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英
(山西省武鄉(xiāng)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山西 武鄉(xiāng) 046300)
宮外孕是婦科常見急腹癥,妊娠早期癥狀無特異性,容易誤診、漏診等,嚴重危及患者的健康。早期、及時、準確的診斷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控制疾病的發(fā)展、減輕患者的損傷、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的關鍵[1,2]。本研究收集72例宮外孕患者,探討其致病因素、臨床診斷特點以及治療方法。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宮外孕患者共72例,年齡22-43歲,平均為(32.4±11.5)歲。均有停經史,65例伴有下腹疼痛,64例伴有陰道不軌者出血;10例宮內放置節(jié)育器(IUD),14例有流產史,6例有宮外孕史。
1.2 方法
1.2.1 檢查方法:尿HCG檢查顯示為陽性或者弱陽性,血HCG在62.5-14035.3U/L。70例行后穹隆穿刺,64例抽不出凝血。患者均經多普勒超聲診斷,經陰道探頭的頻率為6-8.5MHz。均取膀胱截石位進行探測,觀察子宮的大小、是否有宮內孕囊形成、測量子宮內膜的厚度。此外,觀察并測量患者的雙側卵巢,然后探查是否有包塊,并觀察包塊的邊界、大小及是否存在孕囊、心管搏動、胚芽等,并觀察并測量盆腔、腹腔內是否存在積液。觀察血流情況,并采集圖像。
1.2.2 治療方法
(1)藥物保守治療:宮外孕未破裂,血HCG在2000U/L以下,肝腎功能正常,超聲檢查不勻質附件包塊直徑在3cm以下者,采取藥物保守治療。口服25mg米非司酮,2次/d,連續(xù)服用3-4d,并肌注20mg甲氨蝶呤,1次/d,用藥5-7d以后,隨診β-HCG,并行陰道超聲檢查以及血常規(guī)檢查,若β-HCG降低15%以下,則繼續(xù)療程,若降低15%以上,可考慮出院;若疑為宮外孕破裂者,及時行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存在腹腔內出血、常規(guī)診斷不明、β-HCG水平較高、附件區(qū)包塊>3cm、藥物治療禁忌癥者,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2.1 診斷結果:30例典型孕囊型患者的超聲診斷結果顯示,子宮內膜厚度為0.8-1.5cm,未發(fā)現腔內妊娠囊,且存在1.1-2.5cm大小的附件包塊,包塊的邊界清晰,周圍存在環(huán)狀強回聲結構和0.7-1.8cm大小的孕囊結構,患者的孕囊內可見胚芽、卵黃囊、原始心管搏動等。超聲診斷結果顯示,患者的孕囊內存在少量的點狀血流信號。
42例有下腹疼痛或陰道有不規(guī)則出血者,陰道超聲結果顯示其子宮內膜厚度為0.5-1.0cm,均未發(fā)現宮腔內妊娠囊。附件區(qū)內存在實質性不勻質包塊,大小為1.5-4.7cm,其中,10例包塊直徑>3.0cm,另32例直徑未超過3cm。超聲檢查未發(fā)現典型孕囊結構,且未發(fā)現胚芽、黃囊及原始心管搏動等。超聲檢查出低阻動脈血流頻譜,可觀察到子宮直腸窩沉溺在液性暗區(qū),選擇陰道后穹窿進行穿刺抽血,可抽出不凝血。
2.2 治療效果:32例生命體征較穩(wěn)定,不勻質附件包塊在3cm以下的未破裂宮外孕患者經術藥物保守治療,30例治愈,2例中轉手術治愈;40例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陰道超聲檢查附件區(qū)包塊>3cm者采用手術治療。結束治療2d、7d及14d,復查HCG顯示血HCG成比例下降或者恢復正常,經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其孕囊縮小,血流信號減少甚至消失。
3.1 宮外孕的致病原因:受精卵輸送受阻或者延遲是引發(fā)宮外孕的主要原因。此外,本研究中患者有放置IUD、流產史、腹部手術史、盆腔及附件炎史等,均與宮外孕的發(fā)生密切相關。例如在放置IUD過程中,如果無菌操作不嚴格或者節(jié)育器的尾絲過長等,易導致上行性感染。此外,放置IUD可能導致機械性刺激,且其含有的藥物可能具有副作用等,容易引起子宮輸卵管發(fā)生異常收縮,導致輸卵管的蠕動功能下降,進而影響受精卵的輸送等。炎癥可能引起輸卵管壁水腫、管腔狹窄以及纖毛細胞缺損等,進而導致輸卵管的蠕動功能降低;腹部手術后往往存在炎性滲出、輸卵管損傷或粘連等,也可能引發(fā)宮外孕等[2,3]。
3.2 宮外孕的臨床診斷:宮外孕的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的癥狀、體征及相關輔助檢查確診。如育齡婦女出現腹痛、陰道出血、停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等,應考慮可能為宮外孕,同時配合B超檢查確診。經HCG也可確定是否發(fā)生妊娠,但必須注意與其他急腹癥區(qū)分,如卵巢黃體破裂、卵巢囊腫蒂扭轉突發(fā)腹痛等。近年來,臨床應用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該癥,可準確診斷,并可根據超聲聲像特點對疾病進行臨床分型,指導臨床治療。經腹部超聲診斷對于早期宮外孕以及非典型宮外孕的確診率不高,容易漏診或者誤診。而經陰道超聲檢查的分辨率較高,可在宮外孕破裂前早期診斷,對于可以宮外孕,尤其是早期宮外孕,經陰道超聲檢查是有效的診斷方法[1,3]。
3.3 宮外孕的臨床治療:傳統(tǒng)治療宮外孕最有效的方法為輸卵管切除術。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該病的治療方法尤其是保守治療法有了全面的提高,包括期待療法、藥物療法等。其中,藥物治療適用于血壓及脈搏平穩(wěn)、無貧血或內出血、附件包塊直徑在3cm以下、肝腎功能正常、血HCG在2000U/L以下且希望生育者。目前最常采用、療效最好的藥物為氨甲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可快速、有效地抑制滋養(yǎng)細胞的增殖,并可加速胚胎組織壞死并脫落,可提高療效,并減少手術率,從而減少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4]。治療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的癥狀、體征變化,必要時可復查B超,如發(fā)現宮外孕破裂征象,應及時行手術治療。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經B超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并經病理學檢查,診斷準確率為100%。40例采用手術治療均取得成功,32例采用單次肌內注射甲氨蝶呤,并服用米非司酮治療,30例治愈,2例中轉手術治愈。
[1] 周紅銀.50例宮外孕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診治[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2,22(5):1113-1114
[2] 陳蓉.中西結合治療宮外孕臨床診治經驗[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03(9):162
[3] 張桂華.宮外孕臨床診治的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0,29(5):11-12
[4] 白茜,宋海霞,李彥等.宮外孕的臨床診治[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02(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