力民.雙側輸卵管同時妊娠1 例[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0,2(5):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