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樂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產科 江蘇 南京 223800)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與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便秘發病率越來越高,其中約50%是功能性病因引起的,其中最典型的多見于產婦。產后便秘又指產后飲食如常,但大便數日不行或排便時干燥疼痛,難以解出著,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在二、三天以上排便一次。在產科住院期間常常發生的問題及癥狀。在產前產后它都存在不僅給產婦增加了痛苦,還不利于產婦產后的恢復及母親乳汁的分泌,甚至影響了母乳喂養的成功率。
1.1 一般資料:2011年1月-2012年01月入住本院隨機取足月分娩、剖宮產的產婦30例,年齡18-45歲。孕周37-41周孕產婦無嚴重產科并發癥、合并癥或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對其進行健康指導。
1.2 結果:經過產前產后及時的健康指導,產前、產后便秘發生率減少產后恢復快,健康狀況良好。
2.1 由于懷孕晚期子宮增大,腹部和盆腔的肌肉被子宮脹滿,部分肌肉纖維斷裂而收縮無力腹腔壓減弱,再加上體重的加重,不能也不敢靠腹壓協助排便,還有痔瘡的高發,面臨快分娩的焦慮這些都會導致在住院期間發生便秘,針對這些我們在一開始住院時就重視孕婦的主訴,予加強產前健康宣教。孕婦進入病房后,由責任護士主動向孕婦及家屬介紹病區環境,使其消除緊張和陌生感。病房內保持安靜、整潔、溫度適宜,室溫在24攝氏度-26攝氏度,濕度保持50%-60%,為孕產婦提供更好的休息和睡眠、還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提供舒心的環境。并向孕婦講解恐懼焦慮心理也可引發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可導致產程的進展,對產婦產前的生理、心里狀況做出詳細的全面評估,對于是疤痕子宮的孕婦,可于床上練習排便指導,胎膜早破的孕婦應囑其絕對的臥床休息,但由于孕婦改變過去的排便姿勢又不習慣床上排便時可于孕婦屏風遮擋保持病房安靜,空氣流通。對于健康待產的孕婦可以指導在床上做縮肛運動,鍛煉骨盆底部肌肉使其肛門部血液回流。方法如忍住大便的動作,將肛提肌向上提,然后放松。早晚各一次,每次10-30次。在飲食上孕婦更應學會葷素搭配,適當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喝酒抽煙。多吃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如蜂蜜,香蕉酸奶等,健康的飲食可以保持大便的通暢,媽媽胎兒的健康。每日晨前還可養成喝一杯溫開水,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避免久做不動,多做放松運動,調節情緒和心理狀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2.2 產后護理干預:產婦在產后形成便秘多見于;胃腸功能減低去,腸蠕動緩慢,腸內空物停留過久,水分過度吸收;產后活動量的減少;飲食的不合理;心理因素;針對以上原因可予產婦以下護理如;自己分娩的產婦分娩后6-8小時后就可自行下床進行適當活動,剖宮產的產婦產后一天便可下床活動,還可學習產后健康操,增強腹肌及骨盆肌力量。深長的腹式呼吸鍛煉及腹部的自我按摩也可預防便秘的發生,在飲食上提倡均衡飲食,適當增加高纖維飲食如麥麩或糙米、新鮮的蔬菜和含果膠豐富的水果如香蕉、蘋果等,需注意的是未熟的水果含鞣酸,反而會加重便秘的癥狀。以往老舊的觀點認為產婦喝水會茬奶更會影響乳汁的質量,卻忽視了便秘的發生也會影響母乳的質量,長期不排便,可使毒素蓄積和吸收再通過靜脈循環進入體內,引起輕度毒血癥,可通過乳汁再傳給寶寶,不利健康。應該補充足夠的水分,多飲水,產后丟失水分多,可使腸內有足夠的水分,有利于糞便的排除。也可補充B族維生素和葉酸,可促進消化液分泌,促進腸蠕動有利排便如豆類蔬菜中包心菜等含大量葉酸,具有良好通便作用,適當增加脂肪的供給也有潤腸的作用如干果的種仁、杏仁等也有利于大便的通暢。對擔心傷口裂開而不敢用力排便者,應向其解釋解剖位置消除因排便而致傷口裂開的顧慮,進行有效心理疏導,減少緊張焦慮的情緒。便秘嚴重者應遵醫囑用藥如溶劑型瀉劑常用開塞露,促動力劑莫沙必利等。
產婦在產前及產后過程中因為擔心胎兒營養攝入不足和產后身體的恢復常常食用熱量高的食物,過于偏食常常是導致便秘的發生主要原因,所以在臨床工作中要加大對產婦飲食健康指導,樹立正確、合理的膳食理念,避免便秘的發生,使媽媽和寶寶更加健康安全。
[1] 楊艷.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后便秘的影響.《衛生職業教育》2012年 第10期
[2] 吳萬慶.中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中華消化雜志》2007,27(9):61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