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溪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 湖南 長沙 410101)
氨茶堿是茶堿與乙二胺所形成的復合物,口服或注射后在體內代謝為茶堿,起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藥理作用。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急、慢性哮喘及其他阻塞性呼吸疾病,也有強心、利尿、擴張血管等作用[1]。因其治療窗窄,個體差異較大,有效濃度為10~20μg/mL[2],常因患者口服或注射過量、速度過快或合并應用其他藥物中毒。應重視茶堿類藥物的用藥安全。及時發現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并給與相應的護理。氨茶堿早期中毒癥狀:上腹部灼痛、惡心、嘔吐、腹瀉、多尿、頭痛、面紅、口渴等,較重者有煩躁不安、精神錯亂、暈厥、精神興奮或抑制,心悸、血壓下降和呼吸加快,嚴重者有肌肉震顫、癲癇樣發作[3]。
患者,女,62歲,反復咳嗽、咳痰、喘息5余年;心悸、氣促2年,一周前因感冒后再次發作心悸、氣緊、端坐呼吸、伴有頭暈、出虛汗、夜間為重,口唇紫紺,下肢水腫等癥狀,門診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收入我科。查體:患者神志清楚,口唇中度紫紺,全身淺表淋巴結未捫及腫大,桶狀胸,頸靜脈怒張不明顯,雙肺語顫減弱;叩呈過清音,雙肺呼吸音減弱,可聞及濕啰音。右下肺明顯;BP:136/82mmHg,心率116次/min。生化檢查:血常規基本正常;電解質:鉀3.25mmol/L,鈉130mmol/L,氯67.6 mmol/L,二氧化碳35mmol/L,隨機血糖11.5mmol/L。經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AECOPD),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遺囑予以5%的葡萄糖250ml加氨茶堿0.25g靜脈滴注解痙平喘,靜滴1小時后,病人出現煩躁不安、精神錯亂、肌肉震顫,即給安全約束,床邊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監測。遵醫囑予以安定10mg靜推,并停用氨茶堿,經過兩天的治療與護理,病人的精神恢復正常,病情穩定,配合治療。
2.1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注意觀察記錄病人意識、瞳孔、精神、生命體征、運動系統的異常變化。持續床邊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監測。吸氧濃度根據病人血氧飽和度指標調節。每隔30min呼叫并提問病人1次,記錄病人答話切題、配合治療、情緒穩定的時間。
2.2 安全護理:病人由于受精神癥狀的支配,出現沖動、毀物、拒絕治療,護理上采取保護性約束,加床護欄,保持環境安靜,移除床旁桌椅物品。專人護理嚴防意外,每隔30min放松一側肢體上的約束帶,進行局部皮膚按摩,觀察肢體血液循環情況,進行床邊交接班。病人情緒穩定后,立即撤下約束帶。
2.3 生理功能方面護理:①病人睡眠障礙與軀體不適:保持病室空氣流通,溫度調至24℃左右,使用加濕器加濕,保持病室濕度在65%左右,光線柔和,床褥干燥、清潔、平整,使病人感覺舒適。白天安排2h午睡,晚間睡前1h給200mL熱牛奶,熱水泡腳20min,以助睡眠。②病人食欲減退,每日給病人少食多餐。
2.4 癥狀護理:盡量避免激惹病人,與他分開,單獨住一病房。與病人接觸時要和顏悅色,安撫其煩躁情緒,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辦不到的給與解釋。
2.5 心理護理:與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進行心理護理的關鍵。耐心傾聽病人的主訴,恢復的病人應該予耐心的安慰。
氨茶堿在治療呼吸系統疾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臨床上普遍的應用,但同時存在相應的副反應,有些還較為嚴重,所以不能忽視用藥安全。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對藥物除了嚴格三查七對外,也應對藥物的原理、毒副作用、禁忌癥等有所了解,主動詢問病人用藥后的情況,出院患者應及時隨訪,急早發現情況,盡早處理,減輕患者的負擔。
[1] 崔洪偉,王敏,柴春香,等.心臟停搏早期應用氨茶堿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2009,4(5):341-342
[2] 宋素莊,湯光.氨茶堿與平喘藥物間的藥物相互作用[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7(4),254-254
[3] 靳婷.氨茶堿易引發中毒[J].首都醫藥雜志,2006,13(3):34-35